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2025 (9)
中评社台北4月9日电(记者 张嘉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引来全球震荡,对中美竞争会产生何种影响?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陈秉逵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特访普此次无差别攻击的关税策略,有可能引发美国盟友不满,当他们发现美国不再是一个好的霸权,不再无条件配合美国后,就有可能出现机会,让中国展现更多在国际上的拳脚空间。
陈秉逵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政府与政治系博士,现为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兼战略与国际事务硕士在职专班执行长、台湾印度研究协会理事,专长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合作、冲突理论、全球治理。
针对特朗普启动对等关税政策是否会让更多国家乐于与中国合作?陈秉逵表示,现在还很难判断,但可以确定的是,跟美国贸易往来越深国家,受到冲击就越大。不过反过来说,这些国家也越有筹码能与美国谈判。
陈秉逵指出,这次中美双方互相加征关税的举动并不令人意外,中方坚持反击,表示中国有足够的经济体量支撑这场贸易战美国收我多少关税,我就收你多少,这种强硬表态,来自于一方面中国的内需市场够大,另一方面也代表政府有钱、手段也多,可以确保经济不致于垮台。
他强调,中国的经济体制让它可以动用政策工具维稳,包括补贴企业、扩大内需或推动对外贸易转向。
陈秉逵接着分析,中方目前的策略重点在于撑过这段时间,等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真正影响到美国民众的生活时,可能就会牵动美国国内政治变化,进而出现政策转机,所以也可说是在赌,赌特朗普这样的政策会造成美国内部压力,进而逼特朗普进行调整。
此外,他也指出,这次的贸易冲击,对中方来说并不意外,早有心理准备,因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做过类似的事,中方应该有评估过,在什么条件下能撑多久,不让国内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
更重要的是,陈秉逵说,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其实点燃了许多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因为这次等于是关税无差别攻击,不只是针对中国,也包括美国的盟国。这让很多国家的政府面对民意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选择对特朗普屈服,如果有能力抵挡,不会在这个时刻对美国下跪。
陈秉逵认为,这可能会打击美国在全球的声望与领导地位,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霸权,是因为大家认为美国是个值得信任、是个好的霸权,所以过去即便不愿意,也会配合美国的要求,譬如美国要求日本、荷兰不出口光刻机给中国。但如果今天美国不再提供实质好处,那其他国家为什么还要配合?这些国家就会开始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而非美国的利益。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可能会让中国看见战略契机,陈秉逵说,中方会乐见美国全球领导力的下降,进而补上领导真空,因美国如果不再是大家信服的对象,中国就可以扮演那个角色。
陈秉逵指出,中国已开始积极展开相关布局,例如日前就与日本、韩国讨论贸易议题,也在深化与金砖国家的合作,如果接下来欧盟也因美国高关税政策,转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对美国将更不利,因为这会削弱美国拉拢盟邦共同抗中的策略。
不过他也提及,这样的战略发展仍有不确定性。理论上,若其他国家愿意与中国采取更缓和关系,那么当美国推动反中政策时,他们就比较不会配合。这种变化代表的是,美国冷战以后享有的全球权力与影响力正在松动。
陈秉逵强调,美国若不再是其他国家信任的领导者,这些国家就会思考我现在要做什么才对我最好,而不再自动站在美国那一边。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相信现在中方应该已备好一整套策略,包括外交、经贸与技术合作等方式,来强化自身优势。
他认为,这对中美竞争格局将有长远影响。中美竞争本来就是不可逆的趋势,这样的贸易冲突与全球地缘政治变化,可能会使中国在某些区域获得更大的空间。尤其当美国对内政治不稳、对外政策出现多边脱钩时,可能会让中国更有施展拳脚的机会。
陈秉逵表示,这场关税战不仅是贸易对抗,更是美中全球领导权竞逐的一部分,特朗普将焦点放在短期的贸易冲突上,却忽略了美中真正竞争的核心,是科技与人才的流动。他指出,国家竞争在于科技与军事竞争,也要有足够的伙伴与吸引力,吸引力就是指一流人才选择留在哪里。美国一直以来的优势就是它能吸引人才,一旦美国变得不再欢迎移民、不再吸引人才,长远来看会大幅削弱其全球竞争力。
陈秉逵说,但特朗普目前看来似乎完全不在意这点,反倒让中国有机会反向操作,营造更开放的国际形象来吸引人才与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