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文章 海宁陈家
(2005-04-13 04:23:30)
下一个
序 —自说自话—
近年来的风气,年过半百都有理旧作而集集出版的“盛举”。而行医为业者,多以
出医学论文集为主。有的还以从医××年或××年华诞名义出纪念论文集,也有出专著
的。然大多拜读者寡,更无人购买。有点“权”的人在集会(如学术会)时派送,在会
务费中“收回成本”。无权有情者,友情奉送,最后也大多入了废纸回收一道。既血本
无归,也浪费了纸张。更有不幸的是:大作印了许多到人已作古还在印刷厂库房存
放,欠了印刷费、纸张费,无法清偿,子女也无从处理。倒不能全怪读者无情,后进
惰学。实在目今社会,科学进展快,传播普及快,知识更新快,出书也快。非特有新
意者读者甚少。看到这一层,医书不写了,就随手写些亲见亲历为主的东西,故名 “自
说自话”。
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大概是为了忘却吧!
反正纸笔都是早有准备了的。内容也是久存于脑海的,可能是老了脑子里的东西太多
了,要“吐”一些出来才好。
曾经看到过有人写了一些东西:小说、诗、文章……发现与别人写的雷同,一毁了之。
我想大概无人与我写的雷同的吧!更有甚者:曹操的“孟德新书”被张松过目不忘后倒
背之!并诽为“古代无名氏所作”。明指曹孟德有抄袭图名之嫌。操愤命烧毁。演义者
非但刻划了张松之才(实是小人之才)。反衬了曹操之“知耻”,比之现今为了博士、
教授、院士之名及利,大涨抄袭之风。谁敢笑曹操之不智?
文章写得一般,书名却拟请姨丈郑文裕先生题写(现年84岁)增色。姨丈,姨母(王
琦)均系上世纪40年代(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生,五十余年相濡以沫。现在觅一对
上海“约大”毕业的夫妇,可能已是凤毛麟角,因为约大已在1952年“消亡”,且1879年
挂牌,1952年摘牌,期间仅有毕业生6500人,肄业生4282人。
2004年4月
四朝三宰相 海宁(盐官)陈家之一
海宁(盐宫)二佰多年来一直流传陈家“四朝三宰相,六部五尚书”之说。
据考海宁陈家确实书香传世,在科举制度最兴盛的明清两朝,举贡进士者二佰数
十位,数字之大。即使在科举被十分重视,而且成就斐然,现今的“长三角地区”。江
苏:苏、锡、常。浙江:杭、嘉、湖。也较少见,三十年代清史大家孟森(心史)教
授也为之撰写过“海宁陈家”。而且开篇即称“清世谈官阀侈恩遇者无不知海宁陈家。”
“海宁陈家”最早语出道光帝也可从此文中查考。谁知过了廿年,1955年至今半个世
纪“海宁陈家”在华人地区不径而走,几乎家喻户晓,都得益于同邑另一前清名族查家
的后人,查良镛(金大侠,金镛)之“书剑恩仇家”的广为传世,主角陈家洛被作者定
格为海宁陈阁老的公子。当然其中内容尽系杜撰。之所以要冠之以海宁陈家与其青少
年时在家乡听说的故事不无关联。
海宁陈家在清前四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共有陈之遴(顺治)、陈元龙(康
熙、雍正)、陈世倌(乾隆),三位入阁。清制并无宰相一职,而以“××院或 ××阁大
学士”封之。即“入阁拜相”。有了××院或××阁大学士头街的一品大员,民间叫“阁老”,
相当于宰相而已。清前四朝君主都精明强干,重大政令均出己手。“宰相”之职权非但
不能与前明的张居正等。再前:元之脱脱等宋之冠准、范仲淹等。唐之魏征、李林甫
等,汉之萧何等,秦之赵高等,相提并论,即与道光之后各朝之重臣也不能并论。而
且前四朝得此“头衔”者均有几十位。即便是雍正一朝仅十三年,位列宰相者也有29位
之多。顺治朝32位,康熙朝53位。而以乾隆朝为最多,达78位。所以陈家三位宰相虽
各有政绩,但远非“斐然”。按顺序简述如下:
陈之遴——大起大落的海宁陈家宰相
