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13)
2016 (141)
2017 (106)
2018 (72)
2020 (45)
我原来和大家一样,竟然不知道上海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岛,不仅地理位置独特,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丰富的人文故事。
崇明岛最早形成于唐代(约公元618年左右),由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处不断沉积而成。明朝时期,朝廷在此设立“崇明县”,隶属于江苏扬州府。1958年,崇明划归上海市,逐渐发展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郊区粮仓。
进入21世纪,崇明岛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积极开展造林绿化、湿地保护与绿色农业。如今的崇明,已被誉为“长江门户、绿色生态岛”,更是上海的“天然氧吧”。和小时候印象中的崇明岛完全不是一回事。
闺蜜在那里有个别墅,我请她去住网红深坑酒店的时候,她就说要我们回访她,每年去一次。不过说实话从上海市区开了一个半多小时,她这里实在是有点远的。不过景色不错。快到时,上桥后,车窗外的世界渐渐褪去钢筋水泥的冷峻,取而代之的是阡陌纵横、田野交错。似乎回归到一种久违的、缓慢的生活节奏。
她的小别墅共有五层,从宽敞的地下室到通透明亮的阁楼,每一层都别具匠心,装修化了她很多的心思,时间和精力。 想着去年来的时候, 房子还没完全装修好。 我们在她那里的度假村吃饭的时候,她还给装修工人打了包。
小别墅整体采用西式装修风格,融入了法国的艺术装饰、英国式的花园布局,以及典雅的欧洲画作,异国情调浓郁。
那天下午,我们坐在她客厅的大窗前,阳光洒在木地板上,门口是她自己修剪的小花园。她泡了刚到手的今年新茶,香气清幽,回甘绵长。茶桌上摆着她新买的当地脆瓜,各式点心还有Costco的小吃,让我叹息自己的胃远没有眼睛大。
茶后,她带我们在小区里散步。环境非常美,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水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花木掩映的建筑。还有专门的日式区域。绿意盎然、繁花盛开,连风都带着清香。
中午闺蜜又带我们上次去过的度假村里的农家乐。和在上海吃的几顿饭,确实,这里的更接地气,很不一样的风格,况且还有我心心念念的崇明糕,我自然是马上答应了。
渔馆临湖而建,伴随自然景观,可俯览湿地与湖泊,氛围宁静,心旷神怡。
我们凭栏留影,吟诗作词,闺蜜的合影也是必须的。:)
餐厅的菜品以当地特色菜为主,采用当地新鲜的蔬菜、水果、土鸡、海鲜等食材,味道鲜美。
“烤子鱼”好吃极了
崇明的特产金瓜
我喜欢吃熏鱼,又点了这个带着书香气的。熏鱼混合了甜味和咸味的滋味,江浙一带的菜系,我的最爱。
四喜烤麸,感觉自己总是做得不如人家餐馆的味道浓郁。
清爽的凉拌海蜇
独特的鱼冻还是第一次吃
土鸡筋道,鲜美
白灼河虾也是我喜欢的
雪菜目鱼
时蔬苋菜
特色菜扁豆芋艿,扁豆和芋艿看起来都已经炖煮得酥烂,浓油赤酱相当入味。
河鲜(三种不同的鱼一起烧),其中有带鱼,扁鱼,还有一种叫不上名字的鱼,平生第一次吃到这么新鲜没有一点点腥气的带鱼,真要怀疑是不是带鱼了!:)比上海吃的要好吃,和美国超市卖的更不是一个味道。
崇明蟹年糕,这年糕还是大块的,一定要割一小块尝尝,当地的名菜。崇明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膏脂丰满、肥满度高、味道鲜美。上次也点过这个菜。
清蒸大鲈鱼
我要的酒酿园子
每次去都想学怎么制作崇明糕,回来也山寨过,不过还是没有人家做的好吃,要不怎么这么出名呢。
