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全球移民扫描:美国活力产生吸引力 (图)

(2010-07-01 05:45:33) 下一个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一直对世界其他地方有移民意向的人们散发着奇妙的吸引力。能够得到一张美国绿卡,曾经是很多人的向往。我们通常所说的绿卡,即美国永久居民卡,是用于证明外国人在美利坚合众国境内拥有永久居民身份的一种身份证。绿卡持有者享有美国官方授予的移民福利,其中包括有条件地在美居留与获取工作的许可。除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绿卡持有者在美国境内基本享有和本国国民一样的待遇。
而成为一名合法永久居民,需要在美国境内以永久居民身份居住总计满五年,或与美国公民结婚满三年后,并满足所有移民局所列出之条件后,才可以申请入籍,成为美国公民。公民比永久居民拥有更多的权利与义务。其中包括选举权、联邦与州选举中的被选举权、世界上部分国家的免签证便利、携带家眷入美,以及担任联邦政府职位的资格。
相比西欧和北欧诸国,美国的福利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她的吸引力,来自于社会总体的一流生活和教育水平,以及优良的投资环境。移民到美国,除了能够享受发达国家国民待遇之外,重要的是,这里的宽容和活力给了人们更多的信心。
高度发达的教育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的调查,教育水平是一部分移民选择移居目的国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在这方面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作为公认的世界强国,绝大多数美国人坚信本国的繁荣与强大,在极大程度上得益于国民教育的普及。儿童义务教育的理念从南北战争之后便开始推行。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普及高中教育在美国各州达成共识,高中毕业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逐年稳步上升。当前美国实行11-12年制的义务教育体系,大部分州规定必须就读至18岁,仅剩个别州仍为14岁。儿童在5-7岁时入学,可选择进入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或家庭学校,公立和私立学校一般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级教育水平。大学阶段也分为公立和私立,虽然学费昂贵,但助学贷款及奖学金的覆盖面相当广,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当前美国有将近600万以上的大学在校生,另有其他数百万人参加各类成人教育课程。以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例,美国成年公民的高中毕业率为85%,拥有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口比率为27%,99%的15岁以上人口具有阅读和书写的能力,文盲率仅为1%。在联合国的各国教育索引中,美国得分为99.9,综合实力排名世界第一。
覆盖面极大的教育计划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正是在这个坚实庞大的基础上,美国的科学研究水平始终位列世界前沿。截至2009年,共有3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美国,其中百分之七十五的奖项属于科学方面,高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科研投入的预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便逐年稳步增加,各大学实验室除了接受政府资助,通常还得到工商企业对专项研究的大笔资助。美国各大学通常云集了来自全世界的优秀教授、科学家,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两方面的成就层出不穷,在科研上的投入和产出长久保持着平稳持久的良性循环。
除了教育资源,美国的公共教育设施的共享性也非常之高。今日美国有超过8500座公立图书馆,以及2800多座向公众开放的学院或大学图书馆。绝大多数图书馆馆藏量十分可观,设备先进,是普及成人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辅助资源。
而最令人感叹的是,在美国学习是一种“enjoy”(享受)的过程,宽松的学术气氛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学校中的常态,相比国内的教育现状,吸引力不言而喻。
不断完善的医疗系统
美国的医疗设施和医疗保险大部分都由私营部门经营,长久以来,不论是美国公民还是外国移民,都必须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才能覆盖部分医疗费用。美国政府仅提供较为辅助性质的公共医疗保险、医疗辅助计划、儿童医疗保险计划和退伍军人健康管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比较了191个成员国的医疗素质,美国的医疗消费与应变能力都在榜首,但人均医疗费用的绝对值及占GDP的比例居高不下,是世界范围内医疗费用最昂贵的国家。