陈之遴为顺治帝陈之遴。明崇祯10年(1637年)丁丑科榜眼,明崇祯年间任翰林院编
修(七品),中允(六品)等中低级文官。
清顺治二年(1645年)降清,被授秘书院待读学士(四品)以后被快速提升历任礼
部右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顺治九年(1652年)被授弘
文院大学士(文职正一品)“入阁拜相”了,前后只经过8年可算“大起”。
大落的转折开始于顺治十年(1653年)被劾,调任户部尚书(二品),此后又被削官
衔二级,罚俸二年,仍供原职。顺治十二年(1655年)1月被奏请照律以定满洲官员有
罪籍没家产,降革世职之法,下所司议行。不知何故,这次“判决”未被执行,一月后
复授弘文院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在文官中可算位极入臣了。然好景不长,次
年(顺治十三年)又被“下部察议”寻议革职永不叙用。顺治帝作主以原官发送辽阳居
住。这年冬天,顺治帝又宽令“回京入旗”。二年后(顺治十五年)又被控以具结内监
吴良辅拟即处斩。又被顺治帝钦定为“本当依拟正法,姑免死,著革职流徒,家产籍
没”。这次陈之遴已无翻身的机会而客死徒所告终。
所见之史料陈之遴的罪过大多与“人事牵连”或政治态度不明确,包容“犯官”有关。
另外还有对皇上教训不恭,“良心已昧”等态度问题,还有最致命的出身问题,被劾时总
要被提及原系“前朝词臣……不图报效……”,弹劾他的不但有御史等言官,还有上至郑亲
王等王公贵族下到“给事中”等中级官吏。真可谓人人都可诛之。
他为帝所出的主意主要在三个方面:—曰:修举农功,(教满人大办农业、大修水利)
二曰:“宽恤兵力”。三曰:“节省财用”。帝均从之。但必竟开国之初,这三个大方面
要实行何等困难,涉及面之广,得罪人多,总算顺治帝每每为他开脱“既已擢用位列大
臣不忍即行斥革……”最后也循了汉人的传统;龙不截角,皇帝不杀丞(宰)相,角者
阁(老)也。当然处置他也与他的降臣身份有关。皇上也有更深层的考虑,必竟方入
关中,三藩尚在。(汉)民心未归,所以革职也罢,永不叙用也罢。不放回南方去。
这也算当时的时代特征吧!
二百五十年后清亡,定编清史稿时,把他列入贰臣“系列”,可见到了民国初年从一
而忠的忠君思想仍占上风。
另一说法是进“贰臣”系列,为清高宗所“钦定”。并非明降清者人人为贰臣。陈之
遴在明虽是六七品的小文官,但其父祖苞在明时官至顺天巡抚,伯父元晖官至山东左
参政。祖父与相官至贵州左布政。可谓世受朱明皇朝的国恩。明亡降清,被定贰臣,
事出有因。
名气最大的海宁陈家宰相——陈元龙
陈元龙,康熙廿四年榜眼,海宁陈家好象没有出过状元,他是榜眼,算“高考”成
绩最好的一位了,与大多数进士一样开始都在翰林院“工作”,他也从编修( 七品)做
起,直南书房,经过侍讲学士(康熙三十九年)待读学士,(康熙四十二年)。康熙
四十二年再迁詹事,十八年一直做“文字工作”,而且书法出众,为康熙帝所欣赏。康
熙四十二年以“父病乞归养”。帝特许回家边照顾父亲,边工作(编写赋夤)。如同现
在的home—office,并赐给人参。(当然是好货)。到其父之闿卒,丧终。帝召元龙回
朝,授翰林院掌院学士,仍是清职文字工作。一直到康熙五十年(乾隆出世)为官26
年后方升任吏部侍郎(组织部副部长),放外任当广西巡抚,做了七年。康熙五十七
年升工部尚书,六十年调任礼部尚书,康熙帝死后他又被雍正派往守护景陵。七年后
回京援例应升,但已无大学士名额,授于额外大学士寻授文渊阁大学士乃兼礼部尚
书。(时年已78岁)雍正11年以老乞休。(清制三品以下官员一般55岁退休——致仕,
无工资),雍正帝加以太子太傅衔,令其子编修陈邦直同归侍养。出京日皇上赐酒
宴,令六部满汉堂官饯送,南归治途将吏送迎。可算荣归故里。二年后雍正帝归天。
新帝弘历登基,改元乾隆元年(1736年)。陈元龙已85岁。新皇仍未忘了他,因太老
了无法重新起用。仍命“在藉食俸”即不用去北京上班,仍可以享受原来的工资待遇。
