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
从中医的实践到爱的实践 - 读艾宁《问中医几度秋凉》
虽然我很少读中国书(中国人写的书),曾写过《少读中国书的五大原因》,但最近却一口气读完了艾宁的《问中医极度秋凉》,之后感概万千。此书以写中医为名,实则是写作者关于人生哲理的综合感悟。文字发源于内心,有经历有故事,更有哲思,可谓一本透视人性的思想著作。
1。 一家三代 - 科学与“迷信”的较量
作者母亲是私传中医,“提着三根手指走天下”,一生以自己的医术帮助了无数病人。作者的父亲是科班出身的西医,可谓科学的捍卫者,也影响了作者,所以作者自己也和父亲一样,献身科学,并致力于把自己的女儿引向科学。无奈女儿却天生一个感性的大脑,对科学无兴趣,非但如此,她还显示出在中医方面的天赋,立志从事中医。 最后女儿的天分和热情感化了作者,让作者从新思考她母亲的一生,从全新的角度去看中西医,以及科学和传统的冲突。
全书从作者的母亲给人看病写起。对中西医看病的方式作了一个既简单有有趣的对比。西医看病,一般是一大堆常规检查,是医生检查病人的过程,而中医看病,却是病人对医生的“考试”。作者的母亲给人看病,是先让病人坐下,什么都不说,自己默默地给病人按脉,然后道出病人的病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她说得不对,病人大约就一走了之,不必再回来找她了。然而,母亲小小的房间总挤满了来访的病人,显然是她医术过人的证明:
“。。。诊完脉,轮到母亲答题了。她一样样说清病人的病症、感觉、起因、病理......病人像主考官一样绷着脸听着,渐渐地露出笑容,最后伸出大拇指赞道:‘好脉条,好脉条啊!就你给治了,下药吧!’这时,一屋人也都展露出舒心的笑容。
千百年来,中医就是在这样的检测下生存和发展的,这也是自然生成的法则。
中医的拿手本事是说出病来,说不出来,说的不准,那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注1)
母亲不但在家里看病,还像赤脚医生一样地出访。她不但医术高,且一生行善,对很多穷人都少收钱,甚至不收钱,所以一生受人尊重。也正因为如此,作者一家人在文革中幸免一场大难。
作者母亲这样的高超的医术,却从来没有动摇过坚信科学的父亲。作者的父亲从来认为他的妻子是在迷信的路途上走得太远以至于无可救药。的确,对比起来,西医的系统化,仪器的完备,显得气势宏伟而森严,让人不得不服:
“西医院高大、亮丽,先不说能不能治好病,光挨个设备过一遍,便死而无憾了,因为你可以通过片子、屏幕等亲眼看到置你于死地的肿瘤、病毒的形象。西医直接治病,直接用刀切割肿瘤,用射线杀“病”......而且各种报告单在你手里攥着,让你死也死得心里明白。”(注2)
作者的父亲以身作则,教训母亲,更教育女儿,要远离迷信,热爱科学。父亲这样的精神一直坚持到他六十岁时才有所动摇。当时他自己犯了一种病,西医无治,却被中医治好了。从此,他终于对中医沉默了。
如果读者到此以为本书的作者是因中医而反西医,那就错了。作者是从热爱科学和反中医的态度开始到最后接受中医,也拥抱西医。作者最后把中西医的比较过度到人性和科学的比较,认为科学(西医)把人当成机器,用规范同一的标准去治病,而中医把人看成个体的人,以不同的对策对待不同的甚至貌似相同的病症,比较起来,中医显然更加人性化。西医的长处在于系统,能培养大批的医生,在这一点上中医无法与之相比,所以这个“个人化”,“感性化”的特点虽然一方面是中医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是缺点。总体来说,作者似乎对中西医结合是报乐观态度。
2. 人道主义与爱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不是本书对中西医的比较部分,而是对人性的思考部分。我曾经在《少读中国书的五大原因》中说到,在中国文化中看不到,或者很少看到爱,但此书却是一个少有的令人感动的例外。从作者母亲的中医实践,到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我看到了爱。这个爱,最典型的体现在作者的母亲对待穷人和精神病人的态度上。
按作者父亲的话说,母亲为人处世“没有原则”,经常看病不收费,还给一些被社会“抛弃”的人看病,对他们就像对“正常人”一样。母亲不但对精神病人,对那些受到社会公众歧视的“出轨”的人(比如少年怀孕的女子),都一视同仁地以看待。受此影响,作者自己也对人的苦难充满同情。书中提到,一次作者在街上看到一个上身赤裸的女人在街上奔跑,后面跟一大堆看热闹的人。此时作者走上前去,把她抱在怀里,轻声说道:“你太累了,太累了。。”此人立即倒在作者怀里大哭不止。
