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眼白 海心明

故事像飞鱼般 从时间的静深中闪过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由《色戒》到张爱玲传奇

(2007-10-14 20:17:23) 下一个

《色戒》一路风风火火,先是摘取金狮,而后各地首映;除了名导美女帅哥床戏的卖点之外,各个边角料也纷纷被媒体发掘怠尽。一时间,坊间人人都同时患上了色戒饥渴症和消化不良。

李安是始做甬者,他曾说过《色戒》是张爱玲最好的作品,里面有张对胡兰成的恨意。其实,《色戒》的故事除了老易为伪政府供职这一点与胡兰成相同之外,确实没什么能够把两者再联系起来的。李安能对一个暗杀小说这样揣测,大概对张爱玲的生平已经有了穷途末路的红学家们对曹雪芹的热情。当然,艺术故事见仁见智,也很难说什么样的想法就是错的。所以红学家们各自口出奇言,有的宛如痴人说梦,有的不过庸言聩语,却都能各成一派,相安无事。

李安的痴人说梦创造了一个电影神话,电影《色戒》已是更多李氏对情欲的超负荷、狂躁型幻想,将张爱玲原作的幻灭感、晦涩、沉重、踌躇、疏离全都推向了酷男美女的床上疯狂。在现时代风潮中,这是普遍的;弗洛伊德余荫所及,一切似乎都可以到性里面找到解释。而李安在这方面的关注也一贯很大胆,《断背山》同性爱的逾距之后,大概也就只有更极端的情欲才能给他带来创作的出众快感了吧。借此,温文尔雅、颇得中庸之道的李安,一举进入了三级片的新境界,那就是:Sex talks.

Sex talks.  就是爱,也就是小说中的:通往女人心的是阴道,这也不过是小说里面的一个侧线。乱世里的张爱玲,讲的更多是一个女人措手不及的选择,可怜的大义与更为可怜的肉体温情。张爱玲对世俗心态的相当精妙,王佳芝选择在暗杀的关键时候放了老易,非理性的、女人突如其来的情感反抗,导致自己和同党很快被老易灭口,这是一个女人的悲剧,一个人命卑贱的故事。由选择作出美人计的暗杀计划之始,王佳芝就已经没有其他出路了,而她自己却在理想的初始眩晕中对自身变化浑然未觉,直到暗杀行动的那个关键时机。从青年学生的冲动,开始付出清白,到渐入情欲险境,整个过程越走越远,大义愈显支离破碎,露出荒诞的面目,而孤独肉体所需的小小安慰毫不客气地葬送了一切,没有意义的、可叹的一切。故事本身已经很丰富,其实并不需要过度情欲张扬的辅佐,已是凝聚了人性的悲慌。

不过,在这里非但看不到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恨意,倒是看到了更多张爱玲对意义的嘲笑。一概而论,女人对打破她们爱情美梦的男人总是难免有恨意吧,不过倒不是在这个故事中。

系出名门,青年得意的张爱玲以倔强骄傲并且自我中心而闻名。她是典型的旧上海市民生活的喜爱者,灰色人生的冰冷发掘者,文字精美跳脱的表演者。她的文字当年使我着迷,因此也曾对她的生平有过红学家的热情。那种氤氲不散的腐霉的小人物气息,每一刻都在凋零的年华叹息,在她笔下的每一个细节里,却有着一种绝望的华丽。她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在我看来,极端的悲观主义者和现实享乐者看似错位的结合,是她魅力的最大来源。而她的文字天赋则是以隐淡的聪慧,含蓄的冲击力 结合而成的一种异样而华美的张扬。

但是张爱玲的小说太冷淡麻木,无法给人泪水,也自然缺少深厚感动。她的文字和故事美总是有病态的眷恋,藏掖着彻彻底底的悲凉而没有一丝希望。《金锁记》在极度的冷酷畸形之外略有深层触底;而《倾城之恋》是漂浮在人间的一颗灰尘没有热度的呓语;《十八春》受了新中国文化的影响,人物变得温和,然故事又略显苍白,少了张氏对世俗尖刻的把握。 

当年三毛的《滚滚红尘》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讲得唯美凄婉,其实《色戒》的视角才更可能是一个现实的张爱玲对爱与世界的视角,这是李安比三毛高明的地方。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因为名人的效应;也可以说只是一个平凡的始乱终弃的故事,一段花花公子和才女短暂的爱情。所谓“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在张爱玲和她的选择那里终将只是一个女人的梦想,但张爱玲不是一个普通女人,没有能力实现普通的梦想。