软糯筋道,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崇明糕。
闺蜜特意为我点的。还让我带了几块走。
席间,闺蜜请她的邻居好朋友盈作陪。聊天时,我们知道了盈儿子的故事。
他今年28岁,985本科,毕业后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大厂干了五年。那几年他拼尽全力,每天工作12小时,年终奖一发下来,能抵得上一线城市的房子首付。他告诉自己:这是个人奋斗该付的代价。
直到疫情后的裁员潮。他被HR叫去会议室那天,阳光很好,他看着窗外,竟有些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再卷了。
失业前三个月,他每天早起、投简历、面试,自我打气这只是暂时的。但到了第四个月,仍无消息。他开始晚睡晚起,刷手机的时间远超投简历。看到越来越多“裸辞去云南种田”的热帖,他逐渐放弃挣扎,选择躺平。
他搬到青浦远郊的小房子,租金低,离地铁远,生活简单。靠父母接济,也靠一点点自媒体打赏。他记录“低成本生活”,把这叫“数字游民的上海版”。
有人说他堕落,有人说他逃避,他不争辩。他知道,这不是理想主义,而是现实下的自我保护。
半年后,一家平台邀他做“生活方式类创作者”。他犹豫了几天后答应了。他清楚这仍是“打工”,但他已不再幻想稳定与体面。
他写道:“以前拼命,是为了能站着赚钱。现在选择躺着,不是因为不想爬起来,而是累了,想歇一歇。等哪天不困了,再看看要不要站。”
盈儿子的故事让气氛顿时变得有点凝重。我们不知道怎么安慰她。闺蜜就提议大家去看油菜花换换心情。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有点像美国的公园,空旷,不喧哗、不刻意,甚至有点野生,在一片芦苇和湖泊之间悄然展开。
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泥土气息与潮湿的风。沿着木栈道缓缓前行,脚下是潺潺湿地,水鸟飞掠而过,在天空划出一道白色的弧线。步道两旁为芦苇荡,春季有油菜花、桃花、樱花等。
途径的这片油菜花地,更是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一望无际,金灿烂地开放着,极目远眺,大地仿佛被油菜花染黄了,置身于那一大片油菜花田中时,我的心仿佛被春天悄悄融化。我们把帽子高高抛向天空,一同放声大笑,只愿人世间的烦忧,都随着这微风,一起远走高飞。。。。。。
视频里网约车行业的王总劝说在魔都失去工作的中青年:不是走投无路千万不要去开网约车,他从甲方角度谈了行业内卷之残酷无情,其见识明显比苦透苦透的刀哥博主要厉害得多。
支持躺平,特别是有条件躺平的人,太让人羡慕了。^_^
你闺蜜好贴心,招待你的菜都是清淡可口的,烤制鱼有几十年没吃过了,以前还在中国超市买罐头食品解馋,你可吃上新鲜的,羡慕你有这么好的闺蜜!
========================
谢谢麦子作家鼓励。:)崇明糕很好吃,软糯筋道。是啊,父母真是太担忧了,哎。。。。
“年轻人可以躺平的属有福气,或有老可啃,或自己有点底。没福躺平的实在卷得可怜。”,是啊。。。
谢谢fengxiang!
“这桌菜品中,我喜欢吃熏鱼、烤麸、年糕和酒酿圆子…这四样就给我吃撑了,哈哈…”,哈哈,握手!
“现在国内的年轻人生活不容易,家境富裕的可以躺平,家境清寒的只能拼命挣扎…我妹妹的儿子本来在电视台工作,最近被裁掉了,暂时在家躺平。”,哎,替你妹妹儿子祈祷,希望他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
“油菜花中的美菲儿漂亮、潇洒,拍得很开心…谢谢美菲儿好文分享。周末愉快!今天要去洗牙…匆匆赶来,匆匆离去:)”,谢谢沈香,最爱你闺蜜的美照,实在是美得令人震撼。你辛苦了。抱抱。周末快乐!
-----------------------------------
哇塞,王妃知道得真多,我都有些记不得了。这个岛小时候印象很远,很偏僻,现在成了上海的一部分。谢谢王妃,等你的中国篇!
