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晋二臣治盗----《简要东周列国故事》(98)

(2010-03-10 22:23:55) 下一个
    却说晋国发生大灾,饥民苦不堪言,有一些不安分的也就沦落为强盗,盗贼一多,晋国就乱了,晋景公就命中军元帅荀林父把盗贼治理好,荀林父接到君令后,就寻找有本事治盗的人才,最后找到一个叫郤雍的人,这郤雍经常流连于市井之中,看人很有一套。

    有一次,郤雍陪荀林父外出巡视,他在闹市中突然指着一个人说:这个人是盗贼。说着就命手下人把这人抓起来审问,果然证实是盗。

    荀林父觉得奇怪,就问郤雍怎么看出来的?郤雍回答:我观察他的眼睛,一见到市场里的好东西就不自觉有了贪婪的眼光,而跟人家的眼光对接,脸上就会产生惭愧之色;一听到我的名字,就露出恐惧的神态来,所以我就知道他不是一个良善的人。荀林父听他分析很佩服,对他的治盗更有信心了。

    郤雍也真有本事,每天都能收捕几十个盗贼,虽在市井中带来很大的冲击,但盗贼却越来越多,荀林父感到不解,有一个叫羊舌职的大夫对他说:元帅您任用郤雍去治理盗贼,到时候盗贼未被他除尽,他自己的性命却要被盗贼拿走。

    荀林父一听大惊,赶紧追问这是什么缘故?羊舌职分析:我们周朝有一个谚语“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靠郤雍一人之力是不可能收服所有的盗贼,但盗贼合起力来对方他,他怎么应付得了?

    荀林父听后半信半疑,但才过了几天,郤雍偶尔走到郊外,就被几十个盗贼联合起来杀死了。荀林父得知后,忧愤难忍病倒,不久就死了。

    荀林父死后,晋景公得知羊舌职曾经预言郤雍治盗必败,就把他找来寻问治盗的好策略,羊舌职说:历来以机智对付机智,就如大石压草,草就穿过裂缝生长;以暴力去应对暴力,就如石击石,必定两败俱伤。所以治理盗贼,关键在于教诲,让他们懂得廉耻而改变不良的心术,而不是靠抓捕来解决。如果主公能选择朝中正直、良善的人,给他荣耀,借以来吸引、感化民众,这样也就能一步步解决多盗的问题。

    晋景公问:用谁最合适?羊舌职就推荐士会,说他的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义,和而不谄,廉而不矫,直而不亢,威而不猛。”晋景公听从了,就任命为上卿、中军元帅、加封太傅“荣耀称号”,并“上报”给周天子赐给他“荣誉袍服”,把富裕的范地封给他,这样士会这成为以后有实力抗衡君主的范氏家族的祖先。

    士会拿到了这么多实惠,就用心思治理盗贼,他的策略跟郤雍大相径庭,把原先修订的缉拿盗贼条文都废除了,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教诲方面,劝人行善、安居乐业,加上收成提高生活改善,偷盗的情事就越来越少,即使有一些不愿改正的,由于风气的根本改变也就没办法在晋国立足,都跑到秦国去了,这样治盗也就真正成功了。真是“盗也有道”,其实治盗更有道,治盗没有道,盗还是盗。

    【浅评】士会和羊舌职的观点,应该是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先祖,士会单纯靠教化就完全成功,阿笋不以为然,假如没有用缉拿的手段来辅助教诲,教诲往往会变得苍白无力。即使文明如二十一世纪的当今,治理国家依然是一靠法律强化,二才靠道德规范。古代大儒荀子就持“人性本恶”观点。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同于“水至清则无鱼,师至察则无徒。”都是过犹不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