可惜没多久他就病死了。总算是搭着三朝老臣。乾隆帝惜之赐祭葬(公款办丧事)谥
号文简。
陈元龙一生从34岁入仕,为官48年,除了七年外任官巡抚广西外,(应为两任,清制
外官三年一考)。做朝官41年之久。青壮年时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到60岁时才外放巡
抚,在广西任上作为地方行政长官、行账灾,兴水利,修河闸,保障两广通道,扩建
省城养济院,立羲学,创育婴堂,建仓贮谷。做了一些好事,也有政绩工程。所以七
年后擢工部尚书,但不知何故在广西七年的运作后被审计出亏空国库。按当时制度应
令主官偿还。可能私蓄不多,康熙也知其并非贪污,私肥。并没有采用极端措施,挂
在帐上。以后,康熙60年转任礼部尚书才一年,康熙死后又去看守康熙帝陵七年.仍无
力偿还,只能在升任大学士(78岁)时作为恩偿,由雍正下召恩免。雍正帝以严明著
称清史,他都认为能免,大概总是不错的——至少他认为陈元龙无故意之侵吞或浪费之
嫌。
上述可见陈元龙一生并无特大的贡献,能被百姓过多传颂,他的出名完全因久传不衰
的传说:乾隆帝是他的儿子。口头传了几佰年,到民国时更有认同此传说与否认此传
说的文字对仗,分别以冯柳堂先生及孟心史(孟森)先生为两种认识的代表人物。因
篇幅,将在此后另立章节介绍。
陈元龙生有二女一子,子陈邦直康熙56年(乙末)就中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23岁
时),1733年(雍正十一年)因父亲退归而奉皇命随归, 他在海宁修葺陈园居住斯地
44年之久,乾隆帝六次南巡,四次驾幸海宁陈园。也未重新起用他, 1777年(乾隆四
十二年)才逝世,享年83岁。考其原因1、年龄大了。2、官品太小。前二次帝入住陈园
他还健在,皇上非但没有再启用他,连见面的资格都没有(未命晋见)。住在人家里
连主人都不见,只有皇帝能做得出来。
陈世倌——海宁陈家最后一位宰相
研究海宁陈家的学者,无不研读过陈其元(1821—?)的《庸闲斋笔记》。笔记内说因
陈家祖坟得地势之利(子孙中有)位极人臣,有一石八斗芝麻官之数……。此在封建社
会中本是术士常用语,河南(项城)袁世凯家族也有此种传说。原本子孙无尽,反正
总能凑够一石八斗之数,殊不知辛亥革命之后,封建皇朝不复存在。宰相也没有了。
而陈世倌也就成了海宁陈家最后一个宰相。也是做宰相时间最长的一位。
陈世倌,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入翰林(考中过庶吉士),也从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做起,(也做过左中丞,侍读学士)与其堂叔陈元龙不同之处是在康熙帝手下为臣近
20年,多次做过乡试主考官:如康熙五十年做过山东分乡试副考官,顺天武乡试副考
官。康熙五十三年为广东乡试正考官,五十八年为顺天乡试副考官,五十九年为提督
顺天学政。康熙归天时,陈世倌正在侍读学士(从四品)职位上丁忧,而雍正二年丁
忧毕重回朝堂时,被雍正帝擢为内阁学士(从二品),并外派巡抚山东,(新皇上台
升得很快),朝臣外调又有实权,只要良心未泯,都想有所作为,抚台总管一省,雍
正帝也上疏多从。谁知雍正四年十月,即遭母丧,援例丁忧。这二年多间最不得体的
上疏是“……回教不敬天地不杞神祗,另立宗主(真主也),自为岁年(回历也)党众
盛,(整个伊斯兰社会)济恶害民。请押檄令出教,毁礼拜寺……”这道疏文不知是“预
见太过”,还是涉世未深。幸雍正帝圣明驳其疏,虽也说“此种回教原无一可取之处,
但其来已久……如僧,道,回回喇嘛等其来已久,今无故欲一时改革禁除,不但不能,
徒滋纷扰……。”(真圣明之言)也能看出从事文职官23年后,政治大局观仍很差。丁母
忧回藉后,帝仍命他督修江南水利,又迟误工程,被革职,(看来做工程也不行),
