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破“唇”灭“齿”----《简要东周列国故事》(35)

(2010-01-26 00:44:41) 下一个
   “唇亡齿寒”是一个现代人比较熟悉的成语,这个成语出自晋国借虞道破虢国、再顺道灭虞国的历史故事,这里就来说说这一事件。

   晋献公在世子申生战胜皋落族后,他还是下不了狠心按骊姬的安排来问罪申生,就暂时挂起来,把心思用在侵占别国领土上面,他看中的第一个目标是虢国,虢国和下面要说的虞国跟晋国一样都是姬姓贵族,爵位比晋国还高,是公爵,但到了东周时期,虢国和虞国的国力已经远远不能跟晋国相提并论了。

   晋国之所以先去找虢国的麻烦,其中一个原因是虢国先去找晋国的麻烦,虢公的名字叫丑,行为也不美,他好色、好战,并且骄傲,所以不自量力经常去骚扰相邻的晋国。

   晋献公决定伐虢,大夫荀息劝阻,理由是:虢国与虞国关系很好,就像嘴唇跟牙齿的关系互为依存,一旦伐虢,虞国必定出兵救援,两国夹攻起来,晋国就难于取胜了。

   献公问该怎么办?荀息是个有智谋的大夫,就献出一系列兼并虢、虞二国的计谋:首先是用财物贿赂犬戎,由犬戎出兵骚扰虢国边境,让他不得安宁;其次是针对虢公好色、虞公贪财的弱点,为虢公送去美女迷惑他,为虞公送去美玉、宝马取悦他,然后借道于虞国出兵攻伐虢国;最后是在回兵之时乘机兼并虢国与虞国。献公听了大喜按计行事,果然奏效,虢公整日与晋国进贡的美女取乐,不但不再去用心对付犬戎在边境的骚扰,还不太上朝理朝政,把已经识破晋国用心的大夫舟之侨贬到下阳去驻守。

    却说晋国为了达到取悦虞公、借道伐虢的目的,不惜把镇国的宝贝玉璧和宝马送给他,在决定送什么礼物时候,还有插曲,荀息建议用最晋献公最喜爱的一块宝玉和一匹宝马,献公有些不甘,荀息就劝他:到了最后,连虞国都将属于您的,何况玉璧宝马?您就当作把玉璧暂时放到外面的府第里、把宝马饲养在外边的马廊,过一段时间再收回来不就行了吗?同时保证在送出礼物后虞公会同意借道,晋献公也就忍痛割爱让荀息出使虞国献宝。

    果然,荀息不辱使命,虞公得宝后毫不犹豫的同意借道给晋国。其实在虞公身边有两个有才智的大夫,一个叫宫之奇,一个叫百里奚,他们都一眼看出晋国的意图,宫之奇劝阻说:虢国与虞国的关系,就像是嘴唇跟牙齿的关系,晋国借道攻伐了虢国,就如人没有了嘴唇,嘴唇失去了,牙齿还怎么能够存在?宫之奇的分析很有见识,但贪婪愚蠢的虞公一点听不进他的苦谏,宫之奇知道国家将乱,为了避祸就提早辞官迁居。百里奚知道再劝也无效,就不说什么,只是抱着忠君赴死的心不愿自己逃命,而是继续追随在虞公身边。

    虞公同意借道之后,晋献公就派里克、荀息带兵出征,来到虞国,虞公不但兑现借道,更主动要出兵帮助晋国伐虢,荀息就让他的兵车打着虞国的旗号,兵车中却暗藏晋兵,假装救援正在抗拒犬戎的虢兵,这样果然奏效,虢国下阳守将舟之侨中计开了城门,他失守后就投降晋国,虢国由上、下阳构成,下阳一失守,虢公的上阳也就很快丢失了,虢国就被晋国轻轻松松灭掉了,虢公乘着混乱逃难不知所踪。

    里克和荀息得胜回到虞国,虞公出城来慰劳晋军,里克假装有病赖在虞国,虞公不知是计,不但不防备,反而经常亲身去探视。过了不久,晋献公自己带兵来到虞国边境,愚蠢的虞公也有些怀疑了,问荀息是怎么一回事?荀息答是晋君怕攻虢国不下,所以亲自带兵来支援,这样的大谎话虞公也信了,就出城殷勤迎接献公,彼此说着客套话。随后,虞公为了炫耀自己的良马和兵车,就邀请献公一同出猎,这正中他的下怀,他们出猎的时候,城里就起了大火,虞公要回城,晋献公巧言留住,后来见有民匆匆出城,才在百里奚的劝说下回城,但已经太晚了,城楼已经被里克率兵占领了,虞公到了这个时候才明白上当了,找献公质问,没想到献公一下子就翻脸了,令人把他抓了起来,这样虞国就不费功夫的被晋国兼并了,虞国收藏的宝马、玉璧也由荀息送回给献公,献公本想杀了虞公,但荀息说:这个蠢才,留着也没什么隐患,为了不落人口实不如留他一命。虞公才因此逃过一死,追随虞公当了俘虏的百里奚,早些投降晋国的舟之侨推荐他出来做官,百里奚不愿背叛旧主投降敌国,就做了奴隶,百里奚的故事另一篇再陈述。

    【简评】贪财、好色是人的劣性,但作为君王的虞公也贪财就未免是鼠目寸光。美色,男人都喜爱,但虢公为色而丢失江山就太不值了。

    虞公在财宝面前就出卖虢国,说明原先这个“唇”与“齿”的关系也一般而已。

    百里奚以后能成为秦国的名相,他的才智自然非凡,但在愚蠢的虞公跟前也无从发挥,他不跟宫之奇一样逃离虞公,其愚忠而不死确实幸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