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家级当代最优秀女诗人---赵丽华的优秀诗歌欣赏 ZT

(2007-04-17 04:06:41) 下一个


昨天打开博客网,被芦哲峰先生的一篇新博惊呆了!这篇大作的题目是《赵丽华的诗是一面照妖镜》。

文中说,一些无耻的“跳梁小丑”,纠结一些不懂琴声的“牛”,在网上恶搞“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赵丽华,实在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他还说,赵丽华的诗里“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她的诗,好比佛家的禅,妙不可言,充满灵性和智慧,如春有百花秋有月,云在青天影在波”。结论是:”赵丽华的诗就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的可耻与可鄙,也照出了人性的可悲和可怜。”

看罢芦博,真叫人哭笑不得。赵大诗人的诗果然象文中说得那样精妙无双吗?且来欣赏几首:

1、《事实胜于雄辩》

一辆车和另一辆车追尾

不是一条公狗在嗅一条母狗

反过来也不是


恕我才疏学浅,实在看不出这“一公一母”两条狗里面蕴含了什么“独特的魅力”!


2、《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唉,惭愧呀!实在看不出这“馅饼”有什么妙不可言!


3、《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羞愧呀羞愧!恕我直言相告,读了几十年的书,平时以诗歌爱好者自居的我,研究了三天三夜,也没有弄清楚这便池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灵性和智慧!

犯起了迷糊的我,始终搞不清楚:为什么我读得懂李白的《静夜思》,也读得懂毛泽东的《咏蛙》,还读得懂郭沫若的《女神》,为什么就读不懂赵诗人的狗、馅饼和便池呢?莫非自己真成了芦博里所说的“浅薄之徒”了吗?再说,我一个人“浅薄”倒也罢了,怎么当今的大多数读者在赵诗人面前竟也一下子全成了“浅薄之徒”呢?难怪芦先生要痛心疾首了,当今社会怎么竟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可怜、可悲”的人呢?

疑惑不解之时,我忽然想起了《笑林广记》里的《屁颂》这则笑话,说有一秀才死后见阎王,自称饱学之士,博古通今。阎王偶放一屁,秀才随即作了颂屁的文章:“伏惟大王,高耸金臀,洪宣宝屁,依稀乎丝竹之声,仿佛乎兰麝之气。臣立下风,不胜馨香之味。”阎王听了大喜,命赐酒宴,准与阳界一纪,到期自来报到,不消鬼卒勾引。呵呵,因为颂屁竟让秀才在阳间又多活了12年。

我不得不佩服芦先生的别具慧眼,竟能从那些看似“浅薄”的“馅饼”诗里品出那么多微言大义来!说它是现代版的《屁颂》恐怕再恰当不过了!只是委屈芦先生了,他可能没有那位书生的运气好,无法获得添寿12年的奖赏。可是芦先生你为什么要这样背着良心讲话,把满头瘌痢硬是说成艳若桃花呢?除了“惺惺惜惺惺”,会不会还有其他缘故呢?我实在想不出答案了!

不过,以我“浅薄之徒”的心里窃思,以芦先生自己的学识,内心对那些“馅饼”之类的诗,恐怕也不屑一顾吧?即使赵诗人本人,恐怕也不至于糊涂到这样良莠不辨吧?说不定还在窃笑呢,这样热炒起来,自己岂非跟芙蓉姐姐一样,成了网络红人?谓予不信,请试想,如果这样的诗出自在下这样的“浅薄之徒”的手笔,还有可能在你赵诗人主编的刊物上获得发表的机会吗?芦先生是否也会这样煞费苦心地帮我细寻佳处,给予那么至高无上的评价呢?看来还是芦先生说得好,“赵丽华的诗是一面照妖镜”,至于照出了谁的丑恶嘴脸,读者诸君,不言自明,无须在下赘舌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