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在中國經濟中的十大歷史性貢獻
(2006-03-21 13:50:25)
下一个
第一﹐為中國經濟起飛持續提供了充裕的廉價勞動力
第二﹐壯大並更新了中國產業大軍
第三﹐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難題﹐為三農問題困境踏出一條坦途
第四﹐農民工成為中國農村社會脫貧的主力軍
第五﹐大量農民工進城沖擊著城市消費﹐已經改變了並繼續改變著城市消費規模﹑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
第六﹐對傳統中國農村的生育觀念起到了根本性沖擊
第七﹐推動了中國城市擴容與小城鎮的建設
第八﹐為中國市場化的進程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第九﹐將城市生活的新觀念﹐市場經濟運行中的新規范﹐帶回了農村
第十﹐農民進城打工﹐事實上在培養著一代新型農民﹐即農夫轉變為農商大約四分之一個世紀的經濟體制改革﹐有一個新的階層迅速形成壯大﹕農民工階層即農工階層.
當然﹐“農民工”稱謂﹐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叫法。從嚴格意義上講可能是當今中國大陸最令人無奈的一個概念。湖南耄耋老者蕭一湘早些年就吶喊為“這個不倫不類的‘農民工’更名”﹐近又有學者章立凡再次呼吁應廢止“農民工”稱呼。沒有辦法﹐正像當年報道焦裕祿說“我們是災區”不合語法﹐但都這麼說也就成為警句一樣﹐更換農民工的叫法﹐不僅文化成本太高﹐事實上根本做不到。(chinesenewsnet.com)
中國農民工﹐一個龐大的打工階層﹐據有關方面統計現階段農民工總數已逾1.2億直奔1.5億﹐已成為中國產業大軍的主力﹕佔全國加工制造業總數的68%﹐佔建筑業的80%﹐佔第三產業的批發﹑零售﹑餐飲業的52%。說他們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數量最大的[民族]僱佣勞動人群恐怕沒有什麼爭議。現今中國農村﹐80%的家庭有人在外打工﹐這意味著有七到八億人與農民工有直接經濟關系﹐加之農村家庭與城市家庭的親情聯系﹐在當代中國有十億以上的人口關系著農民工﹗今天﹐人們大都認同是改革將中華民族的經濟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GDP做大了﹐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大經濟大國(盡管從人均角度看名次十分落後)。人們享受到了改革與發展帶來的果實。然而﹐農民卻並沒有水漲船高式地分享中國GDP的果實。我曾套聶耳一首著名歌詞說過﹕他們種的糧﹐他們蓋的房﹐分享盛宴場﹐罕有他們檔。是啊﹐排排坐﹐吃果果﹐卻少有農民的檔位。(chinesenewsnet.com)
顯然﹐這是很不公平的。農民工為中國的GDP貢獻了大約四分之一的份額(2004年)﹐為經濟發展付出的巨大代價﹐與他們獲得的微不足道的回報相比﹐太不相稱了。中央連續發的“一號文件”﹐在農村取消農業稅﹐在某種意義上解讀﹐就是為消除這種不公平所做出的重大政策努力。2006年全國人大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多次重點提到三農問題﹐並保證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將有更多的財富進入農村。這無疑是一則令人興奮的消息。(chinesenewsnet.com)
我們必須正視農民工階層﹐必須深刻認識他們對經濟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農民工階層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我給出的規定是﹕當今中國經濟社會非農村中人數最多的﹐牽扯社會關系最為廣泛的﹐在改革中地位發生變化最明顯的﹐以勞動為資源對中國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勞動階層。(chinesenewsnet.com)
似乎沒有多少人注意到﹐農民工階層的出現與發展壯大﹐給中國經濟社會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具有什麼樣的劃時代歷史意義﹖在我看來﹐農民工階層的形成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中具有以下十大革命性意義。(chinesenewsnet.com)
