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小伞的蒲公英

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撑着小伞走南闯北。如今降落在多伦多这快沃土,我愿把我在这里生活的甜酸苦辣讲给大家听。希望你们喜欢我的故事。
个人资料
黑眼睛的苏珊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西行漫记(八)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Canyon Land,ARCHES 国家公园

(2007-11-08 16:12:56) 下一个


这世界上的美景何其多矣。而位于美国UTAH州的东南部的Canyon Land,Arches, Natural Bridges 和Capitol Reef 却以其奇特的地貌,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的自然美震撼着每一个看到它的人。站在这样的美景前面,除了视觉的震撼,就是心灵的感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人类的语言变得十分苍白,还是让美景自己说话吧:

湍急的科罗拉多河将沙石构成的台地切割出一道道的峡谷,最高处达海拔6000英尺。这个景点叫“洗衣女”(位于Canyon Land,图片扫描)。许是被夕阳的余辉下的美景镇住了,洗衣女忘记了归程。



这个景点叫大象谷(位于Canyon Land,图片扫描)。 这群大象来自亘古的蛮荒时代,不知为何在这里停留,这一停留就是亿万年:



我管它叫做火焰山(位于Canyon Land,图片扫描)。熊熊的烈焰直达天际,连天边的云彩都烧红了。孙大圣,快去借芭蕉扇!



这个景点叫国会山(位于Capito Reef National Park,图片扫描), 比人工造的宏伟多了:



这个景点叫自然桥(位于Natural Bridges National Monument,图片扫描), 全部是石头造成的,绝没有偷工减料:



这个景点叫平衡石(位于Arches National Park,图片扫描)。



来一张近景:它的头有3500吨,它要是不平衡,就会天摇地动,千万别招惹它啊!



这里是最高法院(位于Arches National Park,图片扫描)。它的刚直及厚重,象征着法律的尊严:



好大一副眼镜,莫非老天爷也近视? (图片扫描)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拱门(位于Arches National park,图片扫描)。它的跨度是306度。地质学家认为它不会存在太久,要睹它的芳容可要趁早。



天然石拱中的顶极品(位于Arches National Park,图片扫描),它是Arches National Park 的标志:



来一张近距离特写:



为了来到它的脚下一睹它的风采,我在摄氏40度的酷暑下走了两个小时。汗流浃背。裸露的皮肤被晒得刺痛。几次想打退堂鼓,却被其他的游客所鼓舞。

我先是遇到一个小女孩,她大概七、八岁的样子,奶白色的娇嫩的肌肤被烈日晒得红红的。每遇到一个游客,她都要问游客从哪里来。当她问到我的时候,孩子的妈妈说,我们已经遇到来自13个国家的人了。小女孩乐得直拍手。我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

后来又遇到一个老人,他祝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虽然步履蹒跚,但神色坚定。

看到这样的老小,打退堂鼓真让人难为情。终于来到了石拱下面。站在它下面,人小如侏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我想起九年前游览大峡谷时的感受。当我站在大峡谷的边缘往下望的时候,我觉得我渺小得如同峡谷边的一颗沙砾。大峡谷如同地球母亲肌肤上的一块伤口,岩石层象肌肉层,一层层清晰可见,红红的血淋淋的震撼着人心。在6000英尺深处的科罗拉多河,細如游丝。看不见它的桀骜不驯及奔腾澎湃,只觉得它象地球母亲肌肤下的血管。我想,在这样大气磅礴存在亿万年的自然景观面前,人类短暂的生命到底算得上什么!

这个景点叫死马台(位于Dead House Point State Park,图片扫描):



据说早期的西部牛仔把野马赶到画面中的台地上,挑出优良的马匹,把挑剩下的留在台地上。这些挑剩下的野马眼睁睁地望着脚下的科罗拉多河饥渴而死,景点由此得名。看照片是搞不明白马儿为什么会守着河流饥渴而死的。身临其境就明白了。那块台地高出河面4000英尺。台地上寸草不生。气候又极其干燥,及其恶劣。昼夜温差达华氏50度。没有人带领,马儿是跑不出去的。

这个悲惨的景点后面的悲惨的故事让我想了很多。我搞不明白牛仔们为什么到这么荒凉艰苦的地方来。他们大多来自繁华富饶的东部。且不说众人皆知的纽约、芝加哥、费城、华盛顿等大城市,就是东部的乡间,也是土地肥沃,雨水丰沛,湖泊纵横,森林茂密。当我走遍了芝加哥以东的大部分州县,我被东部的美丽富饶所震撼,曾感慨上帝何以如此厚爱美国。现在我站在西部的这一片焦土上,心想上帝还是公平的。但我始终不明白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人们从繁华走向荒凉,从丰沛走向贫瘠,从温润走向干涸。又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们在荒漠中留下来,赶着一群牲口,追逐着水草,几百里路不见人烟,忍受着白天烈日的炙烤,夜晚彻骨的寒冷。没有中国上山下乡运动的威逼,没有户口制度的制约的人们,为什么选择西部,熟悉美国历史的人们大概可以告诉我答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