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毛派为何能东山再起?成政府又一心腹大患! (图)

(2008-11-18 05:18:10) 下一个

据中央社上月报道,印度警方发言人表示,印度中部加尔克汉德省的詹雪坡地区,毛派游击队引爆地雷,炸死至少十二人。遇袭的武装警察小组,当时正在执行长途巡逻任务。

詹雪坡位于加尔克汉德省东部,距离首府兰齐市约二百七十公里。

据印度内政部表示,加尔克汉德省全省二十四个地区,毛派游击队在十八个区相当活跃,经常制造爆炸事件、封锁铁公路和袭击安全部队与无辜平民,过去七年造成至少一千三百人丧生。

自称为穷人争取权益的毛派游击队,在西孟加拉国省、比哈省、奥里萨省、加尔克汉德省、恰蒂斯加尔省与安德拉省等地区相当活跃,当地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都遭到严重影响。印度总理辛格曾坦承,毛派游击队是内政治安的最大威胁。

印度真正的毛派革命始于1967年,他们在西孟加拉邦的纳萨尔巴里起义,当时中国把这看成印度人民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起义发生后,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印度的春雷对这一起义给予高度评价。
  
1969年,以武装起义为斗争手段的印共(马列)成立,但不到两年,这个政党就分裂了。总书记查鲁.马宗达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1972年,查鲁.马宗达死于狱中。在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尽管印度毛派支离破碎,但是坚持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和人民战争理论,仍然是他们的共同点。

1971年的孟加拉战争对毛派来说也是一个重大打击。因为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良好关系,所以,印度毛派中的一些人在这场战争中站在了巴基斯坦一方,这种举动很难被印度国内民众的情感所接受,也进一步削弱了毛派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在整个分裂的过程中,查鲁.马宗达的毛派残余还在七十年代年代分裂成了支持林彪和反对林彪的两股势力。

分裂后,印度毛派陷于沉寂。直到1993年4月11日,读者在《印度时报》上又读到了一段文字:极左分子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又有明显的回潮趋势。

毛派回来了。从1993年至今,印度绵延的贫困山区为毛派提供了舞台,他们的势力也从原来的4个邦扩展到印度28个邦中的13个邦。

1992年,印度前总理拉奥诚恳地向民众道歉,认为政府始终没有解决好土地改革的问题,而相关的承诺其实早在独立前就已经做出。此后,一个选举接一个选举,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并为因此改善。而毛派的核心目标--土地革命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大资本。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印度农民的自杀率近年来也扶摇直上,社会分化加剧。

印度的情报人员估计,目前的毛派武装人员大概有两万人之多,仅去年一年就造成了近千人丧生,他们毁坏铁路,抢银行,劫狱,让自己经常出现在印度报纸的头版。

印度毛派领袖相信,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发展,而他们的理论变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一边采取偷袭战术,一边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深。

短短时间内,从尼泊尔边境到印度东部,一条红色走廊已然形成。在这条红色走廊上,聚集着像比哈尔邦这样印度最穷的地方,山脉险峻、丛林连绵,游击队在许多地方面对的都是缺员多达35%的印度警察和他们落后的武器。

在许多地区,毛派游击队已经取代政府来管理当地,并依靠税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比如恰蒂斯加尔邦的丛林里盛产竹子,毛派就向往来于丛林的竹子商人收取赋税,并要求当地的道路建设公司同样为之。而当政府带领军队来到山区清剿毛派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受到当地农民的保护。印度毛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建立了严密的地下组织,这使得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军队和警察很难对他们有所行动。

在去年印度共产党(毛泽东主义)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开始几天前,毛派常德拉姆利(别名纳温同志)--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委委员,和他的妻子、区委委员卡鲁娜被捕入狱,印度当局对他们严刑拷打,最后杀害了他们。但这两位毛派在狱中坚贞不屈,不肯出卖同志才保证了大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大厅因此以他和之前在2005年10月牺牲的政治局委员卡拉姆辛格的名字命名。九大上贾纳帕蒂继续当选总书记。

2005年,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也公开表示:我们不清楚这些武装组织为何盗用中国领袖毛泽东的名字;而且我们也不喜欢这样。他们要这样称呼自己,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中国与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团体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