第一﹐為中國經濟起飛持續提供了充裕的廉價勞動力。中國經濟改革二十多年來﹐源源不斷地從廣袤的農村流動出最年輕﹑最富活力﹑最有創意的打工者﹐旋即形成新興的農民工大軍。中國產品何以在國際市場大行其道﹐中國老百姓何以能順利地實現了消費品的更新換代﹐就在于“中國制造”便宜﹗為什麼中國制造便宜﹐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廉。去年在媒體上曾經流行的一個典型事例是﹐一個農民工的工資僅夠日食三大碗燴面。不僅如此﹐幾乎所有農民工都有工資被拖欠的經歷﹐甚至有血汗錢被黑掉的遭遇。農民工形成的廉價產業大軍至少在以下幾個意義上令人關注﹕首先﹐他們為中國企業家的原始積累貢獻了力量﹐他們的血汗下落不明地流進了“第一桶金”﹔其次﹐他們是“中國制造”的基石﹐正是他們的廉價脊梁背負中國產品的低廉成本﹔再次﹐他們的勞動力價值被嚴重低估﹐正是被“竊取”的勞動力價值﹐補貼著全世界的中國商品消費者。(西方國家對某些產品也有補貼﹐那是政府補貼)﹔最後﹐農民工的這種巨大犧牲﹐為中國制造在西方國家打開了市場﹐為中國老百姓贏得了更多的購買力。(chinesenewsnet.com)
現在正在流傳著關于中國便宜商品的故事。不要說在中國﹐就是在美日﹐在西歐﹐甚至在全世界﹐很少有不享受中國廉價勞動力給他們帶來的補貼與優惠。西方發達國家每個家庭都享受歸享受﹐但發達國家都拿中國商品便宜說事﹐它們政府要拿WTO規則套“中國制造”。這個世界有時真有些讓人莫名其妙。什麼貿易摩擦﹖就是不讓你的廉價品全世界橫掃滌蕩﹐發達國家的國民習慣了中國的便宜貨﹐他們國家的貨如何辦﹖他們國家的勞動者要倒霉﹐他們國家的公司也要倒霉。原來這在本質上不過是國家﹑區域利益與價值規律的沖突﹐是社會公平與經濟利益的沖突。(chinesenewsnet.com)
第二﹐壯大並更新了中國產業大軍﹐正是這支大軍為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歷史貢獻。(chinesenewsnet.com)
瀏覽有關農民工的文章﹐人們一般都認同﹕農民工進城在建設城市﹑繁榮城市經濟的同時﹐推動了經濟結構的大調整﹑城鄉經濟的大發展。大批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就業﹐豐富了城鎮的勞動力資源﹐彌補了城市勞動力供給的結構性不足﹐有效地抑制了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速度﹐為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優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為城鎮產業的技術升級和二﹑三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城市的林立高樓﹑寬闊大道﹑繁榮商業﹑旺盛人氣﹐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絡等﹐所有這一切的城市新景觀﹑新氣象﹐都凝聚著廣大農民工的汗水和智慧。據測算﹐目前全國平均每個農民工每年創造的GDP是2.5萬元﹐1.2億農民工創造的GDP就是3萬億元﹐相當于2004年全國GDP的23.1%。(另有文章說﹐據中國社科院的調查﹐近年來﹐農民﹐包括農民工﹐他們的貢獻在每年GDP中不少于60%﹗)我國經濟連續多年9%以上的高速增長﹐在高速增長中實現了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從改革開放之初[三次產業]4:4:2﹐變為當前的2:5:3。(chinesenewsnet.com)
這支農民工產業大軍﹐與傳統意義的產業大軍一樣﹐他們依然被分為現役軍與後備軍兩大部分。中國工人階級﹐歷來都是源源不斷地從農民中得到補充。但中國農民階級向工人階級的轉化﹐中國工人階級人口數量前所未有的增長﹐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階級階層分化的最大特征。農民工進城務工之壯觀﹐震驚全世界。火車站涌動的龐大民工潮的照片﹐在全世界飛揚。據報道﹐在許多省份甚至到了農村青壯年基本都奔赴城市的局面﹐村莊裡只有老人與上學的學生。根據國家統計局農調隊的資料分析﹐農村跨鄉外出務工的勞動力人數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比例已經達到23.2%﹐接近四分之一。外出務工的勞動力主要來自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和湖北等六個中西部產糧大省﹐這六個省的農村外出勞動力大約佔到全國的65.8%。(chinesenews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