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评社北京11月12日电(实习记者 李子宁)日本岸田政府上台后,中日关系再次成为近期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北外日本研究中心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大慧分析日本人对华认知的演变,并探讨未来中日关系可能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
黄大慧从历史上日本的中国观作为切入点,并将其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是古代、近代至二战及二战后,每个时间段都有鲜明的特点。古代由于中国强大的国力及文化影响力,日本对中国普遍怀有尊崇与敬畏之心;而到了近代,中国的国力日渐衰败,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1895年的甲午战争彻底改变了日本人的中国观,由“开国”以来对欧美列强的“自卑感”一变成为对中国的“侮蔑感”和“优越感”,并随着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而膨胀,在二战期间甚至发展成为“盟主意识”;二战后由于追随美国的原因,日本的中国观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基于反共及冷战遏制政策,经常戴着西方的“有色眼镜”看待中国。
接着,黄大慧介绍了中日关系自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三个“二十年”及相应时间段的对华认知及影响因素。第一个时间段被称为中日关系“蜜月期”,主要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1972年到1992年这二十年间,两国签订的友好和平条约及高层互访,良好的政治关系、经济的强互补性以及国际大环境,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也颇为正面,对华“亲近感”远超“不亲近感”;而1992-2012的这二十年则被称为中日关系的“摩擦期”或者“过渡期”,伴随着冷战的结束,中日的关系基调也过渡到了“合作中竞争”,加上对于历史问题的错误态度,中日“友好时代”也随之终结,这一时期中日关系摩擦频发,日本的对华认识也逐步转向负面,对华感情也不断下滑,“亲近感”与“不亲近感”短暂的相持后,极速明显恶化;从2012至今则是中日关系的“对抗期”,中日关系基调自2012年后进一步过渡到“竞争中的合作”,“竞争与对抗”更加凸显,加上领土问题、战略制衡等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日本的对华认识也更加负面,对华情感持续恶化并降到最低点,“反华”、“厌华”成为主流。
此外,黄大慧还从两个逻辑分析了日本对华认知的发展转变。第一个逻辑是基于历史问题的认知逻辑,日本认为中国长期推行以反日教育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才导致的中日关系恶化,但实际上日本对于历史问题的错误态度才是导致中国民族主义被动反应的症结;第二个逻辑则是基于“以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认知逻辑,2010年中国GDP正式超越日本,中日国力逆转的冲击,日本社会的“中国机遇论”彻底被“中国威胁论”所取代,日本的对华舆论也从分裂趋向统一,日本认为中国是挑战现有国际与地区秩序的“战略竞争对手”。
“当今时代,中日关系是由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构成,也就是说,中日关系不仅是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是社会之间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从政府层面来看,中日关系的改善主要是通过首脑外交来引领和推动的;从社会层面来看,中日关系的民意基础还很薄弱。虽然目前双边关系并不乐观而且改善不会一蹴而就,但也不必过于悲观,中日双方需要共同努力,不忘初心面向未来,推动中日关系再次向好发展。”黄大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