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面壁说说中国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几个不同点间谈中国文人不悲哀

(2008-03-13 09:57:12) 下一个
和面壁说说中国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几个不同点间谈中国文人无悲哀

庄冬

读了面壁回by心言的《中国文人的悲哀》的《忍不住说两句"中庸之道"》:

如果你说“中庸之道”就是“明哲保身”。看来你是真的没有怎么看过“中庸”。
“四书”之中“孟子”最浅,尚且被人称作雄辩;然后是“大学”,其中单单一句
“致知在格物”就使王阳明成为一代宗师接著是“论语”,“半部论语得天下”;
最后才是“中庸”,“中庸”最难,难到普天之下能懂“中庸”的人屈指可数。引
一句话与看我帖的人共勉:圣人著书立说,为万古纲常,岂欺我哉?

我以为面壁是看见不会下棋的文人对胡荣华或聂卫平的棋谱毫无顾忌地指手划脚评头论足忍不住了。我看了面壁的贴。庄冬装懂愿与面壁共勉。

我先就面壁提的现象说说中国哲学。“半部论语得天下”是许多人许多年成功经验的总结与感慨是事实。我以为不是中国没有哲学体系,而是中国哲学体系极为深远。黑格尔的“大小逻辑”看懂的也不多。

所谓这体系那体系是以教育为目的。比如说西方有数学体系和中国没有数学体系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对的,又不完全对。准确一点的说应该是西方有数学教育体系和中国没有数学教育体系。中国的《九章算术》是方法的集合。《九章算术》不教公式定理。《九章算术》只教方法。学了《九章算术》就可以算历法。但是学了《九章算术》就可以算历法的人就不多了。所以《九章算术》的数学体系教育普及起来比较西方以阿拉伯数字为基础的数学有困难。别忘了,阿拉伯的代数学曾经是最先进的数学。

归根结底学了数学还是要用数学。我想我们大家在用数学的时候用的不是公式和定理而是那些公式和定理所代表的方法。我以为中国的哲学(有人叫“国学”)也有《九章算术》之妙。我以为中国的哲学或“国学”是蕴藏在中国的哲学或“国学”,例如“四书”等等,里面的方法,虽然“四书”不提这个律那个律什么的。从“四书”不提这个律那个律什么的就下结论说中国没有哲学体系是吠日。

当然这些吠日对中国是有巨大帮助的。他们使中国文明的敌人不能理解中国文明。《孙子兵法》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当然,也希望这些吠日不至于造成中国文明不知彼不知己的恶果。

既然准确一点的说应该是西方有数学教育体系和中国没有数学教育体系,那么什么是教育体系呢?教育体系就是交流体系,就是语言。在表达数学这种特殊内容的时候,阿拉伯数字和以字母拼音为基础的拼音语言文字是有优势的。这个拼音语言文字的优势在人类历史的这前500年里也是被事实证明了的。我特别要说“这前500年里”是在表达人类还会有新的问题和对这些新问题拼音语言文字就不一定有优势了。

在中国学过数学的人来到美国都会发现美国的数学教科书比中国数学教科书的厚大的多得多。为什么呢?我以为是西方人重知识即公式和定理的原因造成的。美国数学教科书里要的公式和定理多了就自然厚了。我又以为是中国人重方法。由于很多公式和定理代表的方法是一样的,因此不必都写到教科书里去,中国数学教科书就不那么厚了。

那么是不是中文在表达哲学上比拼音语言文字是有优势呢?我下不了这个结论。我只想给大家指出一个事实:用现代的印刷术,黑格尔的“大小逻辑”两大本是“四书”的好几倍。就更不要说“半部论语得天下”啦。特别是今天的英文计算机书,每一本都是700到800页!