 前一段读到萧红的《纪念鲁迅先生》和《生死场》。萧红的写实,没有小资式的迂回,是直击现实,更为血淋淋,却也更具冲击力。她的细腻之处不让张爱玲,然而笔力在平浅处时有华丽的突起,颇具雄浑跌宕的大气。在与张同时代的女作家里面,只有年轻早逝的萧红在才气上和她仿佛。但是缺少着小资气息的萧红,今天就远不如张爱玲受到大众和传媒的追捧。

七十年前的月亮,曾经照耀她们的笔,那是怎样遥远而清冷的月光呢?乱世里的萧红和张爱玲,悲伤早已进入她们的骨髓,书写着她们试图坚持而最终茫然的生命流离。青春、才情、创作、爱情,在旁观者那里可以成为传奇,在握笔的人却只是随着岁月愈来愈昏黄的月亮,和渐渐干瘦的眉头罢了。无法承担文学使命的脆弱,将一切梦想早早结束在最青春的岁月,随着乱世里的爱情和容颜被尘土与时间所埋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asemom 回复 悄悄话 Very good review. I think the sex scenes are necessary for the last minute surprise to be believable. Tang Wei did a wonderful job. Zhang Ziyi would have never fit the role. Bravo, Lee Ang.
山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尔尔的评论:

Thanks!
山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木子虫虫的评论: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不能理解李安这样的诠释,我觉得没有这样必要。性在里面会PLAY A ROLE,但是也不必这样夸张吧.

大家也不要太神话李安吧,谁说他拍过好电影,就会一直拍好电影呢?虽然中国人得奖挺神气的 :)。
尔尔 回复 悄悄话 真的,写得非常棒!
山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水门汀的评论:

张爱玲自有其聪明通达过人之处,可是说实话,我羡慕其才华,却并不是非常喜欢她的人--虽然曾经迷恋过,就连她弟弟也说她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我觉得她这人太冷。

萧红的"生死场"有十六章,很写实。我似乎对她多一些亲近,感觉她是个更有怜悯的人。她的生活当然是很惨,爱萧军还是端木也说不清楚。也许这是因为她的心软呢?我倒愿意这样来揣测。

谢谢夸奖了!
木子虫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山眼的评论:

李安爱张爱玲,反映在对汤唯的呵护上了. 我不相信胡兰成有爱过张爱玲, 至少不是李安式的--很强烈的sex, 独断和占有,从上往下的.
水门汀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棒!!!

只是张爱玲的自己的爱情却是各种各种的折中,或者说是独立于她的任何小说的版本。以她的聪明,她可以从各种人为的可悲中逃逸,她也乐意如此。

看了网上关于她的第二个爱人,赖雅的日记,仿佛明白她的细节上关怀的追求和平等。她真的在追求一个soul mate。

一个聪明和善于爱的人,能够找到几乎不能可以旗鼓相当的爱人,总是要委曲求全的。在别人眼里,更是这样。

萧红的“生死场”,是不是只有上半部?我没看完过。可是萧红一生更显得懦弱,更多的缺陷张显得更不真实,更加令人困惑。特别是和张爱玲相比,张爱玲决绝很多,也可以说洒脱很多。
山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木子虫虫的评论:

张爱玲在幻想“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时候也算是得到了吧,或者以为得到了。可是她的性格和才华太突出,选择了胡兰成,也就不大可能圆满。归根结底“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竟然也是一个太普通的悲剧。这一段爱情的灿烂就是跟她后半生隐秘低调的对比,才更让人唏嘘,可是,谁又知道她真正的心情呢?也许她的后半生更为幸福?我相信张爱玲是一个相当达观的人。

看得出来,李安也有些迷恋张爱玲,呵呵。
木子虫虫 回复 悄悄话 张爱玲遇上了胡兰成,即便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也没有得到他.悲剧缘于此. Sex 不神秘, 切开来, 只是欲妄而已.王得到了,满足了, 自然走的安详轻快;张未曾得到,恨意绵绵会几个世纪,如红楼里的梦, 不会醒.李安想用这个电影爱一下张,可惜伊人已去.易先生的泪,是李安的.张爱玲的神笔,如十年一剑,刺痛女人的心.

悲剧, 流泪或流血.

看了好品论,一时性起,也写两行凑凑.
山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dawnw的评论:

Thanks Dawnw and dadaoda for your comments.
dadaoda 回复 悄悄话 扬文学使命的笔. Thanks.
dawnw 回复 悄悄话 The best review so far. Perhaps the only author who knows what he or she is talking about in this series of articles (on 《色戒》) in WXC.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