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北京模式”的主要特征

(2008-07-12 15:38:14) 下一个

施化

眼下人们谈论得很火的“北京模式”,也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到底是一样什么东西,很值得深入探讨。因为这决定着中国到底向哪里去,决定着十三亿人今后的命运。也因为,对这个发展模式,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岂止不一致,还截然相反。我想这个题目应该交给和自己利益相关的每一个中国公民网民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公开讨论,而不仅仅是委托给某些专家。这些专家们除了只研究不知从哪里来的数据,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数据和事实之间不能划等号。数据,即便是正确的数据,也只反映事物的某一些特质,并非事物的全部。把一个面包淀粉水糖成份的全部数据放在一起,结果还不是面包,品尝不出任何味道。中国的国情也是同样道理。比如,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资深研究员、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盖保德(Albert Keidel)在刚刚发表的一份报告中预测,中国的经济实力到2050年将是美国经济的两倍。他的主要理由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像欧洲和其他东亚国家那样跟随著美国经济的起伏波动而变化,而是相反,即美国经济减缓时,中国经济反而出现上升。可是几乎同时,主管中国经济的高级政府官员却表示,尽管北京一直在努力调控宏观经济,但包括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在内的一些非政府所能控制的因素对政府的努力构成挑战。投资过热,造成各种原材料紧缺;贸易顺差猛增,加剧了与美国等大贸易夥伴的贸易摩擦,通货膨胀则导致中国公众怨声载道,并有可能引发社会不安定。美国专家侧重于提醒注意对手,而中国官员侧重于推诿政府责任。两者各取所需,同一事物两种看法。

我这里提出供讨论的主要特征,既考虑数据,也考虑实际观察,同时还有各种不同人士近年来的分析,其中一部分来自中国政府高层。综合地考察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才能作出接近事实的判断。

我认为北京模式的主要特征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一,高速增长。二,变化不定。三,不可持续。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特征,限于篇幅,先拣主要的说。

先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将近10%的平均增长速度,这没有很大争议。即便排除一些水份,这个增长速度也是历史上其他国家少有的。高速增长包括GDP,经济总量和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不包括国民的个人收入。近年来政府的收入增长速度超过GDP。现实当中,有的人财富增加得很快,但多数人只能欣赏丰富的商品。中国的富豪增加速度居世界首位,而穷人同样穷,甚至相对更穷。

没有人不喜欢高速增长。以一般常识,只要快快增长就是好的,比慢的好。这是一个误解。父母希望孩子快点长大,但是绝不希望他超常发育,小小年纪变成一个巨型怪人。医生看到癌细胞高速增长,就要计算病人还能活多久。北京模式的高速增长,就有一点不正常。

说不正常不是故意贬低,而是准确诊断。从几个侧面可以说明。一是不均衡,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外销和内销,官营和民营,都有巨大落差。二是高成本,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资源耗尽。三是无计划,表现在投资的倾斜严重,一窝蜂,如股市房地产。四是对外依赖,对上依赖。一有风吹草动,包括政策变动,市场就急遽变化。具体数据这里就不说了,有兴趣的人很容易查到。虽然高增长不见得有利,可是北京不得不选择高增长,这将会在下面说到。

再说“变化不定”。一般来讲,凡是模式,也就是规律,都是相对固定,可以复制的。要不然就不叫模式,只是一种现象。称中国发展为模式的人,还没有搞清楚发展的机理,也就是内在规律,就开口闭口“模式”起来。中国的发展模式不可重复,因为无规则可循,前后矛盾,不断修正,不断变化。所以我对北京模式称之为“模式”,打了大大的问号。比如廉价劳动力市场是北京模式的一个重要特色,但是随着年龄老化,劳动力成本增高,优势正在失去。一旦失去优势,特色也不存在。今后谁也无法复制。

1948年生于爱尔兰,生活在东京的财经记者和评论员芬格尔顿,撰写过多本有关全球经济的书。他准确预见到日本银行体系和股市的崩溃以及90年代末美国高科技泡沫的破裂。关于中国模式,他说到:“中国崛起的真相是什么呢?一个是中国的制度不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且没有向资本主义靠拢。另外一个是政治方面的观点,即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并没有趋同于西方的政治价值观。”他的说法旁证了一个现实,即中国的发展理论,既不是建立在资本主义规则上,也不是建立在社会主义规则上,而是“摸着石头过河”,即兴和随机的。

中国式的发展理论建立在:什么样的发展对政权稳固有利就怎样发展,不利就调整。高速增长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一当高速过头,就要回头照顾一下民生。为什么不一开头就考虑民生呢?因为它不是优先项。优先项是稳定,也就是政权巩固。

一个没有根基的陀螺,如果不飞快旋转就要倒,中共政权就是这样。中共政权的治理基础已经失去,因为他自己违背了自己的政治纲领“共产主义”。民意基础自八九后也已经失去,所以不敢搞任何自由言论,独立民意调查,更不用说公开选举。唯一的出路就是高速发展经济。高度发展可以掩盖很多矛盾不平衡,给人很正面的期望值,所以速度不能慢。但是当高速发展的条件一旦耗尽,就要进行调整。这时候的模式就同当初的不一样了。所以标题里的“北京模式”是打引号的。

第三点“不可持续”是前面两点的引伸。关于中国模式的可不可持续,中国高层的分析人士比外国有更深的认识。中央不止一次地提科学发展观,就是出于对经济持续性的担忧。首先,高能耗低效率就不可持续。中国每一美元的产值,消耗是别人的几倍。其次,低收入的劳动力也是一种不可持续因素。由于来中国搞加工外销的多是港商台商,投资不考虑长远,更不考虑劳动力的未来。他们的生产方式多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地方官员则和他们配合默契。劳动力挣扎在生存线上,好像不碍事,可是这样的国家没有后续力。因为,劳工也需要厚养,才能在将来产生创造力,原理和使用土壤一样。有人说发展就要付出代价。问题是什么样的代价,要付多久。

有人把出让国家领土视为卖国,这固然不错。但是劳动力也就是国民,应当是比国土更珍贵的财富。长期对国民进行抽血和挤榨,把榨出来民脂民膏奉献给外国,比出让国土的卖国,还要罪恶几十倍。中国政府不能一味追求发展速度,把国民和国家资源耗竭了。到了那一天,即便想再继续耗,也没有了家底,无可再耗。

相信我这里的分析,不一定会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这不要紧,就是因为不同,才要说出来引起讨论。都相同了,还有什么可说的,那叫同义反复,浪费时间。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