这个情况已经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奥巴马就任总统后,为兑现他竞选总统时对选民的关键承诺,呼吁国会通过立法,对美国现有的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在2010年3月通过的医改法案初稿中,包括一项政府保险计划,鼓励民众双向选择,参与公共合作医疗保险,其主旨是降低保险成本和提高民众的健康保障质量,将每一个美国公民都纳入政府的医保范围。该计划包括医疗保险开支的削减和提高保险公司的税负两方面。这项医疗改革计划将耗时10余年,涉及资金9000亿美元。
然则无论是否有全民医保,昂贵的美国医疗仍深具吸引力。高昂的医疗开支有效推动了新型医术和医疗产品的研发;高难度手术的成功率颇高;新型药品层出不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行得力,药品安全保证度高。这种种优势使美国作为全球医学研究龙头国的位置始终不可动摇。
投资移民的上选
虽然仍未彻底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但美国始终是全球投资者的一片热土。为了针对海外投资移民,美国移民法从1992年起设立了EB-5投资移民方案。在美国任何地方投资一百万美元并至少创造十个就业岗位;在国家认可的低就业地区投资五十万美元并至少创造十个就业岗位;在经政府批准的“地区中心”投资五十万美元——只要在此三项投资行为选择一项,投资者便可以获得绿卡。它是美国所有移民类别中申请核准时间最短,资格条件限制最少的一条便捷通道。
而2010年初,美国国会推出了修订后的EB-5投资移民方案,放宽了投资方式,并表示将提高每年10000个名额的切实发放比例(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中,10万个投资移民名额,美国移民局只签发了6024份,平均每年仅为500份左右)。
与欧盟等国的投资移民方案相比,美国EB-5方案的优势十分明显:办理周期短、投资人无需创业;除了需证明资金来源的正当性,对投资人无学历、语言、商业背景的限制;投资人配偶及21岁以下子女均可获得绿卡,并可自行选择在美国任何地区定居,可自由进出美国,没有移民监,并享受当地居民的福利;投资人取得绿卡5年后可申请入籍,以取得美国公民身份。
而且最重要的是,由政策倾斜扶植的“地区中心”项目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过程,投资资金的安全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美国移民政策的变迁
作为一个几乎完全由移民后代构成的国家,美国也仅在最近一个世纪内才逐渐形成了文明、现代概念的移民政策的。在1917年时,美国曾经向亚洲国家移民关闭边界,而历经数十年变革,移民法也数经修改,终于演变到了今天的情况。
2010年2月,美国国会表态将全面放宽对投资移民的审批。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酝酿大赦,欲借移民合法化推动美国经济,让非法移民走出阴影,合法工作和报税会为美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一旦移民身份合法化,收入和消费都将显著提高,对刺激经济非常有效,并可在未来五年内节省数千亿美元的非法移民遣送费用,转而将其用于加强边防。
目前,虽然在美国当地,人们对于非法移民的抵触情绪依然存在,年轻人与老年人看待移民的视角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美国正是依靠源源不断的移民提供给其发展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移民的大门在未来不会紧闭。
西欧:福利虽好,移民紧缩
安兹 简军波
以英国、德国、法国等地为代表的西欧发达国家,素来以高福利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而著称,这也吸引了世界上其他地方移民的目光。但是这些地方与移民之国美国比起来,移民难度要大得多,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果人们真的想到西欧国家定居,恐怕需要事先进行很多考虑。
从生到死政府都埋单
西欧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一向是这些国家引以为傲又深感头痛的问题,可以这么说,作为英法德等国的正式国民,完全可以依靠福利制度生活,即便不去工作也能生活地较为安逸,但是同时,这些政策也增加了政府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工作的热情,为很多有识之士所诟病。
以德国为例,当一个孩子落地之后,他就能享有国家按月发放的抚养费,父母基本上不用担心会增添过多的开支。如果孩子生得多,到第三个第四个孩子的时候抚养费数额还会增加。当这些孩子上学之后,他们也能够接受完全免费的教育,就算是上大学,都不用缴纳学费。如果家庭条件不太好,还有名目众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来帮助这些孩子。
