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献忠杀人考(3)

(2006-03-25 07:41:31) 下一个

 原来,“流贼”张献忠改弦易辙,打算由“流贼”变为“建国者”了。

挥师入川之前的十四年里,张献忠从一个普通叛兵成长为明末两大著名起义军领袖之一,由一个文盲变为中国战争史上留下不朽声名的卓越军事家。在崇祯十六年以前,他的军力和声威一直在李自成之上,朝廷也一直以他为最大敌人。十年之间,崇祯帝屡检朝廷重臣,以举国之力,大兵重围。而张献忠部却越战越强,并且在谷城复起后到入川作战前,几年间一度横扫数省,所向批靡,战无不胜。“张献忠”这个名字成了明帝国里最恐怖的三个字,朝廷重臣们在与他的交锋之中几乎没有一个得到好下场:或者是丢官落职,或者死于战场,或者是被震怒的崇祯帝所杀。

十四年间,他三次投降官军,又三次复叛,令官军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在大江南北,大河上下的征战中,他有过多次潜伏深山,身处重围,自以为命绝于此的困窘,也有过纵横安徽、湖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据地称王的辉煌。飘蓬如旋风的不停息的流荡生涯,让喜动荡好冒险的张献忠,也难免厌倦了。日复一日的战斗和奔走渐渐耗去了“八大王”的青春,转眼,他已经经接近四十岁,已经没有太多青春豪气可供任意挥洒。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更让他受到强烈刺激的是东边的李自成已经开国建府,据地称王,兵锋直指北京,帝王大业已见雏形。李自成原本是和自己一样的“流贼”,长期以来一直甘拜他的下风。“初,自成无大志,所至屠戮,百姓保坞壁,不肯从。”然而,从崇祯十三年经历一次大的挫败之后,李自成痛定思痛,策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提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鲜明口号,不再骚扰平民百姓,专门以劫掠大户来充粮饷,凡是带不走的粮食,就用来开仓赈济百姓。并且,不再打下一个地方抢了就跑,而是派官设府,建立和扩大自己的根据地,踏踏实实地向外发展。这不,才仅仅四年,李自成就从一个不起眼的流寇,成了新“天子”的最有优势的候选人,成为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人物。现在,他张献忠畏于李自成的兵势,也不得不开始奉“大顺”正朔。

凭什么是李自成而不是他张献忠做“中国人民之主”?难道他张献忠有哪点不如李自成吗?

有充分的史料证明张献忠天姿非凡。他作战非常勇敢,“战辄先登”,每次战斗都身冒矢石,亲临前线指挥。除此之外,他的领导才能也十分突出。他颇能吃苦耐劳,“夜尝不寐,裹甲微行,携刀巡视。”当时在大西军的外国传教士这样描写,“张献忠人甚聪明,与士卒同甘苦,自由谈话,表现坦白,温情大量,慷慨态度,且尝与属下饮食。”

官方史书说张“阴贼多智。”据曾与张朝夕相处的西方传教士在《圣教入川记》中记载,张为人“智识宏深,决断过人”,令两位传教士“亦暗暗称奇”。

论智力、胆气、武勇,他张献忠绝不比李自成差,差只差在胸无大志上。检讨自己十多年的起义生涯,张献忠再一次深刻体认到自己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耐心,没有长性。性格急躁刚烈,做风简单粗暴,只图眼前痛快,缺乏长远打算。当年在学堂里坐不住,现在已经是威风八面的“八大王”还是没有多大长进。

不能再这样成天沉溺于打打杀杀了。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在挥师入川前,他已经下定了“炼炼坐性”,耐心建立根据地的决心。

    进入四川之后,张献忠深深感觉到选择入川是对了。短短一年之内,除了遵义(当时属四川省)和几个边远土司以外,全川已归张献忠所有。十几年来头一次,稳稳当当据有一个大省,前无劲敌,后无追兵。真是爽啊!“咱老子”也该尝尝“抚驭万民”的滋味了。“咱老子”这回学学李自成,稳扎稳打,数年之后,末必天下不姓“张”!

一六四四年冬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正式建国于成都,国号大西,改元大顺,献忠称“大西王”。

 

                              

 

成都城开始大兴土木,蜀王府里进行大规模装修改建,做为新朝的王宫。任命了左右丞相,六部尚书。又将义子四人加将军衔,封第一子为平东将军,令率马兵征服山东、辽东、高丽、东洋诸国;封第二子为服南将军,征讨南省及暹罗、东京、西贡、南洋、斐利该等地;封第三子为定北将军,征伐北省诸地及内蒙古等;封第四于为安西将军招抚西藏、青海、新疆、外蒙各地。(起义者的想象力有时惊人地雷同,数百年后,洪秀全地永安封王时,同样宣布,东王的任务是管制东方各国,西王的任务是管制西方各国,以此类推。)

献忠新衣新帽,端坐殿中,文武百官,叩拜如仪。献忠掀髯大笑:“起来吧,龟孙们,弄得还挺像个样哩!”

