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4万亿救市大手笔仅50%用在实体经济上,另外一半却流入股市、票据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Getty Images从去年末开始,中国的4万亿救市大手笔曾激起世界各国无穷希望,不少不明中国真相的外国政治家与评论者,曾满心巴望中国政府承担拯救世界经济的重任。但大半年过去,中国经济并无多大起色:这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引起重重质疑,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危险已经逼近;那厢国务院又于6月24日宣布「部署新一轮沿海开发」,将从未停止过「开发」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据说曾是「薄弱环节」的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列入「新一轮开发」计划。这至少引发两个问题:第一,原来的4万亿救经济资金到底投放到位没有?第二,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有多大?一、四万亿救市钱:半入股市与房市据中国官方数据,截至5月底止,中国商业银行信用贷款金额达到5.8万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信贷成长量,若再加6月份预估的1万亿元,上半年将达6.8万亿元。中国银行系统如此大手笔发放贷款,正好与如今美国银行业的惜贷相映成趣。但这些钱却并未流往最需要拯救的实体经济上去。一项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各银行的信用贷款,仅50%的比例用在实体经济之上,而另外的一半,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魏加宁推算,约有20%流入股市,另外30%左右的信贷资金则流入了票据市场(其中部分可能投入房地产市场)。这显示有50%左右的银行资金是在金融系统内部融通。当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融通并自我膨胀,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很容易推高股价与房地产价格,形成新的金融泡沫。当钱大量流往上海股市这个赌场时,却有4成中小企业正在生死在线艰苦挣扎,希望银行能够给点贷款以救亡。央行原副行长、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委婉地指出:由于在短时间内加大投入,有些项目前期论证不够充分,但也埋下了巨大浪费的隐患。二、地方政府项目近半是「钓鱼工程」在中央政府声称要投入4万亿救经济后,诸多地方政府立刻开始制作「钓鱼诱饵」──炮制项目。国家审计署5月17日发布对经济刺激案的审计结果,指出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其中有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由于配套资金未到位,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其中有虚报到位配套资金和工程进度者,还有地方政府用从北京获得的投资资金偿还以前拖欠的工程款。各地政府没钱投入其实是意料中事。早在2004年,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就高达4万多亿,直至今年仍然保持这一纪录。从去年开始年又逢房地产业不景气,地方财政收入倒塌了半壁江山,因此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只能依靠举债投入新项目的建设。截至5月底,由地方政府做后台的地方公司债券的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025.3亿元。据财政部官员贾康估算,4万多亿巨额债务,约相当于2008年GDP的16.5%,财政收入的80.2%,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指望今年的财政收入更是不靠谱(即不可靠):1至5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6.7%。这一情况预示政府今年的财政赤字可能超过GDP的3%(9,500亿)这一原定目标。上述情况显示,地方政府其实早已面临极大债务风险。各地大量上报项目,不是有实施项目的能力,而是利用「项目」作鱼饵,到中央政府那里「钓鱼」──即钓取资金。银行对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并没有认真分析,而是以完成政治任务的态度应对,再加上许多银行也违规贷款(最近的审计中发现6银行违规贷款逾300亿),导致新的金融风险形成。三、新的金融风险正在形成中国的银行系统从未受到好评。去年金融危机当中美国雷曼兄弟等银行相继破产之后,有少数人一厢情愿地想象中国政府对银行的控制或许优于市场经济。但银行同业却心中清楚中国银行业的真实情况。被称为中国「战略投资者」的外国银行,一俟规定的3年投资「锁定期」满,就将手中的股票抛出。「标准普尔」评级机构曾宣称:2009年中国国内银行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的利润率将收窄50%,平均贷款利率则会由2008年6月的水平下调300个基点,在此预期下,中国银行业的隐含的坏帐率将扬升204基点。5月21日,信用评级机构惠誉(Fitch Ratings)指出,中国银行业贷款风险或被低估,尤其是因为企业贷款在整体贷款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未来银行信贷成本的上升以及定价能力下降是两大影响银行的负面因素。惠誉早就警告中国放款人是「在恶水中跋涉」,但它最新的报告明确指出,刺激(方案)的未来损失可能较预期的大,目前尚不清楚中央或地方政府最终愿意或者能够承受的份额。惠誉认为,目前贷款5级分类标准在定义上给了银行一些灵活掌握的空间,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数据恶化可能在较长时间后才显现出来。惠誉预计,2009年银行全年信贷增速7万亿至8万亿元,同比增速很高,加上资产市场波动性高,中国宏观政策审慎度的风险评级或被调高,可能从一类调整到三类,如同冰岛等国。4万亿救市与「部署新一轮沿海开发」,说明中国政府在面对危机时并无良策。其实,中国的资源和环境迅速恶化,根本不容许中国经济再沿袭以前的粗放开发方式。更不能依靠财政和信贷的大投入来支撑经济的发展。在没有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变经济成长方式之前,政府加大投入,只会导致资金流入股市等投机领域,并给官员们创造各种「寻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