同时,在德国,几乎所有有收入的人都参加了医疗保险,不同的只是高收入者可以自己选择是参加私人医疗保险还是参加法定医疗保险,而低收入者则必须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由于德国经济实力雄厚,德国医保服务的范围、项目和内容都非常广泛。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包括家属和未成年人),不管其当时经济状况如何,都可以得到及时、免费的治疗,就诊不需要支付现金,病人可以在保险基金认定的医院以及治疗范围内自由就诊,并可以自由选择开业医师和专科医师,而诸如视力检查、看牙等等项目都可以纳入保险范围。
而在英国,失业保险的存在,可以让一家十余口人即便没有一个人去工作,也能从容地生活。这其中,包括由政府提供的免费住宅、低保津贴和给孩子的抚养费。如果有人投机取巧,把政府给的房间出租,那么租金又成为一笔收入。很多人因此就算失业,也不愿意再去设法找到新的工作。
同时,这些国家的国民如果去世,也不用担心丧葬费用,政府会提供免费的墓地。真可谓是从生到死,政府都会埋单。
移民政策持续紧缩
但与高福利的诱惑相比,紧缩的移民政策却让有意移民的人们感到头痛。特别是今年近几个月以来,欧洲各地都传来了移民政策的消极信号:意大利米兰移民聚集区发生了几百人参与的骚乱,政府派遣武装部队清除意大利南部非法非洲移民聚集地;英国保守党大卫·卡梅伦在当选之前表示,如果保守党获胜将削减25%的移民;法国移民部长埃里克·贝松表示,2009年法国的合法和非法移民数量都有所下降,而总统萨科齐则计划禁止穆斯林传统服装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习俗;即使是对移民最友好的瑞典,也通过公投修改宪法,禁止修建穆斯林尖塔。
欧洲从上世纪末开始,总体趋向于缩紧移民政策。现在的移民政策收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团聚,再有一个就是新移民。比如说以学生签证方式的移民,对这群人实行移民收紧政策,来控制移民总量。但是在传统观念上,欧洲并不认为来自美加等地的人是移民,他们所指的,主要是第三世界的移民。随着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欧洲各国,特别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移民的情绪再度有所抬头。
这是因为,无论德国也好,法国和英国也好,这些国家存在一个很庞大的失业群体,大概占劳动力的10%左右,这个群体倾向于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移民身上,他们认为是移民影响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但其实事情并非如他们所想。外来移民所从事的行业大多数都是收入比较低、工作条件比较差的行业,移民和当地人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两个劳动力市场并不冲突。实际情况是,外来移民的失业率往往更高。
以法国为例,每年,都会有成年上万的外国人历尽艰辛到法国工作或定居,在这些人当中就包括来自其他法语国家或原殖民地国家的移民,多属非洲裔和阿拉伯裔。这些心怀“法国梦”的“异邦人”曾经在2005年和2007年,在巴黎近郊分别发动过两起大的骚乱。这些骚乱多是由那些所谓海外新移民和移民第二代所发起的,多数来自原殖民地国家和阿拉伯地区。这些新一代移民一般通过“家庭团聚”来到法国,然而由于语言和教育水平问题,到来之后多数融入困难,很难找到工作。法国目前的失业率为10%左右,而移民的失业率达20%以上;第二代移民也因为社区封闭或家庭教育条件较差而成为“问题少年”。正是这些无所事事的新移民和移民后代最终引发了两场震惊法国社会的街头骚乱。
文化冲击成为难解症结
而深刻影响移民政策走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来移民带来的文化冲击。在法国,移民政策未能塑造移民对法国的国家认同,而这一政治认同的缺失又会加深文化认同的缺乏,移民在被忽略、受歧视和深怀怨恨的情绪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身体装饰和日常行为等生活习惯中强化祖国的文化特性。
比如,在这些新移民和二代移民中有不少具有伊斯兰文化背景。据说在巴黎街头,每10个行人当中就会有一个穆斯林,可见穆斯林人口在移民当中的比重之大。而穆斯林在保持自身文化特性和抗拒世俗化方面比较突出。也因为如此,关于是否应该禁止穆斯林女性在公共场合佩带头巾的问题才会存在激烈的争辩和受到穆斯林移民社区的强烈反对。由于穆斯林人口在法国的快速增加使移民问题增添了宗教色彩,并成为敏感话题。有欧洲学者已开始讨论所谓法国甚至欧洲的“绿化”问题(穆斯林崇尚绿色),虽有杯弓蛇影之嫌,但也非无风起浪。
而在欧洲不少历史悠久的国家中,本土地域观念强烈的民众对踏入自身生活圈的移民往往过度敏感。特别是移民和下层百姓接触较多,民众的反应会格外强烈。在英国的历史上,移民政策一直都比较松,但是现在也在收紧。英国的限制移民问题之所以还没有法国那么严重,是因为它的移民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是一些英国的前殖民地国家,在文化方面并没有法国那么敏感。
然而,欧洲移民问题的实质终究不是纯粹的宗教问题,也不单纯是文化问题,而是带有经济、社会和文化性质的综合性问题。无论移民问题多么严峻,欧洲的英法意德等地依然需要移民。欧盟议会在2008年11月20日宣布了“蓝卡计划”,以借鉴美国的绿卡制度吸引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高素质移民,即“知识移民”或“科技移民”,并严格限制“劳工移民”的数量。但实际上,不少发达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工作和农庄的劳动力明显不足,许多体力劳动必须要由移民来承担,限制移民只会进一步扩大用工缺口。