与大兴土木相配合,张献忠从抢来的女人中挑了三百个,做为妃子,养在后宫。又阉了一批孩子当太监。接着,又学历代皇帝,命人们“恭避御讳”,不准人们使用“献”、“忠”二字,犯者杀头。

仪式举行完了,接下来做些什么呢?毕竟开国了,大家该当皇上的当了皇上,该当大官的当了大官,那么就不能再像以前做“流寇”时一样,四处烧杀抢掠一下完事了。如何治理呢?

    张献忠果然改弦易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强调军纪。正如各种资料所反映的,张献忠建立大西国之初,军纪确实相当严明,除了抵抗者之外,并不滥杀无辜。因此,各地秩序很快得到平定,生产生活开始恢复,大西国开国之初,呈现一片兴旺景象。这一段是张献忠入蜀后军民相处最融洽的时期。

张献忠所做的第二件事是开科取士。张献忠喜欢自称武夫,但对读书人却非常重视。《五马先生纪年》载:“献‘贼’开科取士,变八股为策论。吾州入学若干、中举若干、进士若干。未几,‘贼’又以为不得真材(),仍复设科,是一年而两科举也。一时举人、进士固多,而状元、榜眼同出一州,此诚所谓不能流芳百世,亦可遗臭万年也。”

一年两次科举,已经不太严肃了,考试题也出得千奇百怪。有一次考试,张献忠曾自己做了一道白话文的万言策,评论历代帝王,而以西楚霸王为第一。做完之后颇为得意,命令广为颁布,让广大读书人学习。一学之下,秀才们对考试更没了兴趣。而且考试把关不严,许多四六不分、漏洞百出的卷子居然得了高分,平时被人们称为“不通先生”的不学无术之辈纷纷中了举人、进士,无怪乎人们对此不以为然。

然而,几乎四川省内所有的读书人都来参加考试了。并不是他们积极踊跃,而是后面有刀枪跟着。原来,张献忠命令,所有的读书人都得参考,如果逃避,本人正法,邻里也连坐。

张献忠对读书人的态度一直十分矛盾:即想利用,又十分防范。

如前所述,张献忠其人非常聪明,而且深沉狡诈,人莫测其端。张献忠行军打仗,非常善于用计,这一点他比李自成要强许多。他打出过中国战史上许多经典战役。

    张献忠也像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后来的太平天国英雄洪秀全一样,非常善于装神弄鬼。朱元璋自称会观天象,洪秀全自称能和上帝直接交流,而据记载,张“即位之初即妖言惑众,谓亲见天上,见有弓、箭、刀、矛等物。并谓奉上天之命,不特为中国之皇,且将为普世之帝。随令百官仰视天空,百官等一无所见。献忠谓今日天不清朗,故尔等未能见之,且其中亦有天意存焉。天显奇异只今天子独见,以便将来代天行之。”

但是,不论如何狡猾,张的智慧毕竟都是些鸡鸣狗盗的智慧,是来源于《三国》、《水浒》的权谋文化。史称张献忠 “日使人说《三国》、《水浒》诸书,凡埋伏攻袭皆效之”。从根本上说,他不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终生未能突破好勇斗狠的绿林藩篱。

他张献忠在刀枪面前,从来没有眨过眼睛,可却永远弄不明白读书人脑袋里那些深奥的东西。在他们面前,他一直克服不了自卑心理。这使他对读书人的态度非常矛盾。他取中了状元张大受。此人仪表堂堂,张献忠“一见大悦”,赏赐非常,又赐宴,欢聚一日。大臣们也在旁边交口称赞张献忠取中了人才,将来必然会“辅佐圣明,此国运昌明,万年丕休之象。”献忠十分高兴,“复赐美女十人,甲第一区,家丁二十人。”第二天,张大受入朝谢恩,报名人报上名来,张献忠听了,忽然皱眉到:“这驴养的,老子爱得他紧,但一见他,心上就爱得过不的。老子有些怕看见他,你们快些与我收拾了,不可叫他再来见老子。”大臣领命,到宫门口把张大受捆起杀了。

在四川科举取士,对他来讲,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把这些读书人控制起来,防止他们在地方上“造乱”。所以,考过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不予任用,只令在八大王身边侍候,写写公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