没吃过崇明糕,以后有机会去上海一定要尝一下。
----------------------
谢谢精彩!崇明糕非常好吃,在上海吃的糕都不如这款,软糯还筋道,里面有核桃,特别的配方。:)
打包,就是把饭菜打包。:)
我漏了个“的”, 应该是“失业的前三个月”,回头下了首页就加进去。多谢。
“打包”?
另外,“失业前三个月”,容易让读者混淆。“失业期间前三个月”也许更明确。
没吃过崇明糕,以后有机会去上海一定要尝一下。
这桌菜品中,我喜欢吃熏鱼、烤麸、年糕和酒酿圆子…这四样就给我吃撑了,哈哈…
现在国内的年轻人生活不容易,家境富裕的可以躺平,家境清寒的只能拼命挣扎…我妹妹的儿子本来在电视台工作,最近被裁掉了,暂时在家躺平。
油菜花中的美菲儿漂亮、潇洒,拍得很开心…谢谢美菲儿好文分享。周末愉快!今天要去洗牙…匆匆赶来,匆匆离去:)
菲儿的帖子图文并茂。 赞!
年轻人可以躺平的属有福气,或有老可啃,或自己有点底。没福躺平的实在卷得可怜。
春光明媚的崇明岛上花美,景美,人更美。油菜花丛菲儿影,落纸云烟熏鱼香,这不仅又让我想起另一句诗句,"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下次回上海我也要学着菲儿四处走走。谢谢菲儿的精彩分享!祝周末快乐!
--------------------------------
哎呀,蓝山兄笑话我啊,幸好没穿花衣服,哈哈哈。雪菜目鱼很好吃,目鱼很嫩,雪菜很鲜。真是好奇怪,这里的食材真的和上海的不太一样,很接地气,新鲜。蓝山兄的中国游记,都是深度文,有史料,有自己的观察,还有对老上海、大上海和新上海的对比,论文级的,值得收藏。我就是吃吃喝喝,没啥深度。:)
“油菜花丛菲儿影,落纸云烟熏鱼香”,哇塞,蓝山兄好有才,将“书卷气”(落纸云烟)与“人间烟火”(熏鱼香)并置,太喜欢了,回头要将你和水星兄的诗词收藏,谢谢蓝山兄谬赞。:)周末快乐!
------------------------
多谢园姐,我原来也写过这里。确实是很接地气。“朴实不装”,园姐是说闺蜜请我的雪耐儿包包的点心有点太过吗?哈哈。:)我不知道北京也有熏鱼呢,以为是上海,江浙地方的菜,稻香村的熏鱼里面也放冰糖吗?感觉北方人不太喜欢甜味,不过老爸是吃得惯的。
菲儿爱的这款熏鱼太牛了,下有“将进酒”做陪衬,顿时把李白拉来同桌,把历史拉到眼下,把千古诗意拉入人间的食色……
菲儿在金色花海里的照片太美,让俺想起“日瓦戈医生”电影中男女主在乡间重逢、彼此靠近时的唯美和浪漫。。。也给摄影师点赞:))
--------------------------------------------
哇塞,受到采心大作家如此的鼓励和谬赞,太激动,汗颜了。读你的文字那才叫真正的享受:“丝滑过渡”“把李白拉来同桌”,既形象有趣,又有画面感和文化的加持感,哈哈。那款熏鱼我也是特别喜欢,去年吃了,今年是念念不忘,我特意点的。:)
有消息说目前中共国的总人口只有3亿,看看各大电信公司的财务报表里的手机用户总数就能推测出实际的人口数量。这些躺平现象都是中共的英明领导所致,中共是消减中共国人口决定性的力量。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中共国赚了那么多钱,都是中共国老百姓像年奴隶一样辛苦挣得的,结果绝大部分财富都进了中共权贵的海外账户。
中共就没想让你们老百姓富裕,这代开始躺平,基本上也就不会再有下一代了。医院的妇产科,儿科就可以陆续关门了,幼儿园,学校都会受影响。一连串的社会恶果就会连续发生。
--------------------------------
我觉得年轻人完全靠父母肯定是不行的,日子不会太红火,只能混吧。
经济不佳,人口下降,取消独生子女政策也没能刺激出生率,前景堪忧。 年轻人躺平真是一大难题。
前几年我的一个老同学在崇明买了两个门对门的二房单元的房子,邀请了我好多回,说回国不要住酒店公寓了,就住她崇明的家里,独门独户,好向往,可惜不知哪天能成行。
菲儿在东湖鱼馆那丰盛的一餐,只只菜我都喜欢。喜欢崇明糕,金瓜丝在上海吃过,不知道是不是崇明特色味?菲儿写博愉快!
