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你想知道国外孩子的学习兴趣从哪来吗?(图)

(2010-07-08 12:13:14) 下一个

最近几天,北京理科状元被美国十几所顶尖名校拒绝的新闻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有人在分析美国高校的录取标准时说::“对美国名校来说,他们更看重学生内心世界里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美国学校会看学生是否真心投入某件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参加......
其实对于拒录背后的原因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去探究。就象理科状元本人所说的:(被拒的原因)或许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而他们又从来都不会告诉你。也许,原因并没有像大家所分析的那么复杂,可能单就一个全奖的要求就足以使得这些学校关上了大门。
这件事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通过它,引出了一个以前一直被忽视、近些年才浮出水面的问题--也就是中外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差别问题。对于一个科目的兴趣以及投入的程度,是国外高校录取最看重的。高校看重的东西,就是一个评价标准,和我们高考的指挥棒功能是一样的。在这个评价标准下,小学的教学也一样以培养兴趣为主。
这几天要放假了,女儿把学校的东西一包包地拿回家,其中有一个本夹封面是science(自然科学)。翻看内容,让我吃惊不小。里面的内容包括: 1、The earth;2、 Rocks:包括Igneous Rocks/Sedimentary Rocks/Metamorphic Rocks;3、An Ant's Eye View of Dirt.
要看这些内容,难度是不小啊,很多词我们都不知道。不过,越往后看,发现他们的教学方法,还真是难易结合。从自然科学的内容切入,然后中间就是孩子们涂涂画画,涂画的东西最终落脚到了干这件事情的人--地质学家/探矿的人,然后后面还有一些和这类内容相关的故事/诗歌等等,自然知识和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切换还真是灵活自如。
比如The earth:其中第一页的文字讲的是地球的基本结构,单看这个,真是很枯燥,要这样学下去,估计孩子们用不了多久就不感兴趣了。然后下一页就开始有图了:孩子们的作业是在左侧的图上涂出不同的颜色,右侧是一些从文章中提炼出的要点,大宝说是照着老师写的抄下来的;再接下来,是孩子们的作业。一共有7页,都是给图片涂颜色的,每页的内容不一样,比如一页说我的衬衫是绿色的;下一页说我的裤子是蓝色的;接下来就是:我的帽子和背心是橙色的;我的背包是黑色的; 我的靴子是棕色的;我的锤子、放大镜和口哨是银色的;我是一个地质学家---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话题,把孩子们对于地球和地质勘查的要点就给点出来了。

看这内容,对7岁的孩子,难度不小吧?

作业倒是不难,右边的文字部分是照着老师的抄下来的,左边的颜色是自己涂的

涂色最后就涂到了地质学家--穿什么衣服佩戴什么工具,就这么简单?

  

从那个东西是怎么回事,过渡到我是一个干这个事情的人,也算是一种理想教育?

朗朗上口的诗歌会让孩子更有兴趣记住吧

从自然科学知识开始倒入文学作品的内容了,这些内容没有统一教材,都是老师自己来选择
记得在地球日的时候,大宝说了不少关于地球的知识,我当时就问她,从哪里知道的。有些她说是老师讲的,有些说是从书里面看的--这些书有的是教室的、有的是学校图书馆的、也有的是社区图书馆的。感觉对于自然科学,学校对于低年级孩子的做法是:课堂上给出一些基本的知识,让孩子有个大概的概念,然后鼓励孩子去找课外读物,自己去了解更多的东西。而再高年级的学生,就通过project的方式,让孩子们分组完成一些具体内同的探索。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讲蝴蝶的生长过程,就是有大块的文字,然后作业就是涂涂画画,同时教室里养了蝴蝶的幼虫,孩子们最后等于是从实物中把文字的内容给消化了。那一段时间,每到图书馆看到有类似的书,都会想要看。到野外看到了蝴蝶的幼虫,就开始让它爬到自己的手上,和她玩来玩去久久不肯离去 --我看着那东西软软的在胳膊上爬心理感觉都麻麻的不舒服呢。
在公园里发现了蝴蝶的幼虫,就爱不释手地玩上好半天,边玩还能边讲出一大套来。
最近和大宝一起读中文,其中一本是国外的译本,文字是中英双语的,里面有好多花的名字,我基本都不认识。结果大宝看到了不但都认识,而且还会给我画出来每一个花都长什么样子。在外面玩或者有时候坐在车上路过有花的地方,很多她都能叫出名字。我问她怎么认识的这些花。她说,有些是老师教的。老师拿着带花的卡片,会说这都是些什么花。然后她还看过一本什么fairy(花仙子)的书,里面有非常多的花,就记住了。
难怪我认识非常多的孩子都特别喜欢这边的自然课。在假期,summer school 或者是 summer camp 的课程里面自然课也非常受欢迎。只不过,大部分的自然课还是要8岁以上的孩子。对于他们这些一二年级的孩子,充其量目前的状态算是一种启蒙吧。但是启蒙状态的孩子已经对这些东西非常有兴趣了,等到大了,学会了利用更多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对于真感兴趣的孩子,一定可以鼓捣出更多的东西的。
说到这里,又想起刚刚看到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学生缘何数学好创新能力差。其中有学者说:“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却很少有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喜欢数学,中国学生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难题,但他们在数学创造性上却是相当薄弱的。”“我们现在的考试只考学生结果,所以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视过程,这就导致了他们自己不会发明创造。把数学史更多地融入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现的历史原因,找到数学的源头。”
让自然科学的东西更人文。低年级教学中先导入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然后用一些故事、诗歌等方式让孩子对这些东西有形象的记忆,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包括参观科学馆等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发现的乐趣,这才能让孩子保持持久的兴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