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由一批中共退休高干为主出版的,被一些海外媒体称为“中国大陆言论最大胆”的杂志《炎黄春秋》最新一期,刊登了田纪云的一篇文章,文章称赞在六四天安门事件后被撤职并且被软禁18年直到去世的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前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由于公开称赞赵紫阳的文章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即将在今年秋季召开十七大前这样一个政治上非常敏感的时期,因此,这篇文章引起海内外中国问题观察家和媒体的不同分析和解读。
这篇文章是前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写的,发表在《炎黄春秋》月刊的七月号。文章的题目是《国务院大院的记忆》。《炎黄春秋》近年来以言论大胆在中国大陆的文坛上独树一帜。
*资深官员敢言刊物*
有观察家指出,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官大,资格老,说话就硬气。办《炎黄春秋》这本杂志的很多中共退休老干部,比现在掌权的胡锦涛,温家宝资历老得多。
例如田纪云,早在1985年9月就在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且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时期已经是国务院副总理。
胡锦涛和温家宝的资历都没有田纪云老。温家宝直到1997年才从候补政治局委员扶正,成为正式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现在的中国党政军第一把手胡锦涛,在六四天安门事件期间只是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1992年才被邓小平看中调进北京,并在十四大上被确立为接班人,同时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炎黄春秋》杂志社的社长杜导正,也非等闲之辈,他曾经担任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署长。《炎黄春秋》在2007年第7期刊发田纪云的文章,说明这些中共老干部对中共内部权力运作规律,对风险评估,早已经驾轻就熟。
*无官一身轻反能说真话*
一些中国问题观察家指出,很多中共老干部,在退休之后,无官一身轻,经历了从车水马龙到门可罗雀的世态炎凉,反而在晚年敢说当年在位时不敢说,不便说,或不能说的真话。
田纪云在他写的《我在国务院大院的记忆》一文中,回忆了自己在国务院内度过的十二个春秋,赞扬当年中南海国务院机关节俭、朴素、任人唯贤的工作作风。海外一些观察家认为,这是批评目前中国共产党党内干部的普遍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上弥漫着的拜金主义奢靡之风。
*当局有所限制但未下重手*
香港《开放》杂志主编金钟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即使是炎黄春秋的背景,田纪云的文章,中国控制新闻媒体的有关单位也并非完全没有动作,只是没有像对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杂志下那样的重手,撤换总编,停刊整顿。
据金钟了解,中国当局已经禁止《炎黄春秋》在网上发表这篇文章,并不准其他媒体转载。到记者截稿的时候为止,炎黄春秋的网站上,只有六月号的内容,并没有七月号的内容,也没有关于田纪云这篇文章的任何介绍。
目前居住在北京的中国独立笔会主席,著名中国问题观察家刘晓波对美国之音记者说,到目前为止,《炎黄春秋》杂志没有被停刊,也没有关于出版者,编者和作者受到任何处分的消息。
在互联网时代,禁止消息的自由流通,比抽刀断水的难度更大。下面就根据从中国大陆通过互联网流出来的田纪云的文章,向听众朋友们介绍田纪云谈到赵紫阳的部分内容。
*誉美当年国务院*
田纪云《我在国务院大院的记忆》一文中说:
“我12岁就参加了八路军,一直没有机会受正规高等教育,我又无政治背景,且长期在边远的地方工作,于我,中南海挺遥远的。但是,历史的大潮却把我涌入了中南海。”
“从秘书室到副总理,我在中南海红墙里度过了十二个春秋,这十二年给我留下的记忆太多太深刻了,很多事使我终身难忘。在这里,我讲讲当年国务院机关的风气。” “国务院办公厅在周总理的长期熏陶下,有着许多优良传统。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点:
