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老者说来不带悲情,想到百年前金矿鼎盛时殖民者的掠夺,现今中间商的凶狠盘剥,看着又矮又瘦的老者依然心怀怜悯,想起《卖炭翁》里的几句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听当地人讲,Bulolo曾经遍地黄金,百年前英国人澳洲人探得这块宝地蜂拥而至,修建起一个简陋机场,运来机械设备到处乱挖乱掘,表层无用的石头四处乱扔,整个Bulolo成了乱石滩,至今仍然可以看到满目疮痍的残山断壁,斑秃的裸岩在这丛林环抱的优美环境中显得格外丑陋。那时的土著人还不知道黄金是什么,这些“文明”的白种人欺负当地人无知,一根烟,一盒罐头,一把砍刀换得当地土著欢天喜地,任凭他们去开采,还不惜力气地帮助这些掠夺者砍树割草清理道路。现在有知识的当地土著调侃说:“澳大利亚的今天是拿这里的黄金堆起来的。”
有人说“殖民可以带来文明和发展”,事实是殖民者只给自己带来发展和“文明”。Bulolo的今天和100年前比没有什么变化,不同的是金子被人挖走了,当地人知道了金子的贵重,我所见的这位老者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淘点儿金子,贱卖后维持基本生活。劳动者永远自闭在自己的天地里,不知剥削者的丑恶,能把自己的劳动换回简单的衣食就很满足了,没有人来剥削反而会惶恐不知所措。悲怜别人,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是当地1947年建的一个老俱乐部墙上挂的照片,显示白人盗窃黄金时在当地的生活。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直到1972年才正式废除。其基本核心是白人至上,排斥一切有色人种,包括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为了保持白人人种的纯粹和压制当地土著人的反抗,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地区一次灭杀7000名土著居民,时至今日,在该区域依然见不到一个土著后裔。进入20世纪后,该政策的执行手段由大规模的屠杀转变为强制的同化政策。有4万土著儿童被以强制方式从家中带走,分送到白人家庭去接受同化教育,用以培养驯服于白人的服务工具。
中国人是更早于英国人到达澳洲的,也是英国殖民者最大的竞争者。为了驱赶华人,英国人使出了种种残忍手段。最有名的话是1888年,当时的澳洲总理埃德蒙多.巴顿,得意洋洋地宣称“人类平等的原则只适用于英国人之间,英国人跟中国人之间则不遵循这条原则。”即便今天,很多白人骨子里依然视有色人种为次等人种,那些虚假的文明和礼貌后面透着蔑视和厌恶。“一将成名万骨枯”,西方现代文明何尝不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信奉基督讲究忏悔和赎罪,而不是忏悔之后又去杀人。要想不被人蔑视,唯有自强,自强才能自信,人与人,种族与种族同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