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
2022 (52)
2024 (111)
2025 (15)
日如箭, 月如梭, 不知不觉, 来美国已经快二十年了. 前几次回国, 都是”悄悄地进村, 打枪地不要.” 不想惊动他人, 只想多陪一陪年迈的父母. 有时间跟孩子旅游旅游, 让他们加深一点对中国的印像. 可这次不同, 不慎走露了风声, 高中大学同学, 你传我, 我传你, 想躲也躲不过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四处奔走, 聚会不下十次. 酒喝了不少, 肉吃了不少, 体重增加了十磅. 由于俺天天不着家, 惹地父母满不高兴. 下面记录的是其中最忙碌的一天: 昼作报告, 夜游歌厅.
7 am
打开 Lap top, go over slides. 回国前三天, 接到大学同班同学王伟的电话 (王同学现任母校生物学院院长), 邀请俺回国时顺便到母校作个学术报告. 盛情难缺, 欣然答应. 虽然用英语讲更方便一些, 俺觉得能用中文最好还是用中文. 试着讲了一两遍, 感觉还算满意.
10 am
接俺的车来了. 本想自己一人去, 省得给别人添麻烦. 可司机对俺讲, 一定要带夫人, 这是王院长的嘱托, 不能违背. 既然是老同学的意思, 只好尊命了. 六岁的儿子把嘴巴撅地老高, 嚷着也要去. 司机说, 车里有多余的座位, 让小家伙一起去好了.
12:00 noon
从俺家到母校A城不到二百公里, 上大学时, 为了省钱, 座火车慢车, 需要六小时. 现在有了高速公路, 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山东地杰人灵, 发展很快,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据说 GDP 已接近全国第一的广东省.
到达A城时, 大约中午12点, 司机把我们带到一个饭店, 大家好象等待多时了. 包括王伟在内有十几个大学同学, 有院党委书记, 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头头脑脑. 同各位一一握手寒喧之后就座. 太太儿子坐左边, 王伟坐右边. 王伟拉着俺的手, 操着重重的胶东口音说, “小李啊, 多年不见, 还是老样子, 一脸书呆子气.” 很久没人称俺小李了, 顿时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 王伟是老三届, 上大学时, 他三十四, 比俺整整大一倍. 所以, 俺称他老王, 他叫俺小李. 这称呼看来一辈子也改变不了.
午宴正式开始, 先让大家品尝了一下俺带去的加州葡萄酒. 随后, 服务员又开了一瓶当地比较有名的白酒. 山东人爱喝酒, 同学们上来为俺敬酒, 俺只能谢绝, 因为下午还要做 seminar. 同学们理解.
2:00 pm
大约下午两点, 踏上阔别二十多年的母校校园. 发现人变了, 树变了, 路变了, 楼变了, 一切都变了. 唯一没变是那条校园门前的小河, 还有那湿润的空气中淡淡的梨花香!
陪同俺的王伟见俺东张西望, 便问: “小李, 你找甚么?” “当年咱们的集体宿舍”, 俺回答. “早拆了, 在那座实验楼底下呢” 一阵不可名状的惆怅.
再往前走, 是一座崭新的大楼, 墙上张贴着一张醒目的海报: 欢迎校友李 x x 教授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下面是报告题目. 看到”教授”二字, 心里一阵酸楚和自嘲, 这里面蕴藏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自己才知道.
这时, 一些学生正三五成群地往楼里面走, 他们热情地向俺打招呼. 从他们充满稚气的脸上, 可以看地出对俺这老校友的尊敬.
2:30 pm
在王伟的陪同下, 俺进入一个大约容纳三百来人的报告厅. 厅内坐无虚席. 俺理了理领带, 走到讲台上. 王伟代表母校致辞欢迎, 并简单介绍了一下俺的情况.
俺也讲了几句客套话, 然后便书归正传. 报告的内容的是俺近几年来有关生长因子方面的研究成果. 涉及面比较广, 从内分泌, 分子生物学, 一直到转基因动物模型. 虽然俺尽量深入浅出, 还是感觉到多数人象在听天书. 毕竟他们是大学生, 不是同行. 后来太太对俺讲, 有一位学生说: “太深了, 听不太懂” 俺觉得学术报告是次要的, 更重要的是想借此机会鼓励一下母校的学生们: 事在人为. 俺母校不是重点大学, 学生们有时不免有点自卑. 俺过去也是一样, 直到考入北京一名牌研究生院.
3:30 pm
作完 Seminar 后, 感到轻松了不少. 那些孩子般的大学生们, 有的在树荫下读书, 有的在草坪上踢球, 显得那样无忧无虑, 真羡慕他们.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 真想做他们当中的一员, 哪怕只有一天.
4/12/07
QinH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