“第一,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他们不欺生,不排外,没有这帮那伙,同志关系比较融洽,能够很好的合作共事。在内部,包括行文,从总理到一般工作人员都以同志相称,从不叫官衔。”
田纪云在文章中谈到当时国务院的工作人员大家一起在大食堂吃饭,大家一样排队买饭,唯一的特殊是秘书长们有个固定的饭桌,不要端着碗到处找位子。这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工作人员的距离。
田纪云在怀念当年中国国务院机关风气时感受最深的第二点是:“任人唯贤,五湖四海。”田纪云在文章中说,他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第一任期还兼任国务院秘书长和机关党组书记时,主管干部工作,但从来没有人到他哪里跑官要官。田纪云感慨地说:“我主持研究提拔了那么多局、部级干部,也从来没有人请我吃过一顿饭,或者送点什么礼品,所谓“红包”,那时还没有这个名词。而且至今也没听说那时提起来的干部,有哪个因腐败而落马的。 ”
田纪云在怀念当年中国国务院机关风气时感受最深的第三点是:“艰苦朴素的作风”:当时中国国务院机关是很节俭的。比如,在国务院会议室开会喝茶收费。八十年代初,与会人员喝一杯茶要放一毛钱,后来物价涨了,放两毛,喝白开水不收钱。有几年,上午开会到十八点时可以吃一顿饭,但要收八毛钱,喝酒一杯收四毛。
*赞赵紫阳节俭*
田纪云称赞赵紫阳的一段敏感文字是在怀念国务院机关节俭的时候谈到的。田纪云在文章中说:
“一九八六年,秘书长们商量,把国务院常务会议室桌子换成了比较时尚的椭圆形会议桌,第一次使用时赵紫阳就批评说,国务院不要带这个头。所以当时其他会议室没有再换会议桌。赵紫阳一贯倡导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讲排场。为了制止公费请客,曾明确规定,公费请客只限‘四菜一汤’。”
“他严格要求干部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在位期间,从未对自己的住宅、办公室大兴土木购置贵重高档用品,一切从俭,不浪费国家一分钱。”
田纪云怀念当年中国国务院机关风气感受最深的第四点是:
“领导外出,轻车简从,作风深入,求真务实。我在国务院副总理第一任期内,多次陪同国务院主要领导去外地调研,轻车简从,与陪同人员同坐一辆面包车,谈笑风生,边走边谈。经常途中停车,到群众家里、到工地现场、到车间班组看望群众,了解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所到各地,不清道,不戒严,不搞花架子,不搞假现场,不要地方当局事先导演。”
*智慧擦边球*
一些海外媒体认为,田纪云这是在打擦边球并表现出杰出的政治智慧。
《亚洲时报》分析说:田纪云在文中谈到高度敏感人物、在六四后下台的赵紫阳,但却有智有勇,完全懂得如何在体制容许的范围下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亚洲时报》文章认为,说田纪云有智慧,因为他在这篇《我在国务院大院的记忆》的文章里,谈的都是赵紫阳在主理国务院时期的德政,他谈的是事而非人。称赞中国国务院的优良作风,中宣部若要禁止,总是说不过去的;更何况,《炎黄春秋》杂志的社长不是别人,正是已退休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前署长杜导正,他对哪些该是禁区,自然很熟悉;其后辈若要挑战杜导正,恐怕非要很强的理由不可。
亚洲时报还分析说,田纪云在文章里还提到他担任国务院秘书长时没有干部来“跑官”,当时国务院的干部被提拔之后也没有人送红包,国务院领导外出,轻车简从,作风深入,求真务实,所到各地,不清道,不戒严,不搞花架子。这些说法,显然针对现在中国官场上的种种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如果中宣部或者其他现任的干部公开跳出来和田纪云叫板,很容易落得“对号入座”的嘲讽。
*平反先声?政改前兆?*
很多海外观察家在解读这篇田纪云谈赵紫阳的文章时,并没有聚焦在国务院办公会议的那张办公桌上,而是试图从赵紫阳名字公开见诸报刊杂志的后面,嗅出中共高层是否打算对赵紫阳重新评价,是否意味着胡温打算为六四事件平反而释放出试探气球,是否预示着温家宝在海外新闻界纷纷传言要卸任前为他的老上司赵紫阳作点什么,甚至有观察家提出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即将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台湾中国时报发表朱建陵的文章指出,《炎黄春秋》最近连续刊登一些鼓吹民主的文章,“可能与中共党内近期的某些动向暗合。”自俞可平公开发表“民主是个好东西”文章之后,大陆各界讨论民主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此外,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日前转载《炎黄春秋》上陆定一之子陆德的文章,也是一个风向标。