-----------------------
哎呀,荷姐文笔太好了,回头加一些到文中去。谢谢姐姐码这么多字,辛苦你了!哇,好棒,下次你回去就住老同学那里相聚吧,那里空气,风景都很好,就是稍微远点。应该就是崇明的,呵呵。:)荷姐身体好了,再更新你的游记,大家都特别喜欢看!
--------------------------
谢谢云台兄,这里确实风景不错。就是菜不太朋友。谢谢云台兄谬赞。最喜欢看你家小可爱的片片。:)
哈哈哈,居然把食物放在写了毛笔字的纸上!我是第一次见这么上菜的。谢谢分享!
---------------------------------
哈哈哈,纸应该是印出来的,所以吃不到笔墨,还有情调。我也是第一次见。:)
--------------------
谢谢亮妈,你的游记篇篇精彩!你记性真好,小时候确实吃的是罐头的,我是第一次吃新鲜的烤子鱼,细细的,超级美味!亮妈能干,自己会做烤麸!周末快乐!
哈哈哈,居然把食物放在写了毛笔字的纸上!我是第一次见这么上菜的。谢谢分享!
---------------------------
呵呵呵,谢谢好秋,真是鸟语花香的初春。是啊,让人悲哀。。。。
-------------------------
好呀!是的,当地的家常,农家菜,很家乡味道,特别特别的新鲜。新式菜就是摆盘比较漂亮,我也喜欢尝试。问好紫萸香慢,祝一切安好!:)
根据40年以前的经验,东方不亮以后,就要考虑到西方来点亮自己的世界。考个TOEFL和GRE,有一个985文凭和大厂的5年工作经验,联系上一个全额奖学金读博的机会应该是有的,并且很大。当年俺29岁出国,舍弃中国的一切,信心满满地从头开始。如今,国内年轻人考研考公劲头满满,一年复一年,可考托考纪的很少。俺觉得,很大程度上,大概是被洗脑了,全社会的成功洗脑!
-------------------------
经济不好,很多人受影响。当然也有依然不错的。
咱们第一代移民都是这样出来的。感觉现在是不是出国不太热了,尤其现在这样的国际关系。另外好像也有不少孩子学成回国的,是不是现在留在国外的吸引人不如以前了?
---------------------------
哈哈哈,Armweak记性真好。明年还没想好呢。谢谢谬赞。:)
---------------------------
谢谢水星兄谬赞,“金波流翠,佳人如画,油彩铺地,倩影如诗。”,哇塞文笔太好了,佩服!闺蜜的别墅原来写过,放过她们的小区,这次就不放了,她比较低调。:)
祝福你太太的外甥,谢谢分享!
----------------------------
确实很无奈,很悲哀,连我们这些外人都觉得难过,可想孩子的父母了。。。。
菲儿这段传神的描写令人向往,有桃花源避世的韵味:)
菲儿与闺蜜相知相惜,在这个充斥着“塑料花姐妹情”的现世,尤其难得,赞!从菲儿你俩待客之道就可以看出对彼此的珍惜和信任:在她优雅大气的“避世大宅”倾心交谈,在令人馋涎欲滴的美食陪伴中畅聊人生,得此知己夫复何求?