对欧洲的移民政策制定者而言,他时刻会面临一个难题:在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本国文化独特性和保持多元主义文化传统之间如何保持平衡?不管怎样,移民问题需要获得严肃和理性的对待,移民(即使是非法移民)需要获得所在国的尊重和实现梦想的机会,这不仅关乎社会公平,在全球化时代,也关乎我们所有人的安全、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澳大利亚:多元交融的栖居地
《环球》杂志驻堪培拉记者/胡萌
澳大利亚一词的意思是“南方大陆”,欧洲人发现这个大陆时误以为这是一块直通南极的陆地,所以取名“澳大利亚”,australia 即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南方的土地)变化而来。其建国初期英裔及德裔占大部份,但之后开始有来自各地的移民加入,使其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
这几年,澳大利亚政府一直在加速收紧移民政策,然而除了一项新出台的将“新技术职业清单”中400种减为181种职业的政策影响了留学生申请移民外,想把家搬到澳大利亚的中国公民始终未见减少。在移民大潮中,相当比例的人在国内早已是高级管理人员、或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移民澳大利亚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新生活方式,到底他们在寻求什么,为什么澳大利亚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投资移民嗅到的商机
“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澳大利亚优质的自然环境。我在国内一周打一次高尔夫球,每天陪客人吃饭喝酒至少需要4小时,天天忙于应酬,在澳大利亚褪去“成功人士”的光环,不仅终于可以回归普通人平静的生活,而且可以天天打高尔夫球,现在我感觉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郑先生对《环球》杂志记者说。
郑先生是中国南方某城市的地产开发商,做为投资移民他已拥有澳大利亚永居身份,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在国内经营企业。他告诉记者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虽然已开始收紧,但较其他国家相比仍较为宽松,而且象悉尼、墨尔本等地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华人社区,移民后容易融入当地的生活。尤其是大把的投资机会,对国内业家具有很大吸引力。另外,让子女得到优质的教育,并希望他们能够在异国延续自己在国内经营的企业,已成为商业移民们的主要目的。
郑先生说自己经过调查和比较,之所以选择移民澳大利亚,并不仅是为了让子女在这里接受优质的教育,因为早在十几年前郑先生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读书,他认为,“澳大利亚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多,而且我希望自己能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这就是当初选择移民的主要目的”。
他还给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澳大利亚农牧业、采矿业为澳传统产业,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高科技产业近几年有较快发展。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另外,森林覆盖率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工业以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这些在做生意的人眼中,无一不意味着无限的商机。我自从2006年移民澳大利亚,已在悉尼、西澳等地投资开发了几处房地产项目,今后有好项目我还会继续投资。”
重塑生活方式的可能
“移民澳大利亚使我的生活有了一个彻底的改变。”酒商小董感慨地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小董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父亲在广东和香港经营生意很成功,他从小比较叛逆,独自一人闯到英国,在那里读了高中、大学和研究生。2002年底小董来到澳大利亚,狂玩了几个月后忽然觉得生活很空虚,就跑到父亲在澳大利亚的公司负责财务。直到一天遇到一位品酒高人,被其带入了奇妙的澳大利亚葡萄酒世界,“从此我感觉生活有了新的目标,生命中拥有了色彩斑斓的世界。”
小董移民澳大利亚后,从2003年起开始独立经营一家酒业公司,到现在仅几年时间,其拥有的红酒品牌已占有全澳1%的市场份额,并占有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高达7%的市场份额。另外,他还收购了两个葡萄园。用小董自己的话说,“全新的生活方式重塑了自我,这是我移民澳大利亚后最大的收获。”