台湾中国时报的文章指出,由这些发展推测,“中共可能企图在今秋的“十七大”推出比较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
*一派争取民心并非中央授意*
前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学社执行主任,中国观察网站主编陈奎德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他认为这篇文章,以及先前发表的谢韬的民主是个好东西的文章,说明中共上层关于民主和政改的争论相当激烈。
“我看并不是对六四问题和赵紫阳问题有更新的,全面看法。现在中共上层两派斗争相当激烈,某一个方面表示一个姿态,争取民心的一种姿态。像《炎黄春秋》这类杂志,不可能是得到中央的直接授意发表这样的文章,但是《炎黄春秋》有很多老干部的背景,所以比一般的杂志的自由度要大一些。
“现在的情况,恐怕和党内的基本态势有关系。不一定是上边直接的授意,但是下面一些退休的老干部,根据目前的政治局势判断,这样的尺度是可以出来的,果然也出来了。上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受到明显的压制,撤销杂志等,我想不会,我估计往下还会出现更多的让大家觉得有些高兴的文章出来。“
*试探当局包容度*
东方日报刊登松林的一篇文章认为,田纪云文赞赵紫阳,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说,田纪云的怀旧文章,“对赵紫阳任总理时国务院机关的清廉勤政风气赞赏有加,字里行间交织着怀旧绵绵与痛砭时弊的寓意。”
“一篇念旧之作本来没甚么了不起,但是作者曾位居要津,发表时间在十七大前,载体《炎黄春秋》又具党内自由派色彩,文章背后的文章值得解读。
“中共五年一度的党代会是权力分配的平台,各种政治力量都会有所表现,其中有关赵紫阳的题目是逢「大」必炒的题材之一。一九九七年十五大前夕,出现了赵紫阳致大会的公开信。○二年十六大前,京沪十七省市近二百名人士联署公开信,要求还赵紫阳公民自由。十七大召开在即,《炎黄春秋》刊登田纪云的文章,使身已作古的赵紫阳再次成为京城的热门政治话题之一。”
文章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田纪云赞赵,不但是借昔讽今,更是向当局试探十七大后的政治开明程度和包容度。
*言论管制弱化*
北京的著名独立评论员,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长刘晓波的分析是,田纪云的文章,不能做从上到下的解读,而是应该以从下到上的角度来观察,看成是民间要求变革,要求为六四平反,要求为赵紫阳翻案的切实努力。
刘晓波指出:“我绝不相信这件事有官方的暗示或者是授意。肯定是田纪云这个一向开明的干部,而且也是赵紫阳非常重用的干部,本人想这样做,而《炎黄春秋》这本杂志又愿意发,而且我觉得田纪云发表的这篇文章已经是字斟句酌了。这个东西并不反应出十七大要进行所谓政治体制的改革,因为真正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需要做这些东西。我认为这都是作给外界看的花拳绣腿。现在连不封锁互联网都办不到,还谈什么政治体制改革。”
刘晓波还在发表在海外互联网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从新世纪开始,《炎黄春秋》就不断地通过自发努力来测试中共言论管制的界限,不断地发表离退休的党内开明派的言论。”
刘晓波说,《炎黄春秋》之所以敢于并善于打擦边球,就在于今日中国毕竟不是毛泽东时代了,无论是党外还是党内,价值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非黑即白的言论管制早已无法维系,言论的灰色地带不断扩张,让开明媒体、党内民主派和自由知识分子能够在打擦边球的游戏中生存下来,也让中共言论管制效力不能不逐渐弱化。正是在民间的自发努力下,通过开明媒体的一次次突破言禁的尝试,通过民间对打压异见的一次次反抗,官方的言禁边界才一点点退却,民间的言论空间才一寸寸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