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2025 (9)
国台办于11月10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回答中评社记者关于台海气氛的提问。(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香港11月12日电(记者 郭至君编译)近期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台海战事”的传闻甚嚣尘上,媒体人Mu Chunshan在《外交学人》网站上撰文表示,战争并不如想象中如此轻易,人们不应该盲目乐观,也不应该轻易被好战分子的言论影响,反而,各方都应该扭转当前的态势,找到谈判的窗口。全文编译如下:
我不禁想问,到底在这个地球上谁希望看到海峡两岸生战?中国大陆?美国?还是台湾民进党?我不认为这三方真的想卷入战争,最明显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对打仗忧虑很多并且不愿意很轻易地挑起冲突。
尽管美国政府一再强调其完全有能力保卫台湾,但在阿富汗战争灾难性结束后,普通美国人可能并不渴望另一场海外战争。他们还愿意在中美关系中冒险吗?显然,维持战略平衡,而不是战争,才能使美国的利益最大化。同样,虽然民进党政府强调台湾的“国防”力量不应被中国共产党低估,但不可能指望他们在海峡战争中获得比目前更大的利益,因此,维持现状也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认为中国共产党想对台湾发动战争,甚至有美国官员预测台湾海峡将在6到8年内爆发战争。在我看来,每一任中国领导人都希望实现中国统一,这也是中国大陆绝大多数人们的期望,但战争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否则,中国为什么要让现状持续70多年呢?现实地说,实际情况不允许军事力量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是因为美国可能会介入任何针对台湾的军事行动,而且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也没有准备好战争。
11月初,中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建议人们储备一些生活必需品。最初,该通知指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一些地方可能会突然封锁,但许多中国人实际上将其解读为对台战争即将到来的信号。结果,中国各地的超市出现了抢购潮。甚至北京也有许多人冲到超市抢购大米和食用油等基本生活用品。最后,商务部不得不通过国有媒体澄清,中国公众不应误解这一通知。商务部敦促说,中国有足够的日常必需品,没有必要恐慌性购买。
这一值得关注的事件表明,中国人民对战争的认识根本不成熟,毕竟中国已经40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因此,外国分析人士不能简单地通过比较两方的军事力量从而认为大陆肯定会使用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如果只看中国的军事发展水平,现在打一场战争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军事问题只是了解台湾海峡局势的一个方面,中国人民的心态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在决定重大军事政策之前必须考虑的更重要的问题。
当美国政府和美国军队对中国做出判断和预测时,他们必须注意更多的因素和方面。普通中国人是怎么想的?中国的精英是怎么看的?中国公众舆论对现状的改变有什么影响?不要像对待朝鲜那样对待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政府的决策更类似于西方国家,这意味着它将越来越多地考虑普通民众的态度和耐力,而不仅仅是执政者本人。这是理解中国问题的基础,也是看待未来台海局势的视角。
如果大陆不想开战,那为什么现在采取的许多政策看起来似乎是在准备与台湾开战?在我看来,这是大陆对台湾的“最大压力”战略,类似于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压力。近年来,美国和以色列一直对伊朗施加巨大压力,其目的不一定是攻击伊朗,而是为了防止德黑兰的政策因继续其核发展而突破国际底线。大陆对台湾的政策也是类似的,其目标是使用强大的威慑和明确的警告来阻止台湾可能独立和西方支持台湾的风险,并不允许它们突破北京的底线。
说了这么多,我想我可以回答原来的问题:到底谁想看到台海爆发战争?有三种人会这样做:一些想用战争作为工具来阻止中国发展的西方人;一些对未来过于理想化的台独人士;以及一些过于天真的中国爱国者。
第一类是美国、欧洲、甚至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人,他们尖锐地、挑衅地帮助台湾。这不是一个阴谋论,而是一个可以从逻辑判断得出的结论:对于一些在台海战争方面没有利害关系的外国政党来说,围绕台湾的战争是一个让中国力量削弱的借口。战争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并没有计算在内,可悲的是,如果能改善美国的地位,一些美国人甚至非常愿意在“那里”牺牲生命。
一旦中国打响第一枪,西方将对其实施制裁。届时,中国将被国际社会孤立,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破坏,内部可能发生变化,在军事、技术、经济等领域难以赶上欧美。因此,中国政府将美国和西方在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军事力量视为挑衅,他们是在故意挑衅中国,一旦中国大陆真的打击台湾,他们就会从中获利。我在中国媒体上发表了几篇文章,主张中国不要轻易对台湾使用武力,否则中国会落入陷阱。尽管美国和欧洲在过去几年加强了与台湾的联系,但中国大陆并没有像一些人预期的那样直接诉诸军事解决方案。
第二种人与一些伊朗人类似,他们盲目乐观,盲目追求核武器。在台湾也有一些理想主义者认为,即使台湾独立,北京也不敢使用武力,因为代价太高。在美国的帮助下,台湾将会受到影响,但长期的利大于弊。这些声音也忽视了中国的民意。他们必须知道,一旦台湾事实上独立,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推动中共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问题不再是中国政府是否想打仗,而是不打仗就会失去中国人民的心。
如果我们继续类比伊朗,第三类人——中国的极端爱国者——类似于以色列最强硬的群体,他们对伊朗充满仇恨,相信军事力量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在他们的心目中,所有爱国人士都必须支持对台战争。虽然战争的损失可能会比较大,但只要台湾被征服了,对这个群体来说是值得的。他们相信,一旦中国统一,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所设的障碍就会神奇地消除。因此,他们在各种场合煽动和宣传战争的好处,包括社交媒体。为什么商务部的通知引发了全国多家超市的抢购狂潮?因为很多中国人已经受到了这第三类人的影响。
这三种人非常热衷于战斗,但国际社会和外国媒体不应被他们所误导。台湾海峡的一场战争一定会影响几十亿人的安全,我们必须避免重复战争即将来临的幻想,这种幻想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不可否认,目前台湾海峡的局势确实非常危险。上述三个群体正在努力推动一场战争。我们应该高度警惕。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陆加强了对台湾的军事威慑。然而,这只会让西方人认为大陆正在加紧对台战争的准备,所以他们继续表达对台湾的支持。我一直认为,大陆不想轻易使用武力,但它必须对台湾与西方日益增加的互动做出更多反应。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已经形成了相互因果的“恶性循环”。
我们应该如何破局?
我认为北京、华盛顿、台北和其他各方都需要冷静下来。应该有一个调停人与各方协调立场,使局势降温,缓和严峻的气氛。与伊朗核问题类似,各方需要一个交流平台,这甚至可能导致协议的达成。这需要找到一个与各方都有联系并能获得各方信任的调解人,也许新加坡是一个选择。毕竟,上世纪90年代,北京和台北的代表在新加坡达成了“九二共识”,使海峡两岸的安全得以稳定数十年。此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多次提醒世界台湾海峡的风险,这说明新加坡也有努力缓和局势的动机。
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目前尚不清楚各方能否接受。但无论如何,我仍然相信大陆奉行的是最大限度施压的政策,而不是准备战争。未来是否会爆发战争取决于台湾和西方对这种压力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