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起门来自己玩

老被砖头砸碎玻璃,干脆关起门来自己玩吧。自娱自乐,但是欢迎朋友。
个人资料
正文

破损书箱:追风筝的孩子 << The Kite Runner>>

(2009-10-30 07:41:15) 下一个



 

 

破损书箱:追风筝的孩子 << The Kite Runner>>

kite-runner book

这部书是我的小姑推荐的,当时,我正为甘黛丝(<<欲望城市>>的作者)<<五大道一号>>着迷,陷入在纽约西区的高楼大厦和有钱阶级的游戏中。说实在的,听说作者是一个来自阿富汗的移民,心里对此书先就暗自鄙薄了三分。

 

但是,人家曾是纽约时报的最佳销售图书,读读吧。。。结果,我以追风的速度看完全书。

 

故事发生在阿富汗。刚开始,因为对那个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结构一窍不通,对书中频繁出现的普什图族、哈扎拉族和他们的经书完全不知所云,硬着头皮生吞活剥地往下看,看到俩个孩子的最后一次风筝大赛,意思就出来了。

作家是移民同化的外国人,所以文字处理上浅淡平白。一种几近平淡的语句,恰如其分地刚好表达了一个富人孩子和自己的小仆人之间朴实的交流,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感动。故事从最后一次风筝大赛以后,高潮迭起,几乎每五页(也许有点夸张?反正是频繁哦~~)就出现一个意外。有时候心里想,哼,下面肯定是这样这样的~~~到时候真是那样,却还是与预期的结果别有一番景象。

《追风筝的孩子》讲的是一个阿富汗少年阿米尔的故事,他因为背叛了童年好友哈桑而懊悔不已,直到多年之后终于得到救赎的机会。小说的历史背景从阿富汗君主制被推翻和苏军入侵阿富汗,讲到塔利班的崛起和九一一之后的失败。地点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和美国旧金山湾区。

 

小说故事的历史、民族背景是阿富汗是一个以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的普什图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而信奉什叶派的具有蒙古人血统的哈扎拉族则历史上几个世纪来一直生活在底层。当阿富汗共产党在苏联的帮助下取得政权之后,大量依靠地位比较低下的塔吉克族、哈扎拉族,引起从前得势的普什图人不满。在苏军撤退之后,普什图人为主的宗教军队塔利班战胜了其他民族的武装,基本统一了阿富汗,并对其他族群实施宗教、种族迫害。塔吉克族、哈扎拉族、乌兹别克族等组成的北方联盟,在即将彻底失败之时,机缘巧合得到被九一一袭击的美国的帮助,取得了阿富汗的支配权。

 

2007_the_kite_runner_001

 

kiterunner-2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阿米尔的故事。阿米尔生于1963年喀布尔的一个富人社区中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爸爸”是普什图人,名法官的儿子,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则出身哈扎拉族。阿米尔和哈桑是好朋友,两个人经常一起游戏。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即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哈桑则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因为阿富汗的传统是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爸爸对两个孩子都很喜爱,但嫌阿米尔过于怯懦。两个孩子和人打架时总是哈桑出头。阿米尔展露出写作的才华,但爸爸并不看重。爸爸的朋友拉希姆汗成了阿米尔的忘年知己。1973年穆罕默德达乌德可汗等发动政变,在阿富汗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07年上映。该电影获得2008年第65届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外语片提名,以及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这部电影因为安全原因主要在中国新疆喀什拍摄,但小演员都是从阿富汗找的。因为剧情中的某些话题在阿富汗十分敏感,扮演小哈桑的演员阿罕卖德汗马米扎德的父亲担心其安全小说和电影在情节上有些差异。

来源:维基百科

为了不破坏故事的新奇感,具体到那些出人意外的情节就没有贴出来。我建议大家最好也不要去看介绍,直接读书吧。

<<第五大道一号>>和这部书相比,如同亦舒和<<白鹿原>>,亦舒的故事也好看,但是和<<白鹿原>>比,不在一个等级上。就是这样。

<<追风筝的人>>里有些情节,比如讲述塔利班的血腥恶行,我不敢完全相信。也许它是真实的,也许,也是搀杂了个人意念和理解。政治上的是是非非自有历史公论,我想,无法也不必以一部小说去加以判断。但是对阿富汗这个国家,毕竟,通过此书多多少少也算是多了那么一点点的认知。

movie

想起中国在老毛的年代提倡越穷越光荣,看完此书,有点感慨,人穷的地方,人性被扭曲得狠,可是原本善良的人也更显扑实。

再多说一句,这部书是作者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但是却立刻成为国际畅销书,被翻译成四十种不同的文字在各个国家发行。此书的价值由此也可略见一斑。

 

mysign     </span><span styl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