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
人到中年,可能很多人都感到人际关系难处,因为人人都很“执着”。执着什么?执着自己的观念。一旦观念不同,就上升到“人”的不同从而相互排斥。
人似乎有这样一种天性,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开始成熟,有了各种观念。由于思想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标志(其实我们也很难知道动物是否也有自己不同的思维体系),所以能思想了就觉得很了不起,很有点做人的“升华”感。由此思想的结果 - 观念就被当成很神圣的东西了:观念被肯定,人生价值就被肯定,反之,人生价值被否定。所以一旦自己观念受到攻击,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人格受辱,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胁,一定要奋起反抗。似乎捍卫观念就是捍卫自己的人格。
其实,人的观念不外乎是人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由于人的经验的局限,更由于人在观察上天生的错觉,人的很多观念都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经验的局限不必多说了,就说人在观察上的偏差,正方形被看成长方形,曲线被看成直线,这几乎是每个人都有过的错觉(长期的美术教学让我对这一点体会很深刻)。既然观察结果 - 这个第一手资料都是错误的,得出的结论就更不必说了。
真正有思想能力的人恰恰能看到人的这个局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曾在德尔菲神庙算命,被告知他自己是全希腊最聪明的人,他不相信,于是走遍希腊,希望发现一个比自己更聪明的人,结果很失望,因为他遇到的所有人都把自己的思想观念看得很重要,都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理。于是他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最聪明,因为他是唯一一个知道自己其实什么都不知道的人。
苏格拉底向人展示了这样一个至理:真正的思想者,恰恰在于他们能看淡自己的思想。在此当然并不是说思想毫无价值。恰恰相反,思想是人的最高级的精神功能,人类最伟大的精神财富莫过于思想财富。但敢于思想,能够思想,并不等于把思想的结果看成不变的真理。所以,真正的智慧,不在于 - 或者不仅仅在于 - 有思想,而在于看到自己的思想可能是局限的,甚至是错误的,并随时都敢于否定之。
亚里斯多德继承了祖师爷的风范,留下了一句非常精彩的格言:“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当成娱乐且不接受之,这是受过教育的头脑的标志。(“It is the mark of an educated mind to be able to entertain a thought without accepting it.”)。所以越是能把思想当娱乐的人,越是能享受思想的乐趣,越是智慧;而越是把思想和观念看得重要从而死抱住不放的人,离智慧越远。
如果这世上人都能如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一样,知道自己的局限,一方面把思想当乐趣,另一方面又能不把自己的思想太当回事,错了一笑了之,这个世界大概要和平得多。
08/04/2019, Durham, NC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