读到此,我在感动之余不禁想到,这样的人,中国太缺少了!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爱的力量,看到自己的母亲很多时候用充满爱心的理解方式帮助了病人,让作者自己认识到,人体不是机器。现代医学,虽然有其无可否认的优势,但由于人体的功能之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机器能对付的范围,所以现代医学在面对这个复杂性时,多是束手无策的。很多病,其实是生活方式,包括爱的缺乏所致,治疗的方式,自然不是机器能代替的。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意识到中医的魅力,因为中医把人看成人,而非机器。
3. 作者感性与理性皆备的智慧
本书作者让我最为钦佩的是她的感性和理性俱全的智慧。她虽然出身科学,但有女性的感性直觉。这样的全面智慧结构使本书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感性的透视,文字及其流畅,读起来既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艾宁酷爱围棋,几次用围棋的特点来形容人的智慧特征,这和我个人对为其和智慧的看法不谋而合。读完此书之后,我感到是和一个难得的知己做了一个长长的知心的对话。
有几点我不能完全苟同于作者,1,文中透露出的民族主义情节;2,对科学的认识;3, 对中西方文化之不同的认识。
首先我很理解作者的民族主义情感,相信如果作者生活在西方,她的人道主义精神会使她的思想超越民族的界限。其次,关于科学的态度,作者在书中基本上是把科学和人道主义对立,也把科学和传统对立。似乎科学就是非人性的,传统就是人性的。我个人的看法并非如此。我认为科学是可以和人道主义并存的。现代医学的确基本是把人看成机器,但医学只是科学的一部分,所以它不能作为科学精神的“全权代表”。我认为真正的科学态度是并非把人看成机器,而是实事求是,即:人或许不全是机器,但我们仍然要尽力去理解我们能理解的那部分。这就是西方发展出心理学的原因。心理学也算是科学的一部分,挑战医学不能包括的那一部分。当然,心理学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如果把心里学的研究都看成真理,那又是陷入了“迷信科学”的圈套。另外传统并非都是“人性的”,虽然中医有人性化的特点,但中国(或者任何一个文化的)传统却往往有非常多的非人性特征。纵观人类文明史,很多时候恰恰是科学把人拉回到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角度上,从野蛮转化到“人道”的轨道上 (所谓“科学的人道主义” )。
另外,作者似乎把西方文化和科学划等号,把中国文化传统和人性划等号,这在我看来有失偏颇。科学只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中医也只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一样。如果看到科学中有非人性的因素,就认为西方社会都是这样冷酷,或者因为中医具备人性化特点就认为中国的传统都是人性化的,这都是不全面的观察的结果。事实上,西方社会远远比中国社会有更源远流长的人道主义传统。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的最大不同,不在于机器与人性,人道与非人道,而在于多元与单一,即:西方社会是多元的,各种意识观念并存的社会,中国文化则相对单一。并且,出于我自己的观察和学习,我认为爱与人道主义在西方的普及程度是远远超出了中国社会。中医虽然在治疗上有人性化的一面,但它在人道主义方面对中国社会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爱与同情,这些都是在中国文化中长期缺席的因素,从来没有因为中医的“人性化”而发扬光大过。所以,我认为作者从中医的人性化到中国传统的人性化的联想是非常有哲理的,甚至具有普世价值的(因为一旦现代医学人性化后,人类将更加受益),但同时也是个人的,因为它不是历史的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中医虽然流传几千年,但中国文化从古到今基本上是一片人道主义的荒漠。
然而,虽然我和本书作者有这些细微的的认识不同,但和作者的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即:人不是机器;爱,是人的精神健康中最宝贵的营养。而作者从本书透露出的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原创的智慧及勇气,让我深受感动。我认为这是一本在中国书中少有的具备原创智慧的人道主义著作。
注1:艾宁《问中医几度秋凉》,第5页,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注2:同上,第7页。
我和你的基本理念也一致。
艾宁的“错误”我个人觉得和国内封闭的意识形态有关系。在那种铺天盖地的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宣传下,人很难“出污泥而不染”。
感谢weetbug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