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95)
2007 (227)
2008 (147)
2012 (9)
2014 (1)
2017 (2)
2018 (1)
2021 (9)
2022 (29)
在读The Kite Runner。
书中,少年Amir写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故事,关于一个人和一只魔法杯。在他的故事里,有个人得了只神奇的杯子,能够将每一滴落在里面的眼泪都变成晶莹的珍珠。这个人当然十分高兴,可问题是,他虽然贫穷,却生来是个快乐的家伙,很少流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努力制造伤感,并且成功地积攒了越来越多的珍珠,人也越来越不容易满足。故事的最后,这个已经变得贪得无厌的人,坐在珍珠堆成的山上,无可奈何地流着眼泪,手中握着的是一把刀,怀中抱着的是死去的妻子。
Amir写的这个故事,令他自己激动不已,跑到父亲那里去汇报。虽然父亲的态度相当冷漠,然而他父亲的朋友却大力赞叹其精彩,说他做到了许多抱有文学梦想的人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在文章中饱含反讽的意味。
于是Amir迫不及待地唤醒了自己的好友兼仆人Hassan,把故事念给他听。Hassan一如既往地热情崇拜着他和他的作品,相信将来他一定能够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作家。不过称赞过后,他也小心翼翼地向Amir提出了他的问题:那个男人为什么杀了自己的老婆?为什么必须要悲伤才能流眼泪。他难道不可以只是闻一闻洋葱吗?
Amir这才极不情愿地知道了,什么是故事情节中的破绽。
好多读者是在读到后边Hassan追逐蓝风筝的悲惨遭遇(具体遭遇我就不写出来了,好把悬念留给阅读本身。同理,读过小说的同学也请千万不要对我剧透:)时,才开始被这部书深深吸引。我倒是一看到这个小故事,就陷进了书中。
所以当我看到“三丰子”新写的《遭遇一女博士》,立刻来了感想。文中她写:“这位女生,其实是个好学生,喜欢看最新文章,知道大家都在做什么。但问题是,伊是坐着气球飞到楼顶看风景,而不是一步步爬上来。基本概念不懂。这也让我想了想什么是好学生,也许一窍不通的学生要远远好过什么都错懂的学生。”
我对三丰子说,我需要反省,她笑我“反省什么呀?是不是平常太谦虚了?”我看她不正经,就没回她。不过如果要回的话,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能够从她这段话里找找自己的影子,然后反省。
日前,“神在阿堵中”写了《坚固的磨盘――黄永玉》,真是好文章,读之受益,在这里摘录一二:
读《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一书的时候,感觉精彩之处不时闪现。尤其是那篇“追索印象派之源”,对我来说,有如给我揭开了一片天那样的惊喜,我读完就呼,了不得!黄永玉想告诉一位住在巴黎,却跑到意大利佛罗伦萨(翡 冷翠)去研究拜占庭文化的姑娘,要凭自己的兴趣读书、做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个谜”,如果我们有兴趣揭开一些谜,耐得“焦躁、孤独”,“一个码头一个码头地”“访问、体会”,“考据和调查”,一定能搞出一部“又厚又大、夹着精美的照片和插图的”大书来。他特别举了印象派发展史中一个个画家和沈从文的作品中提到的事物为例子。
那一年,读了这篇文章以后 ( 当时读的老版本 ) , 心里一下子就平和了。一个个谜一般的题目跳了出来。今后,还有好多好多事情可以做,慢慢来,一边玩,一边做。没有了焦虑,不需要慌张,知道了。
后来,也真就做了两本既不“又厚又大”、离“夹有精美照片和插图”也有相当距离的书来。问题不在书,收获在弄(我不说写,自己写是其中不很麻烦的部分。)书的过程中,学了东西,见识了人和事情,那些个苦乐参半的人生经历,是什么都换不来的。毕竟开始一个个“码头”的访问了。得谢谢黄先生的“治学方法学”的点拨。
想做点文事的朋友不妨去找这本《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来读一读。
我发现,随着年龄见长,思维越来越就着习惯进行。不论是阅读小说还是短文,甚至相互交谈的朋友,都会不约而同地按照这种被习惯了的方式来引导自己,让我们都得以停留在某个安全区域附近,不会流落到太远的地方以至无法以舒服的状态行事为人。
这么样的琐碎念头,记录下来,就确定成了一道痕迹。
继续读书去了。
很喜欢并欣赏你这篇文章最后关于习惯思维的那段阐述。
你周末愉快!
读到现在,有些不理解的心理,不过等我全部看完再找你聊。。。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刚看了个开头,不错...
孤草同学,三丰子的博客早歇业大吉了。偶尔写两段话,让无名学习学习,要不,下次我也发到你QQH里?
叉:我可没哲学啊,我烦哲学,因为不懂。
丰:你要是告诉我后边的情节,我就再也不跟你玩儿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