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社评:中法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前景广阔

(2022-03-04 00:54:03) 下一个

  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德国之声”网站2月24日发表文章,披露法国和中国计划在非洲、东南亚、东欧共同建设几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金额超过17亿美元。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第三方市场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国家。

  所谓第三方市场,是指合作双方在第三方开辟市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在非洲、东南亚、东欧国家投资建设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西方国家的强烈指责。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在上述地区建设基础设施,会形成“债务陷阱”,因此,他们提醒上述地区的国家在与中国合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必须慎之又慎。

  中国一方面增加投资项目的透明度,并且要求相关国家主持公道,说明事实真相;另一方面,中国寻求各种渠道,减轻自己的国际压力。

  中国与西方国家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是中国减轻国际舆论压力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中国加强与西方国家合作的重要途径。中国和法国已经联合为英国建造核电站,使用中国最先进的核电站技术,在英国建设一个现代化核反应堆。

  英国保守党政府多次否决这一项目。但是,由于英国迫切需要增加电力,因此,在英国技术专家严格评审下,中国技术仍然获得通过。当然,中国技术可以在英国推广使用,并不意味着中国、法国与英国的合作项目顺利实施。英国实际上是想利用国际舆论的压力,迫使中国降低价格或者减少收益,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在非洲地区的投资,已经初见成效。非洲曾经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许多国家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政治制度方面与西方国家相同或者相似,因此,中国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同样面临制度和语言障碍。虽然中国通过加强与非洲国家政府间的合作,为中国企业开辟非洲市场创造条件,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非洲国家实行周期性选举,非洲国家反对党为了在选举中赢得胜利,无中生有,指责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损害他们国家的利益。西方国家为了争夺非洲市场,添油加醋,把非洲一些国家反对党领袖批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言论刊登在西方新闻媒体上,从而使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对非洲的殖民统治。

  中国一方面加强与非洲政府合作;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非洲各阶层交流沟通,争取非洲国家各个政治党派都能支持中国承建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非洲国家“西化”现象比较严重,要想改变非洲一些国家反对党领袖错误想法非常困难。如果中国企业与法国开展合作,共同开辟非洲市场,那么,至少可以让西方国家意识到,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完全是商业行为,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当然也不是西方国家对非洲殖民的翻版。

  中国与法国的合作,之所以能取得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法国市场已经饱和,法国企业主要寻求海外市场。法国作为一个“相对大国”,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实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果能充分利用中国的资金、技术和工程能力,共同开发非洲市场,那么,法国企业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国开辟第三方市场的积极性可能要高于中国。

  其次,法国并不甘心自己的国际地位日益衰弱,希望恢复殖民统治,在非洲乃至在其他地区强化自己的影响力。可是,法国依靠自身的能力,已经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因此,他们希望借助于中国的力量,加强在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商业存在。

  中国出于商业利益考虑,愿意和法国开展合作,共同开辟非洲市场。法国重新回到非洲国家,对于非洲国家来说,唤醒的不仅仅是殖民地记忆,同时也唤醒了对法国文化的记忆。非洲一些国家在法国殖民统治下,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实行民主选举之后,政治动荡,民不聊生。法国企业重新回到非洲,可能会给非洲国家带来不好的印象。但是,法国在非洲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借助于法国的力量,在非洲开拓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中国在工程,技术、资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企业在管理、标准和制度方面,需要向法国学习。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非洲许多国家已经全盘西化,他们完全接受法国的标准和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与法国企业携手合作,在非洲国家开拓市场,可以在制度和标准方面少走弯路。如果法国企业借助于自己在标准和制度方面的优势,帮助稳定当地局势,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那么,对于扩大市场规模,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然,中国与法国共同开辟的三个市场,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法国毕竟是一个殖民主义国家,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法国在处理与相关国家商业关系方面,一定会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制度的外部性。中国与法国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高度重视自身权益的保护问题。

  法国曾经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但是,由于偷工减料,基础设施很快破败不堪。中国企业参与后续工程,花费大量的资源,解决法国遗留的问题。可是,中国企业的努力并没有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肯定。一旦基础设施出现问题,他们仍然怪罪于中国。中国企业通过“二手市场”获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往往无利可图。如果只计算中国的投入产出,而没有看到前期存在的问题,那么,中国投入越多,损失可能也就越大。

  这种现象不仅仅表现在中法合作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存在同样的问题。当初越南邀请日本建设基础设施,由于质量不过关,基础设施成为“胡子工程”。越南政府希望中国企业完成项目建设工作,中国企业义无反顾,投入大量资源,终于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可是,出现问题之后,越南指责中国,而不是日本。虽然中国据理力争,并且通过国际监理公司查清事实真相,但是,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已经扩展开来。

  中国与法国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必须签订权利义务明晰的合同,如果法国没有履行义务,那么,应当追究其违约责任。只有通过合同约束法国企业的行为,在未来的合作中,才不会出现大量纠纷。

  法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合作过程中强调自身利益最大化。法国之所以成为殖民地国家,就是因为在投资的同时,把自己的制度、标准和价值观强加于殖民地,从而使殖民地无法摆脱对法国的依赖。

  中国与法国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必须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基本原则。如果法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过程中,增加有关政治色彩浓厚的条款,或者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意识形态挂帅,那么,中国企业应当依照法律和合同约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保护所在国家人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不希望商业合作变成意识形态争论。中国也不希望法国在与中国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的过程中,把法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输出到相关国家。因为那样做可能会连累中国。中国始终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在商业合作中,不会加入政治内容。如果法国我行我素,共同开辟第三方市场过程中进行所谓的意识形态推广,中国应当坚决反对。

  对外合作过程中,中国已经意识到,必须充分了解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必须在加强政府间合作的同时,强化民间交流合作。只有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支持,中国在其他国家承建的基础设施项目才能顺利实施。

  中国愿意和法国共同努力,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环境保护、儿童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但是,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因此,中国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住房、教育、医疗事业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淡化其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如果法国在与中国合作过程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利用中国企业在当地进行所谓的意识形态渗透,那么,中国应当提出严重警告。

  近些年来中国已经意识到,与其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而应该考虑到所在国家的实际需求,以职业教育为主。中国和非洲国家、东南亚国家共同建设的职业教育中心,逐步取代“孔子学院”。这是中国审时度势,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或者设立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让发展中国家青年掌握一技之长,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在非洲建设铁路,设立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帮助非洲国家培养铁路司机和乘务员。中国愿意携手法国,共同为非洲、东南亚国家组建职业技术学院。必要的时候,中国也可以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在第三方市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条件成熟可以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重要的产业加以经营。只要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以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为主,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国际市场规模就会越来越大,中国与法国乃至其他欧洲国家开辟第三方市场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