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慕容青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生活中的形而上学(4)---真理与无奈

(2010-05-15 14:19:15) 下一个

当人类社会进入后现代之后,不论是否喜欢“相对主义”这个概念的人群,也不论是否喜欢“后现代”这个 名词的人群,都越来越能接受“人们所掌握的真理都是相对的”这个观念了。但是,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意识到存在于真理的相对性背后的一个公开的秘密:真理与无奈的关系。

说到真理,不论是人们心目中的绝对意义上的真理还相对意义上的真理,人们都会很自然地把真理与“客观的”,“正确的”,而且是“必然的”联系起来。实际上,在实践中,人们所用来指导自己行为的道理,不论是歪理还是正理,当然也包括人们所传讲和运用的真理,都深深蕴含着“无奈”二字。

从根本上来说,生活中的真理之所以是相对的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无奈的结果,是因为我们无法认识了解绝对的真理。而在具体的实践中,真理与无奈之间就更是难以分开而且彼此的关系会非常微妙。真理与无奈的关系的一个表现是,人们面对明知有缺陷的方案时,无法回答“你有更好的办法吗?”这个问题,或至少是找不出一个大家公认的满意的答案。当然,很多时候人们可能连这样的问题都不会问,因为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但是,这并不等于人们就不会或是理直气壮或是色厉内荏地去讲述自己的道理(尽管那些道理的背后的依据是充满了由于无知或其它原因而导致的无奈)。这种情况存在于人类的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行业的任何一个单位的任何一个层次,上至国家与世界的领导机构,下至街头的服务摊位的日常工作中,是一个人世间普适的现象,就象真理的相对性是一种普适的现象一样。

其实,今天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真理包含着无奈的人也不少,但是能够认识到真理与无奈之间的这种关联对人类实践的负面作用并适时地加以克服的人就不多了。真理与无奈之间的孪生兄弟般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最主要的负面效果可能就是人们往往把无奈当成了真理,不仅如此,人们还往往象维护生命一样地去真理中的无奈,使得原本是真理产生时带有的无奈不但成为真理发展的障碍或产生并弘扬谬误的依据,而且可能成为人世间灾难和悲剧的一个根源。而真正能够在具体的问题上分清无奈和真理并对无奈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加以克服不但需要智慧而且往往需要勇气,甚至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真理与无奈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上传授真理的教育和培训这一类活动为例,任何一种以群体为背景的知识内容或培训的方式都可能不是最适合接受教育或培训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因此,在群体中接受那种教育或培训的结果可能有利于其中的某些人,但是不利于其中的另一些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一位颇有成就的早期发明家和科学家(今天的统计相关性分析和民意测验等都是他首创的)。高尔顿幼小时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天才,67岁时候的消遣读物就是莎士比亚的著作,而且已经会讲5种语言。可是,他却无法适应当时的公共教育制度,上高中时就感到不适应,上大学时更是因为感到压力太大无法适应几乎半途辍学,如果不是因为他富有的老爸给他留了一笔遗产使得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的话,那么他一辈子也就是庸碌无为的无名之辈而已。

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 从原则上否认群体教育和培训的一般必要性。就算是大富翁能够为自己的孩子雇得起私人家教,他也还是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因为在群体中成长本身就是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例子说明了社会教育并不是象多数人想象的那样一定是培养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而是也可能会摧毁人才,但是,我们又无法从原则上来完全否定或取消社会性的教育与培训。

但是,我们不能从原则上否定或取消社会性的教育与培训这一点是否就说明对所有的教育对象都一视同仁是天经地义的真理呢?是否说明我们决不应该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有不同的策略呢?我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个明确的“不是”。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同意我的这个答案的,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多人可能都听过关于因人施教的方法的合理性的争论。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一个非常微妙的是要维护真理还是要把无奈当作真理来维护的问题。

再以考试为例。考试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设置考试来督促人们努力学习和工作,另一是由于社会资源和机会的有限需要通过考试来选择录用对象。由于考试具有这样两个基本的必要性,世人就为考试戴上了各种美好的光环,说什么考试是公平的,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考试是选择人才的最有效的手段,等等。

其实,考试虽然有它的积极有效的一面,但同时也具有很多的负面特质。首先,考试并不是完全公平的。会考试的人并不一定是学得最好的,但是社会却以考试为机制来进行筛选,这说明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凭借着考试扼杀了不知多少不是最善于考试却比最善于考试的人更有造就潜力的人。第二,考试带有社会性的引导作用,因此考试的偏差带有社会的误导。所以说, 考试在它的各种光环的遮蔽下,在过去的千百年里做过好事,也做过不少坏事,到底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运用点思维的方式,从人类整体的进化需要来看问题,人们很容易得出简单的结论:一定是功大于过嘛。但是,在具体的条件背景之下,就很难说一定是功大于过了。不论是对具体的团体,还族群国家,如果在某个关键的环节因为考试的无奈而失去了某个关键的人才,结果导致了某个毁灭性的灾难的发生,那么对于那个具体的团体或族群国家来说就很难说是功大于过了。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费掉考试呢?显然不行。因为不能费掉考试,我们不得不非常无奈地承受考试的负面作用。但是,这不等于说我们应该把考试所包含的无奈当作真理。过去几十年里人们所做的包括哲学思维在内的各种关于考试的改革性的探索都是为了减少考试所包含的无奈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在思想理论的领域,不论是宗教界还是社会伦理文化还是科学专业界,人们常会发现总是存在着左,中,右。人们常会为此而感到诧异,更为他们之间的争论不休感到莫名。其实,这里涉及到了我在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中所谈到的人类逻辑的破碎。由于人类逻辑的破碎,加上真理与实践之间的高度渗透的糅合(这本身又是造成逻辑破碎的一个原因),使得人类所掌握的任何的相对真理在现实生活中所能发挥的正面的作用都是有一定的偏差的,所谓左,中,右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和 背景来克服这些偏差,而且在克服的过程中再产生各自所带有的新的偏差。而且,一般地是不可能通过将这左,中,右结合在一起来构成一个更加合理的综合。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左,中,右的存在各有道理。这本身又是一种真理与无奈的结合。但是,如果人们因此而反对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背景下,对左或中或右的某些偏差进行纠正,可能又是在把无奈当成真理来维护了。

事实上,认识真理与无奈之间的关系并适时地克服其中的负面作用不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是个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一个窍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