比较东西其实是人类文明的所有行为的基础和意义所在。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理性的行动。即便是百分之百的赌博的情况下,人们也还是要找一些理由的。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 ,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可见比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比较两件东西是最简单的比较。在大家试图比较两件事情的之前,我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今天都作了些什么比较和做了些什么决定。比如在两个商品中决定买其中的较好一个。

因此,我们所有的决定都是建立在比较基础上的。比较工作做得好,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反之,我们就要吃亏。简单的商品大家问朋友串商店比价格、比质量、比款式和比牌子,等等,我就不说了。我跟大家提一个稍微复杂一点儿的东西吧,计算机:先不说价钱,是不是CPU速度越快越好呢?是不是名牌儿或老牌子就是最好呢?我再跟大家提一个稍微复杂一点儿的东西吧,汽车:是不是马力越大就越好呢?是不是名牌儿或老牌子就是最好呢?这计算机和汽车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是数量化了的,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某个价格档次,有谁可以说出这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或汽车呢?类似经济条件、教育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不都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一件很奇怪的现象?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理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都有理,无是非与对错。即便是完全不考虑价格,有谁可以说出这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或汽车呢?是不是最名的名牌儿或最老的老牌子或价格最高的汽车或马力最大或别的什么指标数据最大或最小就是最好的汽车呢?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的非常简单的,我猜大家也至少都是有中学毕业证书的。我就不在这里写那正确答案了。

日常生活人们经常做的买蔬菜和水果的决定,萝卜白菜各人有各人的标准。日常生活人们不经常做的买计算机和汽车的决定,同样是萝卜白菜各人有各人的标准。我希望我以上写的都是废话。我只是想说在比较简单的事物时,这孰优孰劣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回到正题:文明!如何比较两个“文明”呢?

我希望大家看了我上面写的废话以后能感觉到这个问题,也就是比较“文明”,不比比较计算机或汽车更容易。

我希望大家应该像我一样哑口无言就好了。

可是,有人说了:既然你自己都知道你自己哑口无言还写什么?

哎,这不是砍大山嘛,当然是要拣大的山砍啦。

俗话说:戏法儿人人会变,各有奥妙不同。变戏法儿的魔术师们那个更高明呢?是不是看那个魔术师的戏法儿更精彩呢?可这“精彩”又是没有标准的萝卜白菜各人有各人的标准。是不是“变戏法儿的魔术师那个更高明”这个问题问的不合适呢?当然不是。只是这个问题是不应该问观众的。

我的看法或回答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叫魔术师们自己决定那个更高明。可叫魔术师们自己怎么决定呢?我以为如果魔术师甲能看出魔术师乙的戏法儿的秘密,魔术师甲就比魔术师乙高明。特别是如果魔术师乙不能看出魔术师甲的戏法儿的秘密的时候,魔术师甲就比魔术师乙高明多了。

基督教文明魔术师变出了火车、汽车、原子弹、卫星和计算机等等戏法儿。中国文明魔术师看明白了基督教文明魔术师的戏法儿的秘密。中国文明魔术师也变出了火车、汽车、原子弹、卫星和计算机等等戏法儿,虽然具体细节还有差距。中国文明魔术师变的是别人的戏法儿嘛,而且变的时间也还很短。我以为基督教文明魔术师的戏法儿中国文明魔术师也基本都会变。只是变别人的戏法儿时间也还很短再加上基督教文明魔术师控制世界资源500年,中国文明魔术师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处。

那么中国文明魔术师有没有基督教文明魔术师看不明白的或变不出来的戏法儿呢?“四书”是不是?针灸是不是?我不知道。但是,我肯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文明魔术师可不能丢了毛泽东思想这个看家戏法儿啊!

