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鲁园

没事儿的时候有个看蛐蛐儿打架, 蚂蚁上树的地方。
正文

悲惨世界

(2012-12-27 18:37:28) 下一个

今年的圣诞节日, 去电影院看了由音乐剧改编的电影"Les Misérables" . 看完后, 忽然觉得: 我的世界很”悲惨”, 准确地说, 是很无知,很”可怜”.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 电影开演十分钟以后, 看到神父替被士兵抓获的偷银器的男主圆谎, 说银器本来就是送给他的时候, 突然额首恍悟: 这段子怎么这么熟悉呢? 这不是雨果名著<<悲惨世界>>里的情节吗?! 电影接着演下去, 心里再无疑问. 哦! 原来大名鼎鼎的百老会音乐剧"Les Misérables", 就是我读初中时就熟读的<<悲惨世界>>呀! 英伦奇迹苏珊大妈唱的成名曲”I dreamed a dream”, 原来就是女主Fantine在饥寒交迫之际发出的绝望的咏叹呀! 我对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无知感到极度羞愧.

曾几何时, 我也是个要求进步的文艺少年,各大世界名著, 多少都有所涉猎. 用中文说起来, 不说如数家珍, 至少也勉强算得上能侃侃而谈. 从啥时候开始, 这一切从我的生活中决尘而去了呢? 细想起来, 大概和出国不无关系. 出国以来, 为了生存生活,在学英语,计算机语上没少花时间精力, 十几二十年下来, 倒也小有成效, 过日子混温饱是不成问题的了. 可是, 我什么时候再关心过维克多.雨果就是Victor Hugo; Leo Tolstoy写了<<安娜.卡列尼娜>>; 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Socrates? 这些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的名字,名言,名著, 一旦搬到另一个语言环境里, 就变成它不认识我, 我不认识它了. 我的无知, 完全源于自己这些年来的懒惰与忽略, 停止了再学习.

平心而论, 出国后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 并未固步自封,而是极力学习汲取和生存有关的专业和生活知识. 诗词歌赋, 文学哲理之类形而上的东西, 难免被闲置在了永远也点不着的”back burner”上. 人的时间用在了什么地方是看得见的. 日久天长, 出现我今天这种自觉尴尬的局面是意料之中的.

现在, 比起刚出国时, 我的物质世界是丰富得多了, 可精神世界, 实在是很” 悲惨”. 不过, 知耻是为勇. 学习这件事, 最大的好处是: 只要肯做, 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 任何时候都不为晚. 正好赶上年底, 每个人不都要提几条新年新志向么? 今年我决定化”悲惨”为力量, 专题就定为: 在新的一年里, 我要努力进行再学习, 把中文做熟的冷饭, 用洋油再炒一遍, 让自己在精神世界里也丰衣足食, 做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文艺中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