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中国出兵朝鲜战争的关键原因

(2006-09-19 14:08:52) 下一个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今天反省历史应尽量从历史本来面目来分析,不应穿凿一些主观想象。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朝鲜战争各方的胜负和卷入的原因各不相同,并不是象两大铁板一样的东,西阵营交战那样简单明晰,这个问题主要应从各方的政治和战略目标来分析。

1,从北朝鲜方面看,这场战争是一个失败。从1950年6月25日发起战争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订,朝鲜半岛局面重新回到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前。北朝鲜的战争的目标没有实现,政治上没有统一南朝鲜。但在人员,经济上的损失是巨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北朝鲜失败了。金日成应为这场巨大的战争灾难负责。

2,从南朝鲜方面看,从1950年6月25日遭到入侵,到停战时恢复战前原状,在战略上和政治上是胜利了。但是,这个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并在政治,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

3,从中,美双方这两个在战争中交手的主要力量来看,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在人员和物质上付出的代价大大高于美国付出的代价。但从战争的目标和结果来看,是中国达到了战略的目标,而美国则没有达到。对于交战的中美双方来说,战争的开始是在鸭绿江边,停战时是在三八线。这是评判的主要根据。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超出原来的战略目标,跨过三八线,意图以南方来统一北方这一根本性战略错误。战后,美国对这场战争的反省不是针对联合国军出兵朝鲜反击侵略,而是集中在美军在三八线以北对中国军队作战上,正说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说美国没有达到战略目标呢?中美在朝鲜正式交战前,美国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摧毁北朝鲜军队,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中国出兵前,战火已经抵达鸭绿江边,美国的战略目标已经接近实现。但中国出兵朝鲜使得麦克阿瑟功败垂成。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开始,到1953年7月停战协议签字,事实上是中国军队把美军推回到三八线。中方达到了政治和战略目标,而美方在仁川登陆后希望通过战争由南方统一北方的意图失败。
 

 有一点可以肯定,战争的每一方在战场上获得一定胜利时,都有可能进一步提出超出自己原定战略部署的目标。北朝鲜,南朝鲜,美国在朝鲜战争中都是如此。那么,中国出兵是否在美军跨过三八线之前就决定了呢?这是理解中方战略意图的关键,也是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从历史的记录来看,中国出兵朝鲜是一个被迫的选择,而决定这个选择的关键之点就是美军跨过三八线,准备一举统一南北朝鲜。认为中方早在1950年10月7/8日美军跨过三八线前就注定了一定会出兵朝鲜是没有根据的。从朝鲜战争开始不久,中国就开始备战。周恩来在7月7日和7月10日先后召开军委会议。7月13日,军委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这个决策基本是一种战争准备。从朝鲜战争的爆发和升级的过程看,中美双方在走入战场交手的几乎每一步都是美方在先,而中方是对美方行动的反应。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大举入侵南朝鲜。美方根据联合国章程,根据二战后各方达成的协议,立即宣布保卫南朝鲜,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冷战后的对立和缺乏沟通,美国把北朝鲜的入侵理解为共产主义阵营在亚洲全面进攻的开始。在战争爆发后两天,6月27日就命令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直接介入中国内战,改变了先前的国际战略态势,把中国向这场战争推进了一步。但尽管中国非常愤怒,鉴于自身的实力,并没有想立即进入这场战争。这从中,苏,北朝鲜往来的电报,中共高层讨论的会议记录可以看出,这里不必再谈。
 

中方作出出兵北朝鲜的正式决定是在1950年10月4/5日,10月8日正式宣布把东北边防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自愿军,任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而美军跨过三八线是在10月7/8日,是在中国的出兵决定作出之后三至四天。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即使美军不过三八线,中国也会出兵朝鲜呢?历史的事实证明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军事上,任何一个军事行动,从开始的决心下定,到命令的实际执行都有一个时间和过程。战争的规模越大,这个时间和过程越长。从中美双方在朝鲜战争中的战略决策来看,美方的行动远远早于中方。美军跨过三八线是在10月7/8日,但早在9月下旬,美军仁川登陆成功后,就已经开始改变战略目标,把跨过三八线,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作为政治和战略目标。9月25日,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作出决议,并得到杜鲁门总统的同意,下令麦克阿瑟率军跨过三八线,彻底消灭北朝鲜部队,统一朝鲜半岛。从这一事实上看,美方突破三八线的决定比中方作出出兵的决定早了10天,这和美军跨过三八线的时间比中国军队跨过鸭绿江的时间早了10天左右是一致的。
 

除了中美双方战略决定的早晚有别之外,中方出兵的条件也是很清楚的。下面是一些基本事实:
 

1950年7月2日,朝鲜战争刚爆发不久,中国总理周恩来对当时的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谈话时讲到:中国出兵的条件是北朝鲜战败,美军跨过三八线。当时,北朝鲜正乘胜前进,仁川登陆尚未进行。显然,中方对北朝鲜能否凭自身的能力统一朝鲜半岛心存疑虑,并预估到北朝鲜军队有可能被美军赶回三八线以北。
 

1950年9月25日,中国军队代总参谋长聂荣臻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向外界宣称:中国对美国突破三八线决不会置之不理。此时已是在美军仁川登陆之后,美军气势如虹,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
 

 10 月3日,周恩来又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再次向美国提出警告:“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周恩来再次明确把美军突破三八线,占领北朝鲜看成是对中国的挑战。
 

很显然,尽管中方在为战争作紧急准备,但始终是把美军是否突破三八线作为是否出兵的先决条件,在10月4日作出派兵入朝的决定前,中方对此条件三反五次重申,就是不想卷入这场战争。如果中国真的下定决心,即使美军不过三八线也要出兵朝鲜,就绝不会这样大张棋鼓地声明,而是会不动声色地麻痹美国政府,尽量让美军没有准备而被击溃。

进一步讲,如果认为美军不过三八线,中国还是要出兵,那中国的出兵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用武力帮助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如果是那样,中国早在北朝鲜军队釜山受挫时就会出兵相援,最迟等到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绝不会等到北朝鲜军队失地千里后才出兵,从而付出巨大代价地和美军争夺阵地。由此分析,中国出兵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晰,就是不能容忍美军陈兵于中国边境。
 

 从美国的根本利益上看,麦克阿瑟率军突破三八线是一个政治和战略的错误,如果战争到此为止,美国是一个绝对的胜利者。中美之间就不可能打上这么一个大仗。对于这一点,当时美国著名的冷战专家,“遏制”之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以及查尔斯.波伦(CHARLES BOHLEN)都曾敦促美军不要突破三八线。可惜当时美国的决策者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在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和美军正式开战前,美国的战略决策一直建立在中国不会出兵朝鲜这一假设的基础之上。为了这一假设的可靠,杜鲁门曾多次征询过麦克阿瑟的意见。可惜麦克阿瑟的判断完全错误,一口咬定中国不会出兵朝鲜。
当然,后人只能作事后诸葛亮。在当时的情况下,当事人做出错误判断和决策是很难避免的。战后,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对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突破三八线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和反省。美国社会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能对自己的政策和行为作出冷静的,实事求实的检讨和反省。这样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全球战略。而中国人在谈到历史问题时常常被一些意识型态和感情所支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用政治观点来裁剪历史,这样,很难从历史学到东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