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韩专家答中评:韩日关系走向友好乃明智之举

(2021-10-07 01:29:55) 下一个


今年64岁的岸田文雄上周在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图片来源:路透社)

  中评社香港10月7日电(记者 崔银珍)日前,岸田文雄赢得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将成为第100任日本首相,那么,他的上台对韩日关系影响几何?韩国国民大学校日本学科教授李元德接受了中评社的采访指出,从阶段性来看,目前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李元德表示,即使更换了首相,日本的自民党政权也会持续,并且日本政治体制原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再加上从韩日关系来看,目前韩日关系恶化的最大因素是慰安妇问题和强制征用问题,对比日本自民党议员和日本的国民目前都支持日本的强硬态度,因此没有能改变现有政策的契机。所以现在新加入的岸田似乎不太可能改变安倍和菅义伟的政策和态度追求变化。

  李元德说,从此次总裁选举过程来看,可以说是河野太郎和岸田文雄的“战争”。其实得到日本国民支持的反而是河野太郎一方,但即便得到了自民党内的地方党员强烈支持(河野太郎),岸田文雄也能获胜是因为得到了自民党现任议员的支持。换句话说,自民党现任议员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所谓的“安倍children”,是安倍实际上提拔的人和安倍所属的细田派人士,岸田此次当选完全是因为得到了这种主流势力的支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岸田当选与其说是如实反映了日本的民意,不如说是因为自民党现任议员以及其背后的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影响力当选,因此他很难完全摆脱这种影响力。

  尽管如此,岸田总裁在自民党内部基本属于“鸽派”,他本人也是稳健、具有中立思想的人。与安倍那样的保守右翼派色彩不同,岸田总裁是重视与亚洲各国的国际关系以及交流合作的稳健派出身,从这一点来看,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不过此次选举基本上是靠安倍前首相的帮助当选的,且又面临着众议院以及参议院两院的选举,因此只有得到这一切的胜利,下届政权稳定后,岸田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虽然也有舆论批评安倍前首相,但首先,日本不像韩国那样实行直选制,因此国民舆论不会立即反映在政治上。总裁选举也由89%的现任议员的投票决定,任职七年零八个月的安倍前首相在过去六次大型选举中全部获胜,因此,可以说现在自民党内的初选及二选议员大部分都在安倍的影响范围内。此次竞选对手河野太郎提出了改革路线并与安倍的保守路线有一定距离,在与国民的沟通中也得到了很多年轻势力的支持,特别是曾是安倍政敌的石破茂和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儿子小泉进次郎也支持了他,菅义伟首相最后也违背安倍极力支持了河野,即便如此在此次选举中,仍未能超越安倍的策略,可见安倍的影响力非常强大。

  因为是在如此过程中当选的,所以岸田很难完全施行自己的政治。另外,在选举之前需要提出能够获胜的政策,但目前改善与韩国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的政策。特别是慰安妇问题和强制征用问题上,在日本,绝对不能屈服于韩国的要求的舆论非常强烈。不过岸田对中国和韩国的政策态度与安倍明显不同,因此,岸田究竟能展现多少本人的色彩,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从此次任命谁担任内阁官员,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但他也只能大量提拔安倍和麻生太郎相关人士,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参议院选举之前的阶段中,在安倍的影响力下很难采取变化路线。

  韩国明年将选出新总统,在韩、日领导人都更换之后,对于韩日关系的走向,李元德表示,韩日关系能否改善,我认为主动权反而是在韩国方面。最近的韩国舆论调查中,认为有必要改善韩日关系的回答占多数,在目前韩国政府无法就慰安妇、强制征用等问题做出任何决定的情况下,韩日关系变得更加困难,实际上如何解决强制征用问题最为重要。就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现在已有几种不错的建议,只是还没有选择而已。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是要求对殖民地受害进行全面赔偿,而只是要求企业承担责任,并且要求的赔偿金额也不是很大。因为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的问题,因此,韩国政府如何处理好征用问题将决定韩日关系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新政权上台后,会对现有的外交关系中纠结的部分采取重置的姿态,因此无论(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哪个政权上台,下届政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问题。这样一来,韩日关系将朝着进一步改善和正常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认为,比起日本的政权交替,韩国的政权交替对改善韩日关系应该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另外,从日本的立场来看,也不再认为韩日关系持续恶化是有利之事。韩日关系毕竟是共享基本价值观和规范的国家,对美、对朝以及对华外交方面也有很多可进行战略性合作的部分。“即便如此,虽然仍因历史问题无法进一步发展,但韩国与日本都知道从战略上考虑,韩日关系走向合作与友好的关系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认为,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才是明智之举。”李元德说。

  (后方支援记者:郭至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