又命他赴曲阜督修文届(再给一次机会)。雍正十三年十月署左副都御史(正三
品),十二月实授(考得雍正帝殡天于十三年八月廿三)。这次调署与实授应均出新
帝乾隆之命。政治及工程都非长处只能用作监察官试试。乾隆二年调授仓场侍郎,三
年改调户部左侍即(正二品)。这两职都是户部系统理财官,三年四月又升左都御
史(从一品),又回监察部门任最高长官。五年九月转工部尚书。六年授文渊阁大学
士(正一品)。七年三月充玉牒馆副总裁,六月教习庶吉士(翰林)(这两项是拿手
本行),也曾亲历淮黄水灾(一线),现场“抗灾”。但被乾隆帝谕为“……且所办理,原
不过就高斌,(此人后来入阁),周学健(都是属下的工部官员),所办之规模,又
何必劳此一番往返乎”?好象是赞惜又好象是调讥:诗翁皇上三十多岁就很幽默。乾隆
九年初给假回藉,自请开缺,帝不允,十月假满,返职,(65岁已过)。放假时帝把
礼部尚书史贻直也提为文渊阁大学士。十年加太子太保十三年命紫禁城骑马(就比同
时的汉相张廷玉少了一个伯爵头衔,也没有进军机)。到了十三年十一月内阁因失察
常例。当时五位阁老除兼军机大臣的张廷玉,来保,陈大受外,陈世倌史贻直两人被
革职,理由也说得过去——军机大臣事多。可能有疏忽。而且,陈世倌被皇上加了一条
错:浙江人在山东兖州置私产(在山东做过“省长”)。上谕说他“……冀分孔氏余润,岂
大臣所为?”(可见当官不能图财)与现在 ××人到处炒地产一样。“今革职著谕山东巡
抚不准伊在兖州居住”可见皇上恼火)。不到两年十五年八月乾隆40整寿,世倌来京祝
寿,皇上赏还原衔,令回原藉。十六年三月命仍来京入阁办事(仍做他的宰相),兼
管礼部(即礼部尚书的分管领导,如现在的副总理分管××口)乾隆十七年及十九年两
度担任会试正考官。
乾隆二十二年以“老病乞解任”,乾隆帝再次下了极幽默的上谕,大意是:大学士陈世
倌虽然80岁了,精力还算可以。而且做宰相一职许多年了(16年内给假近一年,被罚
回家近二年)现在要求退休,情词恳切。本来老倦思乡也是常情,更何况在文官大臣
中年岁最高为班联表率。本来我再留他也是可以的。但他说要回家葬母,这是人之常
情。我就不好再留了;好得现在的汉藉大学士还有二位,不必开他缺另补了,先回
去,如一二年后再想回来也是可以来北京做事的。“以昭优念老臣之意”。如此的退法
与他两位前辈陈家宰相(按谱一为祖辈(之遴),于服较疏,一为父辈(于服较近,
元龙与世倌父(诜)乃同祖兄弟)。退休时乾隆还给全俸,退休后按原薪待遇,加了
太子太傅衔,还给了五干两银子,二十三年二月正式“陛辞”还赐一御制诗,曰:“夙夜
勤劳言行醇,多年黄阁赞丝纶。陈情无那逾孔伟,食禄应教例郑均。自是江湖忧未
释,原非桑梓隐而沦。老成归告能无惜,皇祖朝臣有几人?”都说乾隆的诗不好,依我
之见,如此大的存世量几乎可算“出口成诗了”!他是皇帝敢于表露,当时也无人敢说
不好,即使是纪晓岚。(历史上被他重用为左都御史)(当然是在陈世倌之后)。——
不比普通文士羞于“出丑”,发表“作品”慎重。如乾隆只出精品也一定不差。
批准退休的上谕还告诫他不要学张廷玉。因为张廷玉退休回家后被劾,被夺伯爵头
衔。巧的是陈世馆真的“听话”,非但不做坏事,家也没回成,未动身当年四月份就死
了,皇上又破费了一千两银子,(烧纸钱)。并谥号文勤。
诸位看官:到此应知小子开篇称述三位前辈虽有政绩不算斐然,言之不谬。但也应看
到,在皇权一统,君主又英明时,能从一介寒士熬成正一品的当朝大学士也决非偶
然。清代考察官员的标准以守(操守),才(能),政,年(令)为四格,分三等,
一等为称职,二等为勤职,三等为供职,否则就要开缺或者受处分了!虽不能完全做
到公平,但要几十年不露败绩,还要步步高升也决非侥幸。其中操守又为最先。所以
三人都无贪之考。而且盐官(海宁80年代前县治)民谣流传 “陈府大学士,有腿没裤
子,南瓜当正煮,三日吃两次”。是讥?是赞?各见仁智。陈家历代也以“清贵”为诩。
四朝三丞相之下句为“六部五尚书。清代陈家历尚书巡抚一级的官凡十一人之多。六部
五尚书当非虚言,可能除了兵部吧!