“虽然在独立经营公司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问题,而且不止一次上当受骗,但我认为有时候被骗其实是一个很便宜的交易,因为在改正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出正常情况下的获取的信息。而我的心态也随着澳大利亚现代而优雅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平静平和。”
金融专业硕士毕业却在经营酒业的小董认为,自己虽然没有从事金融行业,但他很了解,澳大利亚的银行业稳健、盈利,其规范程度位居世界第二位,服务质量名列全球第三位。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澳大利亚四大银行的信用评级为AA,而全球仅有11家银行信用评级为AA以上。
文化包容性的魅力
在悉尼科技大学法学院担任讲师的小田还是一位澳大利亚注册商标律师,这位老红军的后代在几年前经过多种比较后,最终还是选择移民澳大利亚。他认为在澳大利亚最适合自己个人未来的发展,因为在海外增长学识、开阔眼界,未来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为中澳两国友好往来方面做些事情。
小田在澳攻读博士期间,曾在联合国见习及做顾问工作,并先后在美国华盛顿法学院等地访学。通过在4个国家9个不同学研机构及国际组织的研究及工作经历,使他得以全面比较几个国家的优劣,由此对澳洲多元文化包容性有了较深的体会。
田律师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澳大利亚永久居民却一直持有中国护照,尽管如此却从未感觉在学习、就业期间受到过什么差别对待,特别是在取得法学院讲师职务、及澳大利亚注册商标律师资格方面。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是不会轻易把这样的工作职业机会提供给非本国护照持有者的。相反,他的中国背景,成为了其从事工作的竞争优势。这使田律师深深感到,祖国的强盛使每一位海外华人都会受益匪浅。作为一年轻的法学学者,他期待为祖国及澳大利亚华人社区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促进中澳法学交流,这样自己的事业发展也会上一层楼。
小田对记者分析说,澳大利亚地理位置邻近中国,政局稳定、法律和商业环境健全、主权风险较低、经济增长稳健、商业信誉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生产和环保技术先进、部分行业投资回报较高,都是吸引中国移民的重要原因。
有资料显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经济发达且政治稳定的国家,国际信用评级为AAA,政治稳定性全球第一,财务机构的透明度占世界第一位,商业效率占全球第三,仅次于香港和美国;政府工作效率和商业环境宽松度均占全球第三。澳大利亚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服务和计划积极鼓励与支持外商投资,而且作为世界上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宜人的气候、独特而美丽的风光、高质量的社会与文化基础设施。澳大利亚的生活成本大大低于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海外移民和访客普遍认为这里很有吸引力而且生活很实惠,这里既有高质量的住房和教育,又有十分健全、完善的社会健康服务系统。
不难看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天然环境、投资机会、发展空间、各类福利、优质教育,政治法制,甚至包括多国旅行的免签护照等等,无一不对移民们有着巨大吸引力,难怪许多中国移民早已把澳大利亚当成了梦想中的家园。
加拿大:子女教育与环境认同更可贵
《环球》杂志驻温哥华记者/黄晓南 马丹
加拿大统计局曾经就华裔对加国的归属感问题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发现,有近八成的加拿大华裔对加国都怀有很强的归属感。这片远隔重洋的土地,缘何对华裔移民有着如此的吸引力?周描宏和D女士都是中年时期举家迁往加拿大的新一代移民,她们对此有着最为深切的体验。
培育个性的教育
周描宏于1986年从浙江温州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就读化学专业。1990年毕业后追随她的先生到东北老家就业,两口子顺利进入省级单位。稳定的工作,不错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影响他们于2001年做出举家移民加拿大的决定。
“当时我们在国内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好,既舒适又安逸,在决定移民时,也考虑到人到中年,又要从头开始创业的艰辛。但我觉得孩子的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的。”周描宏对记者说。
