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象结婚:没有最好的房子,只有适合你的房子
(2007-08-17 14:04:45)
下一个
“买还是不买,这是个问题?”当我在msn上的个人信息一栏写下这句话后,好些朋友以为我在考虑是否买国内的股票呢,我告诉他们,这是很多打算在温哥华买房的华人移民的苦恼。这两年温哥华的房价铆足了劲地涨,让一些持币观望,等待房价下滑的人有了一块心头病:“买还是不买?”
自打自己在温哥华有了买房的经历,到后来或是看见或是听见周围朋友为买房一事的所思所虑,再到自己成为一名地产经纪,帮着别人买房买房,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人们的买房情结好似结婚情结,选房子好比挑选你的那一半,怎么个像法?列举下面几条,权当抛砖引玉。
年轻的时候,总希望另一半是最完美的,不仅是自己眼中最好的,也是父母、亲戚和朋友中公认最好的。他(她)要有好的相貌、好的工作、好的家庭背景;男的既要风趣,又要成熟,既要大方,又要有责任心;女的既要出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既要有林黛玉的娇弱,又要有宝钗的善解人意。心里也明白,心目中的他(她)似乎是“水中花,镜中月”,但年轻就是资本啊,有时间,有精力,因此便执著地抱着这种信念,开始了寻找另一半的旅途。
买房子也是如此,有一定经济实力时,左挑右挑,最好是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所谓的最好,包括:地理位置既要生活方便,又要闹中取静;附近要有好的学校,社区设施要完善;风景要美,房型要好;环境要安全,邻居素质要高。房龄不能太老,面积不能太小,太小让人觉得逼曲;面积也不能太大,空荡荡的没有人气不行;若是house, 花园面积也要恰到好处,太大了难以打理,太小了小家子气。掰着指头算下来,这种房子似乎“只应天上有”。
左看右看,找对象的路走得太长太久了,就会步入 “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自己的年龄渐大,优势不再,所选择的范围自然也就越来越小,眼前的总是没有以前的好,此时便不时会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
同样,上挑下选,房子看了一套又一套,各个地区各类房子的情况几乎都一清二楚了,但同时也似乎患上了审美疲劳,此时想结束看房的漫漫长路,可是随着看的房子数量越来越多,眼看着房价也在往上爬,不,是往上跑。于是便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现在买房吧,有些不甘心,等了这些年就是希望房价下来,现在这个峰尖上买房,岂不是白等?!可现在不买,又有些担心,报纸网上天天说,温哥华的房价要涨到2010年,现在不买,谁又能预测2010年以后房价走势如何,也许以后更是望“房”兴叹了!
买什么样的房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你买了House,意味着你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花园、车库,你可以经常呼朋唤友不时来个Party或BBQ,但你同时也得付出更多精力照顾你的房子,你的付出一大笔地税不说,你还得为你的房子的所有的一切负责:草长高了,得剪;屋顶漏了,得修。你买了Apartment,则意味着你不必操太多的心打理房子,但同时也意味着你得老老实实地遵守公寓的诸多繁琐规定,也许一不小心,你就会接到物业管理公司的警告电话或邻居的抱怨信。住在downtown,你拥有的是最都市化的生活,住在边远小镇,安静则是你的生活的主题。
正如婚姻,你和他或她结婚,常常意味着你和他或她后面的一大家子结了婚,意味着你的生活方式和她(他)的家人、过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豪门之女下嫁穷小子,等待她的也许是她从未经历过的操心柴米油盐的日子;高干家庭和寻常百姓家庭的联姻,并不仅仅考验携手的夫妻,他们背后的家庭也要经受不同的家庭背景所带来的冲突。有时,“门当户对”不是没有她的道理的。刘若英在其中扮演女主角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新结婚时代》便很好地刻画了上面这个主题。
结婚和买房子前,人们都是抱着美好的理想,那就是要找到最完美的伴侣,要买最好的房子。然而,婚姻中的过来人都知道,结婚前再“完美”的他(她)结婚后的庐山真面目会让你沮丧,会让你失望。婚姻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和大大小小的摩擦总有一天会让你明白:世上没有最好的妻子或丈夫,只有合适你的妻子或丈夫。婚姻,是两个彼此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机相遇到的合适的人走到一起过简简单单的柴米油盐的居家生活。婚姻中的他,不是你最初希望的那样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富有,但是他为人真诚,他富有责任心;婚姻中的她,不是你梦想中的那样美貌,不是你期望中的那样可人,但是她善解人意,她温柔贤淑。于是,你们走到了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其实,买房子何尝又不是如此呢?世上没有最好的房子,只有适合你的房子,所谓适合,就是在你的自身条件范围内能够满足你的主要需求的房子,除非从买地、设计、建房等一揽子活全都由着你自己来,否则,如果你执著地抱着寻找最好的房子的愿望,也许将会始终处于等待和寻觅状态。当你真正想拥有一个家时,那个并不奢华但是充满温馨,那个并不完美但是你愿意填满记忆的房子,便是你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