要是再来几张姐妹照(糊脸也成:)那就完美了,只有一张花田美照太少了:)
-------------------------------
谢谢xyz谬赞!这个公园好大,好空旷,也挺有味道,初春的气息。
哈哈哈,闺蜜不同意放照,我们在微信上彼此欣赏了,还有一帮啦啦队的。那天真是狠狠地疯了一下,帽子差一点都不知道扔哪里去了。从小学就认识的闺蜜,肯定比塑料花要珍贵!:)
------------------
握手叶子老乡!呵呵呵,谢谢亲,差一点就躺下去了!:)
==========================
哎。。。。。心之初写得幽默又无奈。
你好棒,自己会做烤麸。木耳我是朋友家乡的,也特别好。花生有机的我要去看看,还有金针菜。酱油买了你说的贵的,15美元一小瓶。你吃东西很讲究,跟着你学习。:)
https://www.google.com/search?sca_esv=b16723199f5965cc&rlz=1C1CHBF_enUS1027US1027&sxsrf=AE3TifOTgzv6s8RWhoWMeKgEa8-JKXAe-g:1752186856566&q=%E4%B8%9C%E4%B9%8B%E5%91%B3%EF%BC%8C%E6%B5%B7%E8%9C%87&udm=2&fbs=AIIjpHxU7SXXniUZfeShr2fp4giZ1Y6MJ25_tmWITc7uy4KIeioyp3OhN11EY0n5qfq-zEMZldv_eRjZ2XLYc5GnVnMEIxC4WQfoNDH7FwchyAayyomVtyMIlwCjX48LT0TrXSNU5mLhW4DIlZIt3-gwG8mMeXC-Y0JFzx5GBuU59za0o5XLXRovSVas40d3y4gTUxobLZ8-C-h3aNfCXmcENPvCZqzMdA&sa=X&ved=2ahUKEwi2xKnZrLOOAxVjnokEHUOKNW0QtKgLKAF6BAgREAE&biw=1152&bih=559&dpr=1.25#vhid=Lc2K2Z6wV29vyM&vssid=mosaic
---------------------
我们这里原来也是光海蜇,还要自己发和洗。这种特方便,回头给你找找图片。
--------------------
我也是才搞清。这家农家乐味道不错,就是价钱不便宜。
-------------------------------------
这里确实不错的。只是菜并不便宜。感觉农村应该比以前都好了,只是相对城里还是有差距。很喜欢看你分享的文,真实。
”现在国内还有一种普遍现像,男不婚,女不嫁,结了婚的不养娃。“,都是生存压力给整的。。。。
-----------------------
东方店有卖各种口味的袋装的,我是不喜欢吃太多海蜇,所以放黄瓜,你也可以就吃海蜇。
现在国内是退休的“最有钱” :)年轻人很多都在躺平, 独生子女的一代拼劲还是不如老一辈。
-------------------
佳园说得一点没错,小时候觉得好远啊。是呀,这个世道变了,退休的过得潇洒,年轻人焦虑。。。。
春光明媚的崇明岛上花美,景美,人更美。油菜花丛菲儿影,落纸云烟熏鱼香,这不仅又让我想起另一句诗句,"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下次回上海我也要学着菲儿四处走走。谢谢菲儿的精彩分享!祝周末快乐!
-----------------------
是啊,我也听说了,外商撤离。想当初咱们在中国的时候,合资,外企多么流行啊。哎。。。。
“心疼这孩子这么清醒,不是他不努力不是他不聪明,无奈这个环境这个社会不给他机会,不给他站着挣钱的机会。“,确实,现在竞争激烈,经济又不景气,让人叹息。。。
躺平,人人都想,有条件在自己能养活自己的条件下可以躺。
这些美食太馋人了,我最喜欢海蜇!
