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读浙商

(2007-11-29 10:02:26) 下一个

    他们敢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迎头而上,敢于单枪匹马开拓海外市场,他们拥有企业家担当风险的胆识,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性的商业智慧。这种特质不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天赋的,它给浙江的“人杰地灵”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一、浙商崛起的背景   

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平等享受“国民待遇”的市场主体。

3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鼓励“一批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中以破竹之势蓬勃发展起来,国有经济迅速衰败,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节节突破,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已占到生产总值的1/3,东部发达地区所占比例甚至高达80%。最近五年,中国民营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131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万多亿元,成为地方税收的主体财源。

其中浙商是一支最具有代表性的先锋部队,他们带动了整个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第一家个体工商户1979年在温州诞生;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982年在台州市诞生;中国第一家私人信用社1988年在台州成立。90年代,温州、台州制造业迅速发展,民营经济成为主导力量;进入21世纪,温台民营资本四处投资出击,横扫中国乃至世界各地。

二、浙商创造的财富收入

温台的发展给浙江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以温州商人、台州商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成就了浙江商人的荣耀。较为富有的浙商年龄多在35岁至55岁之间,他们主要从事工业、房地产业和商贸流通业等。通过办企业实现财富增长,这是浙江人赚钱的最大特点。

2005年,温州、台州两地人均消费水平超过15000元,成为全国高消费地区;两地居民银行存款余额就超过2000多亿元。

有人说“温州人的钱能买下半个中国”。据统计,2001年在外温州人就有200多万人,固定资产投资(含住房)人均可达到23万元人民币,他们的固定资产总值就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加上温州本土的各类固定资产投资约有近6万亿元人民币,温州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以超过10.6万亿人民币。如果将这些固定资产向世界各个银行做担保贷款的话,温州人还能贷到超过7万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有136515亿元。

三、浙商所处的人文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生产力第一要素,浙江经济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强劲,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浙江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人辈出。卧薪尝胆的勾践、创作了近万首诗的陆游、明代诗、文、书、画兼长的天才徐渭、反清女豪秋瑾、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现代杰出文学家鲁迅、《申报》著名记者邵飘萍、历史学家吴晗、经济学家马寅初等众多中华英杰都出自于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他们体现出来的思想观念、精神品格、文化价值深刻影响着当代浙江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精神风貌,为当代浙江精神注入了深层次的文化因子。

        他们敢于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迎头而上,敢于单枪匹马开拓海外市场,他们拥有企业家担当风险的胆识,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性的商业智慧。这种特质不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天赋的,它给浙江的“人杰地灵”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四、浙商的发展新思维

浙商的企业运作模式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它吻合了今天最新的平台管理思想——联盟体资源计划URPUnion Resource Planning)。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相比,URP“更注重联盟体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商务,更符合现代企业的特征”。世界级企业IBM、戴尔、雀巢、沃尔玛也都是通过应用URP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和品牌扩张。

Made in China”在国际上不是自主品牌的代称,而是OEM的标签,是为他人做嫁衣的一种表现。中国企业要扩大利润空间就不能只是制造产品,而应该走品牌经营之路,URP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可以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建立全球经济资源联盟体,打造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名牌提供渠道和保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剧,世界资源优化整合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也成了企业追求高效发展的一种基本运作方式。所以集约整合联盟发展模式是适用于现代企业发展的新规则。

    红蜻蜓、奥康、步森等浙江鞋企都是经过多道工序,精细分工,由配套的厂家专门生产,发挥各自的优势运作模式,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联合产业群。

    美特斯邦威、高邦、森马、拜丽德等一批休闲服企业则效仿耐克公司,通过实施虚拟经营,把产品交给了劳动力成本更低、更利于运输与销售的国外企业制造,通过各地经销商完成销售,自己则将全部精力用于设计产品与开拓市场。这种内外资源的整合,突破了企业用地、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制约,获得了研发、生产、销售等具体功能,将OEM反过来运用到国际市场中去,从而实现了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真正做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五、浙商未来的发展远景

    浙商的发展动向,昭示着中国民营经济的未来。从作为小商品生产基地的中国轻工城到现在日益成为国际性的轻工城;从单一经营到联合生产;从批量生产到科技创新;从贴牌生产到虚拟经营;从独资经营到海外融资;从小规模经营到跨国兼并,浙商都在市场经济的风尖浪头上引领着中国民营经济向更合理更优化的经营模式转变。

    如今,浙商这支民营经济的先锋部队在全力打造世界轻工城的同时,也正在迅速进军和占领海外市场,各国政府对浙商的“来势汹涌”也予以了高度关注,温州商人胡宾砸下2800万美元买下迪拜“上海岛”就引发了阿联酋政府的热议和关注,浙商也因此受邀来阿投资。

    世界各地只要有浙江商人的身影,就会有激动人心的财富故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奔走在世界各地的浙商将会一如既往地担当起中国商界领袖的角色,把发展新思路和商业奇迹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