2004清明前
帝出陈乎? 海宁(盐官)陈家之二
清朝有一帝出于海宁陈家,这种传说主要流传在十九、二十世纪的江南乃至全国。当然,确切的证据是没有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流传最广的一种版本是乾隆帝是陈元龙的儿子。出生后不久,就“应邀”被雍正(当时还是雍亲王)抱入王府“看看”,然后抱出来的是一个女孩。这个被“看”进了皇族的孩子就是廿五年以后的登基的乾隆皇帝。所以登基后六下江南,四进陈园。最罕见的版本是说乾隆帝是陈世倌的儿子,我也是50岁以后看黎东方老教授的“细说清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才知有这样一说。
正如前文“四朝三宰相”中提及陈元龙之知名度之高,完全是由于乾隆帝与他的关系这个谜团所致。
“清朝”前一百年(1644—1744),满清以少数民族区区数万兵将入关主政。要坐稳天下当然是以铁骑开路,辅以大铁棒与胡罗卜之两手。才能在有数千年文明之广阔土地上坐稳江山并生息繁衍。当时的政策下,哪个百姓敢传这类“谣言”。更何况同邑的查嗣庭用“大学”上的“维命所止”作为他主考江西乡试的命题(雍正四年)被举劾,雍正说自己被砍去了头—“维”“止”,还被分隔了身子—(中间加入“命所”两字),判处了极刑,后死于狱中还被拉出来砍头。终算雍正“慈仁”,免了诛连其父、其子。所以冯柳堂先生说:“少年时在盐官老家(光绪末年)清朝已面临灭亡,问及乡里这类传说,陈氏老人还多“咸不置答”。皇家威严可见一斑。
但是这种传说还是在民间流传。我家的湖州保姆们大多目不识丁,但都能讲出海宁有个陈阁老,乾隆皇帝是他的儿子,湖州也有温阁老,吴阁老,但都没有做皇帝儿子。那么这样的传说如何能久传而不被皇家查处呢,从今日的我们来看,不外乎一、老百姓以皇帝已是汉人后代来宽慰被“犬羊”统治下的被“殖民”心理。二,没有文字的实据地方官吏也犯不着多事——更何况有引火烧身的危险,三,即使有类似“克格勃”的系统上报到中央,到了道光之后清政权内外交困,不如意事常有,依赖汉人之处,数不枚胜,只是还不好意思说出满汉一家之类的口号。到了孙文提出要驱除挞虏,建立民国时,满人、蒙人纷纷改用汉姓,如金、傅、卜等以图躲避祸事。既然你们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乐得装聋作哑。但陈家的人仍是有高度警惕性,外人也不敢在清政权维系时有文字的表达。
我在未识字之前也就听过父辈祖辈谈论乾隆去海宁的种种情况。后来,有了点“文化”,看到家里有一本冯柳堂先生的“乾隆与海宁陈阁老”。那版本的封面是黄与湖蓝色为主调的团龙(中间一个大团龙)图案上面自右至左是行书体的“乾隆与海宁陈阁老”。当时翻阅时能看懂的只有两幅画,一是陈园图,
二是四个皇帝:康、雍、乾、嘉的“标准像”。随着识字数日的增多,到小学未毕业大概已能初通中间的意思。对书里列举的“事实”也基本能囫囵吞枣了。但是总觉得不如乾隆“回”海宁用“黄布围住向陈氏祖坟叩头”等传说好玩。后来大了知道就是皇帝在野外“出恭”,也用黄布围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个实用的办法现在已广泛的被用到了野外摄影或海边、江边游泳时的换装,乃至路边或广场销售衣裤时的供人试衣中。当然用的不一定是黄布。这本书在大革文化命时失落了!
再见到这本书的时候是89年在上海仁济医院观摩手术,仁济医院邻近上海(旧)书店,在那里逗留时看到了1988年的再版影印本。但封面与我印象中的不同。
在文革结束后又先后见到了重新排印的孟心史著“海宁陈家”(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二辑)。细说清朝(黎东方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等有关这方面的叙述及分析文章。平心而论以冯文最为客观也最详情。行文态度也平和。孟教授虽为清史大家,但对此等乡愚口传之史可能不屑一顾,所以行文有咄咄逼人之气势,使人看时略觉浮躁。好在当时抗日战争已临爆发,国难当头,这类笔墨官司也自然中止。还是金大侠说得好,老百姓是比较喜欢传说,而不大喜欢历史学家的。否则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流传最广的怎么会是一个“梁祝”故事呢?更何况历史学家也会出错,因为他们所研究的多是记载,而有些记载是本身有错,而有一些记载则是故意记错。因为是“大家”出的也就是大错,孟森是清史大家而对香妃的考证,据他的学生辈的学者说就是一个大错。
诚如前述“帝出之陈”,客观证据是没有的,因为即使现在科学昌明,能做亲子鉴定。其正确率也只能近于百分之百。而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更何况乾隆帝陵已在民国早年,被军阀所盗而毁。而陈元龙的坟也早已经沦海桑田之变。无法得到真正的生物学标本。即便能有标本,殊不知这海宁陈氏早已声明,勃海陈氏源于高氏。而渤海古国兴在唐朝(公元698年—926年,有勃海国)即现在东北辽宁境内。926年被契丹所灭。渤海国人主要为mò hé★族。其后为女真族再后为满族,说不定还真有点血源上的关系。唐诗人温庭筠有诗“送渤海王子返国”曰:“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如以此心态看待帝出陈乎?陈有帝乎?都很平常了!自秦一统中华后虽有分合必竟总是以大同为主。
真是:传说虽存疑,后人共猜详。
★mò hé: 古北方少数民族,汉体字“革”字旁加末(MU)
喝字减去口旁,加上革旁(he)
2004-4-12
现在怎么样了? —— 海宁(盐官)陈家之三
听故事的人听得有趣总要问,后来呢?后来呢?讲故事的人讲到要紧处也要“卖关子”: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海宁陈家怎样了呢?