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关系就是小篆和大篆的关系。

从华夏的意义上来说,秦始皇是华夏意义上的吾皇,他整理并创立了华夏意义上的中国文明。从地球的意义上来说,秦始皇整理并创立的中国文明是一个局部性的文明。

从地球的意义上来说,毛泽东是全球意义上的吾皇,他托起了局部性的中国文明向全球性文明蓬勃已出的朝阳。

现在说说中国文人不悲哀。中国文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比任何国家的文人的政治地位都高。看见“中庸”两个字便望文生义出“中庸之道”就是“明哲保身”的文人悲
哀吗?吠日的悲哀吗?吠日的大概是有吠日的丝毫不值得同情的悲哀。倒是被那个文人指手划脚评头论足的“中庸”的如日的作者有某种被吠的值得同情的悲哀。

我在《焚书坑儒的“儒”是古知识分子吗?》提的。

奇怪的是,从未见一个下过上百盘像棋或围棋的知识分子给胡荣华或聂卫平公开支高招儿,却常见上百个从未治过一天国的知识分子给政府公开冒险支高招儿,而且政府不听不照办还不行。学而优则会治天下嘛。支高招儿就支高招儿吧,政府有没有不听的选择呢?没有?

有人说下棋不重要与我们生活发财无关,所以不给胡荣华或聂卫平公开支高招儿。政府治国关系到我们生活发财,所以要支高招儿。你病了,你给不给治你的医生支高招儿?你的汽车坏了,你给不给修你的车的支高招儿?你工作的公司有麻烦了,你给不给治你工作的公司的支高招儿?你座的飞机要栽了,你给不给飞行员支高招儿?国家有麻烦了,你非要给政府支高招儿?添乱!你自己家发财与你生活发财有关无关?如果国家都非得照最富的国家学,你不也应该照最富的人学?你多给自己家支点儿招儿,学学比尔盖祠不好吗?就像别人比尔盖祠的发财高招你不好学,美国的发财高招中国也不好学。

我的《焚书坑儒的“儒”是古知识分子吗?》的第一段就是:

焚书坑儒的“儒”是古知识分子吗?这年头知识分子多了是因为产生知识分子的条件多了,如各重点大专院校。如果非重点大专院校毕业也算知识分子,那知识分子就更多了。如果高中毕业也算知识分子,那知识分子就更多了。特别是由于现在基本上是全民教育,现在中国社会里的绝大部分知识分子是具有知识分子一重身份。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社会里的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经济身份和政治身份比较弱。

我想说的事实是“文人”或“知识分子”或“儒”的概念是很不确定的。比如一个有博士学位的大款是文人吗?政坛上的有博士学位的是文人还是政治家?有博士学
位的将军是文人?杀有博士学位的大款或政坛上的博士或有博士学位的将军是杀文人吗?我的后几段是: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中国语言都还不统一,咱估计那时候没有这么多大专院校。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的“儒”在当时的社会里不仅仅只是具有知识分子一重身份。也就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的中国社会里的“儒”的经济身份和政治身份比较强。就好比一个有大学文凭的百万富翁的社会身份还主要是百万富翁而不是知识分子。当然,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的“儒”也包括寄人笠下的“食客”或“士人”。用毛泽东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话说就是依附在的经济身份和政治身份比较强的“大款儒”的皮上的“贫穷儒”。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说“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咱猜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儒”是当时齐楚燕韩赵魏那“六合”里的“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

所以,后来的“儒”们也就是后来的“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大为不满也是很自然的。顺便说一句,咱估计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书”里是不包括工程书籍的。不然,秦始皇的“车同轨”还是不好搞。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烧一些外文“书”是非常自然的,“书同文”嘛。好像后来的“儒”们对秦始皇的“书同文”有意见的不多。至于秦始皇的“书同文”是对与不对,大家可以争论。

雨果(V. Hugo)有一句说那些以他们有“知识”为标志或社会身份或地位的话叫他们与卖淫的人们以他们有“姿色”为标志的性质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自命不凡。

因此,当你骂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属于“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或“附属于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的人们。如果是,你就应该骂。如果不是,你就是在瞎骂,就是在替别人数钱,或是想拉大旗作虎皮、就是硬往人家那儿挤、就是非要傍大款、自动当“三陪”还不收钱和主动自付抚养费当“二奶”。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