------------------
多谢领导。你说得对。海蜇自己也可以做,就是要泡去咸味。我现在是买单装里面有调料发好的,再放点黄瓜拌拌。
菲儿越写越文艺,也是很棒的剪辑师,场景转换自然流畅,段与段之间丝滑过渡,读起来很舒服~~
菲儿爱的这款熏鱼太牛了,下有“将进酒”做陪衬,顿时把李白拉来同桌,把历史拉到眼下,把千古诗意拉入人间的食色……
菲儿在金色花海里的照片太美,让俺想起“日瓦戈医生”电影中男女主在乡间重逢、彼此靠近时的唯美和浪漫。。。也给摄影师点赞:))
用小板凳抢个位:))
前几年我的一个老同学在崇明买了两个门对门的二房单元的房子,邀请了我好多回,说回国不要住酒店公寓了,就住她崇明的家里,独门独户,好向往,可惜不知哪天能成行。
菲儿在东湖鱼馆那丰盛的一餐,只只菜我都喜欢。喜欢崇明糕,金瓜丝在上海吃过,不知道是不是崇明特色味?
菲儿写博愉快!
看不懂现在中国的一些年轻人,如果你有工作,收入不菲,各方面很满意,就象中共政府宣传的那样,中国和西方/美国发展得差不多了,老百姓民族自信心爆棚,那么俺也能理解。菲儿文中介绍的那位小伙子,28岁,985大学毕业,都有了5年的大厂工作经验,但现在失业在家。即使中国和美国的发达水平齐平,小伙子的手中并没有抓牢什么。
根据40年以前的经验,东方不亮以后,就要考虑到西方来点亮自己的世界。考个TOEFL和GRE,有一个985文凭和大厂的5年工作经验,联系上一个全额奖学金读博的机会应该是有的,并且很大。当年俺29岁出国,舍弃中国的一切,信心满满地从头开始。如今,国内年轻人考研考公劲头满满,一年复一年,可考托考纪的很少。俺觉得,很大程度上,大概是被洗脑了,全社会的成功洗脑!
菲儿这段传神的描写令人向往,有桃花源避世的韵味:)
菲儿与闺蜜相知相惜,在这个充斥着“塑料花姐妹情”的现世,尤其难得,赞!从菲儿你俩待客之道就可以看出对彼此的珍惜和信任:在她优雅大气的“避世大宅”倾心交谈,在令人馋涎欲滴的美食陪伴中畅聊人生,得此知己夫复何求?
要是再来几张姐妹照(糊脸也成:)那就完美了,只有一张花田美照太少了:)
朋友之子过早躺平是时代的悲哀。可怜天下父母心,辛辛苦苦盼到孩子上了985大学,工作没几年就被解雇,疲惫不堪又心灰意冷,人生前路迷茫,如何是好?连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都要面对整体经济下行的严酷现实,更何况大部分内地人们?菲儿这篇虽然是“管中窥豹”,但也很有代表性。
有消息说目前中共国的总人口只有3亿,看看各大电信公司的财务报表里的手机用户总数就能推测出实际的人口数量。这些躺平现象都是中共的英明领导所致,中共是消减中共国人口决定性的力量。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中共国赚了那么多钱,都是中共国老百姓像年奴隶一样辛苦挣得的,结果绝大部分财富都进了中共权贵的海外账户。
中共就没想让你们老百姓富裕,这代开始躺平,基本上也就不会再有下一代了。医院的妇产科,儿科就可以陆续关门了,幼儿园,学校都会受影响。一连串的社会恶果就会连续发生。
现在国内是退休的“最有钱” :)年轻人很多都在躺平, 独生子女的一代拼劲还是不如老一辈。
国内有钱人的日子太爽了,羡慕!
有人说他堕落,有人说他逃避,他不争辩。他知道,这不是理想主义,而是现实下的自我保护。
他写道:“以前拼命,是为了能站着赚钱。现在选择躺着,不是因为不想爬起来,而是累了,想歇一歇。等哪天不困了,再看看要不要站。”
心疼这孩子这么清醒,不是他不努力不是他不聪明,无奈这个环境这个社会不给他机会,不给他站着挣钱的机会。
躺平,人人都想,有条件在自己能养活自己的条件下可以躺。
这些美食太馋人了,我最喜欢海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