到了20世纪末期,海宁由县改市、市政府设在硖石镇(原海宁县硖石镇。——沪杭铁路一小站)盐官还是盐官镇。10余年前,海宁市中医院挂牌之时,笔者应邀去过海宁(硖石)一天,“回”盐官看了看,陈元龙旧居的“东路”已修整过(即陈元龙归养宅双清草堂及后三小厅所在部分了,同去的县政协同志还说你祖上做大官住房不怎么的,是清官。可能她不大知内里。世纪末看浙江卫视节目,已由政府出钱把陈元龙旧宅(中路大厅爱日堂及西路)全部修复,供人参观。不知先祖母带着先父兄弟姐妹居住过的(老宅后部分)部分是否修复了,可能未必。
陈元龙父子主要经营的陈园(安澜园),在抗战前已近于废园,三伯(陈宜乐女士)回忆30年代初带着上海亲戚去参观,别人以为她带错了路。冯柳堂先生也说他在海宁上小学时校舍就是陈园的一部分(陈园最大时占地近百亩之多),族叔祖大律师陈志臬生前有过:子孙中有人能修复此园之希望及感叹。看来除非有奇迹出现或政府出面才有此可能,好得有几幅陈园图仍留存于世,可以聊慰世人。乾隆皇帝到是做到了把安澜园在北京(圆明园)重建了一所,可惜被毁于八国联军之手。
那么人呢?从清中叶至今,中华人口增了三倍以上,陈氏也如愚公所说:“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陈氏族谱见查:除陈其元所述举贡进士至二百数十人外,如不包括生员,至科举结束时入谱者共有举人一百零七人,进士三十一人。生员不计,当然当官的更多了,因为除了生员中的“五贡生”也被视为正途可以“当官”外,还有异途也可以当官(如捐班,佐贰等),如陈其元就因多挫于科举而以异途入仕。到了50多岁熬就上海知县,同治六年调任淞太厘局(仍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而凑了“一石八斗”中的一粒。另外他有一个族伯祖,陈廷献,乾隆36年(1771年)辛卯科,弱冠中举,可谓少年春风得意。以后十上春宫不第。50岁时无奈选就兰溪(县)教喻(八品官)。可见科举之误人。道光帝所言:“汝固海宁陈家乎”的对话者:道光年间的建昌道陈崇礼也非正途出身,而是佐贰起家,最后也陈臬开藩成就二品大员。
民国后文人的出路比科举好多了,各种理工科人员在中华大地体现文人才艺的多样性。陈氏子弟中,除了文人的老本行:官员、教师、教授、作家、医生(西医也可称半个科学家)律师外, 造船专家、纺织专家、电机专家、数学家、化学家均不乏业中之佼者。也有办厂、经商的成功者。十年前听三伯说族叔祖陈志臬有意增订族中谱藉,想来收集情况更多,可惜人已作古,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了。陈氏后人在何处?出海宁赴苏、沪、杭,跨大江南北,泛五湖四海乃至飞五大洲越四大洋,早已满布地球村。听说A国S市世纪交替之际,一次小集会,与会者仅吾辈高祖明浚公★之后人就有数十人之多。只要有心略加询问,往往会找到同宗族人。先母1955年春住沪上中德产院添小妹时,同室产妇竟是长一辈“德”字辈的族婶(原互不知晓,后来也没有来往)。好在同族诸人都承祖辈为国为民清白做人之心,努力为地球村尽已之所能,为中华民族,为海宁陈家增光添彩——如同现在和尚也有品级之分,陈氏英才,芝麻官之数总有添够一石八斗之日。
★ 高祖明浚,此系简化字,繁字应为睿字加三点水边旁,字盘中没有
Mao爹爹”们 —海宁陈家之四—
我小时候对长辈的称呼与其他上海人家不一样,母亲系的长辈按无锡方言,如称外公、外婆为“舅公”“舅婆”。祖母则称为“亲娘”,祖父称为爷爷(此称近于北方)。如按父亲系海宁方言,称祖母、祖父为“婆婆”、“爹爹”,无锡方言中爹爹则是父亲。先祖父“德庄公,英年早逝,吾辈自然无缘唤叫于膝下。祖母倒是亲近多年,只是按北京方言叫奶奶,因为祖母是正宗北京人,一口“普通话”极为标准。