“我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是在这里受教育好,还是看天性。就像我女儿这样,从小就憨憨的,对国内竞争如此激烈的教育可能不会很适应。那年我女儿8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当时我们已经觉得国外教育可能会更适合于她,没有升学的压力。在国内是这样子,成绩好的时候,是很快乐的,我本人就是这么过来。但是你要是成绩落后,可能就不是那么快乐了。”
“来到这里后,我们并没有做长期的打算,尤其是我先生并不想留在这里。但经过一年的观察,发现孩子在这里上学非常快乐。因此我们就决定留下来,也许我们将来还要回去,但至少要等孩子完成教育之后。”
“从教育方面来看,中国和加拿大各有优势,在中国,孩子可能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在这里,学习的环境比较宽松,更多的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学校和老师都很尊重每个学生个体,他们会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但也不会特别去关照什么拔尖人才,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到目前为止,我女儿在这里学习非常快乐,独立能力也很强,校内校外选课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基本上都是自己去做,征求一下我的意见,然后自己决定。”
年届不惑的D女士是电影美学的硕士,出国前也是电影圈中知名人物,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于1998年携当时4岁的女儿移民加拿大,呆了四年拿到加拿大公民身份之后,又带女儿回国上学,待到女儿上完初二时,又带女儿回到温哥华。几进几出,往返奔忙,究竟为那般?同样是为了女儿的教育。
“女儿来加拿大两年,完全变了样。女儿初来加拿大时4岁多。她在温哥华上了一年的学前班,不是每天去。上午去,下午不去。另外还上了小学一年级。这样,她在加拿大的教育体制里接受了两年教育。我发现就这两年,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原来她在国内特别多愁善感,动不动就哭。在这里的两年里,变得性格开朗,跟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我觉得那两年其实对她未来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她在国内不爱上幼儿园,每次都是哭着去。我问她为什么不爱去,她说老师凶,要求上课手必须放在背后。另外她睡觉少,但是到了午觉时间还必须躺在床上睡觉。她睡不着,很痛苦。到了加拿大,她语言不通。我想她可能更不愿意去。可是她非常高兴去,她觉得老师对他们特别好。在学前班,他们就是玩,很开心。你完全能看出来。”
透明的创业环境
周描宏在加拿大的创业经历在她看来是一个非常顺畅的过程,“毕业以后,我开始做自己的生意。像我们这样中年出国创业,在国内有一定的人脉基础,在这里又学习了加拿大的商业规则,所以就开了一家旅行社,也就是现在的‘加拿大金茂旅游集团’。经过头两年的亏损,第三年的持平,从第四年开始,营业额就成倍上升。”
“我们旅行社的业务发展迅速,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这里的创业环境。在这里创业,只需要你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你的工作,无需为跑关系费神、费力、费钱。以我自己的创业过程为例,从我申请营业执照,申请旅游协会的执照,到申请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证书,我总共只同一个政府官员打过一次照面。他只是到我公司巡视过一次,拿着一张表格,核对了一下公司的硬件设备和人员资质是否合格后就走人。也就是说,这里的商业环境并没有那么多的潜规则,照章办事,一视同仁。这方面不需要你花时间,更谈不上请吃饭应酬了。你只需要一心一意把你的生意打理好就行。所以我觉得这里很适合我个人创业。”
舒适的生活体验
D女士则对加拿大的环境和舒适度情有独钟,“吸引我们在这里长期留下来的部分原因是这里优美的环境。温哥华的居住环境确实是非常好,清新的空气、良好的水质、蓝天白云绿草地,整个城市像个大花园。每天早上上班,一路上就感觉空气特别好。”
“在加拿大生活,后顾之忧也比较少。其实,到这里来,内心的挣扎也只有出来的人才会明白。表面上看,大家觉得这里公平,看不见那些腐败、阴暗的东西。但是内心肯定有一些挣扎。但是,我发现一些跟我一起来的人,他们并没有回流,而是一直留在这个地方。这么多年来,生活改善了很多,买了房子,在这里找到一份宁静的生活。完全脱离了在国内四处奔波的生活。”
“如果说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安全感,可以理解为后顾之忧少了。比如说医疗。人老了怕什么?就怕生病。国内现在不管有没有公费医疗,如果家里有人得了绝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基本上这个家不是倾家荡产,经济上也差不多了。对于这种可能性,人们非常恐慌。这是导致有些人欲望无止境、整天想着挣钱的一个原因。而在加拿大,人们享受健全优越的医疗保障,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所以,每个月挣的钱每个月花,有房子住,一般的费用都能交付,欲望就相对少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