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孩们相聚难

(2005-02-26 22:54:58) 下一个

女孩们相聚难

悦林

 

午餐期间,女儿的手机很忙,不断有朋友打电话来。“什么事儿这么忙!”

 

她说,今天与几个好朋友约好,要一起逛MALL,看电影。眼看我们这边才刚刚开始吃饭,时间上有点冲突,不好意思叫我把她马上送过去,一时半回儿好象也走不成。女儿有些不安,一边吃饭一边抓起电话又想拨号,我把她制止住了,“你怎么也象老爸了,那么爱打电话?晚几分钟逛商店有什么关系。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收手了。

 

每次约朋友一起看电影或逛MALL,我女儿似乎都是“召集人”。为了一次约会,没有十几个电话是走不成的。她们几个小朋友说好了一个时间要聚集作什么,还要看各自家长的安排,其中要是有一位家长说不行,她们就有可能聚不成。每走一步都要家长车接车送,家长的时间表和情绪自然会影响到她们约会的成败与否。这群孩子刚刚过了可以单独在家的合法年龄(13),又没到可以自己开车的年龄(16),她们属于很不自由,又很无奈的一群少年。

 

我通常会了解一下将与哪几个孩子在一起,同时时间上只要能安排开来,我会答应送她去相聚相约的地方,同时说好几点钟去接她回来。在这段送去接来的区间,我们常常要在外边游荡好几个小时,回家去再出来接她有点麻烦,等着她们玩完,又有些无聊。於是也会打电话约几个朋友出来吃饭,有一次把女儿送去打羽毛球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去接她,这球馆离家半小时车程,就想约几个朋友出来吃火锅,人家说,“都什么时候了,我们早吃过饭了。”

 

今天,女儿吃好午餐,就有点坐立不安了。她说玛格丽特已经到了,当心她一个人在那儿无聊,其他几个朋友还在路上。我匆匆起身把女儿遥遥送到电影院门口。今天她们是要看电影,又要买礼物互相赠送,而且要给各自的爸爸妈妈买圣诞礼物。

女儿挎上了我上周末在GUESS给她买的小手袋,边上有一小袋袋可以装手机。小女人的样子,出门也开始要背手袋了。

 

“带钱了没?”

“带了”。

“有多少”?

“大约有65块”。

女儿每周一会跟我们要二十元作为这一周的午餐费,假如这一周里有一天自己带饭或这一周只上四天的课,那么她就有午餐费省下来,不用还给我们,积攒下来就可以为朋友买生日或圣诞礼物了。

 

晚上本来说好八点去接她的,她打电话来说,要延后半小时。我八点半到约好的书店门口接她。只见得三个女孩子,一前一后地走着,每人都大包小包地拎了一堆。女儿问我能不能把玛格丽特也带上,顺便把她送回家?

 

那女孩长得比我女儿还高几寸,笑得很纯真、坦白,我说可以,顺路的。女儿问我记不记得去玛格丽特的家怎么走?我说去过一次,你们不要说,考考我。我一路开过去,进安全门,上山,很黑,没有路灯,一个左拐,再上山,右拐,再左拐,两个女孩子一路上几哩咕噜都在说英文,我要是不注意听就不知道她们在聊什么。

玛格丽特是在美国出生的台湾人的孩子,我女儿是六岁来美的。这群孩子的家庭大部份讲中文,所以他们都听得懂一般的中文,也能用简短的中文回答一些问题。但是从来不会主动说中文,也不会主动跟你们这些讲国语的家长说话。诸如阿姨好叔叔好之类的最最普通的问候在美国也是很难听到的,偶而听到哪个孩子这样叫你,不用问,可以毫无疑问地判断,那孩子一定是从大陆刚来没超过半年,半年过后也不会这么叫你了。最多一下就走开了。

我开车快到玛格丽特的家了,她下车说谢谢阿姨,很纯正的国语。

 

遥遥很为妈妈骄傲,因为我能记得玛格丽特家的路怎么走。每当我能顺便接送她的朋友时,她都有一种美滋滋的神情。我知道女儿很羡慕有些朋友的妈妈是专职接送孩子的。她搭别人家的车的机会远远多于我帮别的孩子接送。

 

“那你记不记得克里思叮、简尼、安娜的家怎么走?”女儿要继续考我了,我懵了,“慢慢,哪个是哪个呀”?

 

我们居住的这个小城市大部分房子都是在山丘上沿着山势建成的,每家每条街每条路都有山坡,都要拐弯。有详细地址根本就不够,还要有详细的每个路口如何拐弯的地图,否则临时在山坡上,手机又没有信号,迷路了没有路人可以打听的,干着急。女儿为了去同学家做项目,每每要在网路上查好路线图,才交给我们,还要同学的家长与我们在电话里说上话,才能去成一个同学家里。即使去过一趟,下回再去时,还是要路线图,谁都不敢逞能。

 

我们小时候与小朋友们整天纠缠在一起嘻戏玩耍的那种童年生活在我女儿这一代孩子身上是不可能的。

 

2003/12/0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