“Mao爹爹”者已不知是“卯爹爹”还是“毛爹爹”,反正就是先祖的堂兄弟吧!先祖父德庄公虽是单根独苗,是先曾祖陈其元的唯一嫡子,但因家族大堂兄弟极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上海生活的也不少,我印象较深的有文爹?ㄎ娜宋都?氐闹霸保?????ㄒ缴???鸬??取6??/SPAN>50年代早期Mao爹爹到是见面次数最多的一位,他当时约50岁左右,个子不高,也不胖,小圆眼,现在想来也很精干的样子。老穿长衫,冬天带一个小罗宋帽,进门总说来看望大嫂(先祖母)。先祖母总是陪着他说话。一般总是吃过午饭告辞。因他那时应是赋闲。不是星期日来(或是星期日另有去处)。我们中午放学回家总能见到他。听大人们说他也是吃过银钱业饭的,做过钱庄跑街(外勤)、襄理等中下级职位。阿凤们的语气中,还有他来蹭饭的意思。只是过了一阵,再也不见他来了,听大人们说是回海宁乡下当地主去了!又说是投靠女儿去了!反正不在上海住了,就此再也没有见过。也不在意了。
以后读了些书,想来他回乡做地主必是无奈之举。海宁虽说土地改革在50年代初,已不比小说暴风骤雨描写的那样,但也必竟不会和风细雨。在海宁做地主分子的生存状态,生于1900年的,三十年代的留日归国生,“大侠”金庸初中时的数学老师,文人章克标,百岁之际作回忆录,作为亲历者有较坦真的描写,吾辈小子无需猜撰。惜乎这位百岁老人所著90余万字的回忆录。被编辑“精练”成30余万字,否则对海宁上世纪的社会生活实况定能更多的展现于读者。
据说清逊帝溥仪在1920年前后曾增修过爱新觉罗的家谱,努尔哈察嫡支经过近三佰年后男丁(旧时修家谱只以男丁为主,女儿一般不入谱或简记为X女适X地X氏。)已逾廿万人之众。虽然都贵有龙子龙孙的血统,但不要说亲王、贝子、是凤毛麟角,就是公侯伯子男,也只能是极少数,平头百姓,三教九流到必定齐全。所以民间历来有皇帝也有三门草鞋亲之说。海宁陈家在明清两代虽有那区区数百人之众的科举中式者。还算不上当地最大户,在清末民国交替之际,海宁的五大家族是“查、祝、许、董、周”从南宋年间留下的渤海陈氏子孙数字必也超几十万之巨,内中决不乏“Mao 爹爹”们,乃至于不如“Mao爹爹”们的。他们的千年生活才是中国历史的真实。据说美国人很多在退休前后会自做自述性的回忆著作(另说日本人现在也较多做此项工作)。我想这种做法是对社会负责对生命负责的表现。
2005年1月26日
文武陈其元
海宁陈家之五
目今50多岁的人一定会记得“文革”时期人们往往会被查三代(出身),有时还要自报三代。还有人因在火车上被红卫兵查问三代时,过于老实,说了真话而被活活打死的。其实查三代到并非“文革”时的发明创造,封建制度下讲究出身门第自古而然。自报三代也是常事,如下级初次见上司,学生初次拜见老师,同年换帖,结拜兄弟……都要自报三代,前二种情况都要具手本,写明祖××,父××及其基本情况。不同于现在的名片只有自己的姓名及头衔,当然古时也有名片叫做名刺或片子,用作拜客或差下人送礼时用。就不用写上三代履历了。
我从学写字起就会写父母的名字,七八岁时,虽然要站在小板凳上才能趴在五斗橱上,边听祖母口述边给远在巴彦的大伯父写信,到最后就会写祖母的名字“陆绍诗”而被祖母纠正不是写名字而是写上“母字”即可!而且母字还要写得大。但祖父的名字是到很大了看曾祖母留下的手写诗集时才知道的。因为先父8岁丧父,家中大人一般从不提及祖父,可能他的病故对家庭的影响太大了!我的记忆中只是摆供(祭祖)时,最下手的一边只放一个椅子就是他的“位子”,好得我上小学到工作,出身不好一直是公开化的。好象也没有自报家门的经历。写不出祖父的名字也没有成为过麻烦。
曾祖父叫陈其元,字善卿,知道的就更晚了!先父生前有时说起他会武功,会轻功,除读家谱见有数十字的记载:生于同治庚午(公元1870年)十一月十日,卒于光绪壬寅(1902年)六月九日,父明浚,祖宗灏,享年仅33岁,死于小站练兵。故报积劳成疾而亡,光绪卹赠道衔。生前为直隶霸州知州赏带花翎。国学生出身。据此看来是一位投笔从戎的武官,英年早逝。子德荘受廕入国子监就读。他的夫人是山东巡抚谥勤果上虞张曜的长女,封恭人。小站练兵即是袁世凯练新军,中国最早的新式军队。据此可见他早年读书,未中过科举,但也当了官(六品——四品),国子监学生出身,不算异途。他的岳父张曜(朗斋)到是晚清伊犁抗俄的名将,至今还有历史小说家如高阳等常常写及他的故事。
另一位陈其元当是远房的曾祖辈,因作有庸閒斋笔记而被后人知之甚多。字子荘,生于嘉庆十六年,卒于光绪七年(1811—1881年),祖陈万森 太平府知府,父陈鳌 福建同安知县,读其作品时误以为吾辈曾祖父所作,叩问姑母陈宜乐女士,答曰不知祖父有此遗作,再考知是另一位陈其元。他的笔记作于晚年60—70岁之间。而早期即攻读四书五经,并关心政治时事,可惜仕途多挫,从17岁(1828戊子年)起应童子试十五次均不第,即秀才也无份,四十五岁时无奈捐资选了一个金华训导(县学的老师,从八品)以后升了富阳教喻,(正八品县学主管)再后参于了左宗棠的幕僚集团。左平浙过程中被保举为七品知县赏带花翎,因“洪杨”事平熄过程中,各种各类被保举的人员成千上万,七八品的小官不知其数。许多“红顶”或三品官员都无处补缺,小官候补的终身无缺的多的是。他却因被密荐而历任南汇青浦新阳和上海知县,还做过松江(府)厘局主官。到60岁后致仕,在同治年代他所任的县份都是要缺(清代的缺份分简、中、要、最要四等),上海可能要算最要缺。因要涉及洋务,外交等。他虽早年即文誉,政识均属上乘,但除中年教书外,出仕当属晚年。据同代名人俞樾,薛福成等记述中都说他勤政、清廉,见识为曾国藩、李鸿章、林则徐等晚清重臣所赏识,特别是左宗棠,可能出身与他类同(非科甲出身),除了赏识还力保他当实缺知县,江苏巡抚丁日昌也一再委以要缺,而且“内政外交多有建树”,晋阶知府加秩道员(四品虚衔)六十岁后在知县这一等级上退休,故同时代人称之“大令”。客居桐乡,随着庸閒斋笔记(晚年自号庸閒老人)由子德浚德清帮助整理,光绪初年,即有刻本八卷问世以后渐增到十二卷,以后宣统年间有扫叶山房本,民国时期有进步书局本,至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90年代未有中华书局本,一再出版。子荘从曾祖也因此传名,圣贤曰“文章千古事”,信不谬也。七十岁(1881年)卒,左宗棠为之撰墓誌,海宁州志有传。据说左宗棠去浙时只向朝廷保荐浙士三人,丁丙,陈政钥与陈其元。故史论“(曾)文正之宏奖素广,(左)文讓之荐 剡素隘”。
笔者记述这两位曾祖父及从曾祖的简史,是觉得他们很有清中叶后陈家大多数读书人的代表性。他们都未中举,也非恩拔副岁优贡生,实在可算科举的未成功者,而最后都被清廷叙为道员级官员,也算成就一番事业。据志海宁陈家痒生及贡监生几及千人,大都应是循这两位的足迹,而他们应是这批人中的较为成功者。而且都赏带花翎。说明有武功可叙。当然道光后,花翎也不大稀奇了,据志1851年(洪杨起事)前海宁陈家中不乏高官,但赏带花翎者只有一人。到1864年(洪杨事平)已有5人,可能包括陈子荘。而吾辈曾祖还在其后,不在这5人之数。可见清后期陈家也不乏向从武转移者。
当然科举之受挫,肯定影响仕途之发展,因为据《清朝典制》道光末年,全国文官共11316人,其中京官司2369人,外官8947人。戏文中常说“新进士三佰名”其实据“清史稿”记载每科新进士从未有过300人整数,少的一科100余人,多的也有超过300人的,虽然说三年一大比,但总有恩科特科等。光进士出身的新官员平均每年就要安排100余人,举人的数量几十倍于进士。清后期的捐班出身更多。有些人虽说只要一个虚衔,或出出风头或便于与官场交往。其中也有因虚衔而得实利的。最出名的要算荣宝斋的阿大当家(相当于现在的承包经理)庄虎臣,他到不是捐来的官,庚子事变结束,慈禧光绪母子回朝后,说他护街有功,赏了他一个七品顶带(1902)按现在的说相当于县处级政治待遇。他因此而得便于出入午朝门朝房,常能袭先得到宫门抄(其主要用部份为吏部任免官员名单)带回后刻印,卖给(当然有部份要送)大小官员。后来几成每位官员及吏员的必读品。发了不少小财。捐班的人也有想当实官的,比起科甲出身的人就要难多了,因此影响了他们的买官积极性,清未又加了××捐先补,逢缺先补,及轮补制等多种花样。因此读书人要做官也决非易事。文武陈其元当应算是佼佼者。
200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