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评社北京9月11日电(评论员 束沐)陈水扁又和蔡政府杠上了,这次是最敏感的“台独公投”议题。日前,陈水扁以“被动受访”方式向日媒大谈“台独”、“公投”、“东奥正名”等话题,对蔡政府未正面支持“正名公投”表达不满,传递了极端“独派”近期的“心声”。
陈水扁受访刊文次日,陆委会主委陈明通以“谢谢指教”回应,并称“中华民国台湾”是现状,也是现阶段最大公约数,不料陈水扁立刻在脸书发文反呛蔡政府不敢讲“一边一国”,质疑“‘中华民国台湾’是我们‘国家’的名字吗?”火药味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陈水扁矛头所指的“中华民国台湾”,正是蔡英文本人在台湾与萨尔瓦多“断交”后的记者会所使用的“国名”。在那次记者会上,她三度使用这一概念,特别提到“中华民国(台湾)是现状,是现阶段最大公约数,也是台湾人民团结的基础”。陈明通对陈水扁“公投”言论的回应,就是出自蔡英文的原话。
事实上,早在民进党刚上台的2016年5月26日,时任“行政院长”林全在首次施政报告中,就在“外交政策”章节三次使用“中华民国台湾”,当时就引起岛内舆论议论纷纷。“独派”对此一直气得跳脚,早就看“中华民国”四个字不爽,网民们则讥称这六个字不伦不类,不如简称为“中国台湾”。有论者指出,这只不过体现了“中华民国是台湾”的论述,本质是“台独”借壳上市。还有人认为,这说明民进党回归“宪法”,希望大陆能够注意到这一“善意”。
那么,蔡政府多次使用“中华民国台湾”作为对“现状”的概括,原因何在?是为了向大陆传递政治讯号?还是为了平衡岛内蓝绿对“国家定位”的不同分歧?事实上,如果研究一下8月底前美国AIT主席、台海专家卜睿哲的观点,就可以发现,这六个字的主要听众是美国。换言之,“中华民国台湾”就是台当局对美国的保证之一。
卜睿哲在8月底发表的文章中,谈及美台之间“相互保证”的问题。他将这种保证分为像“六项保证(Six Assurance)”这种“大写的A”,以及日常不断进行的例行保证(Regular assurance),即“小写的a”。 他认为,李登辉与陈水扁执政所提出的两岸政策倡议,让北京为了遏制分裂主义加强军力建设,而在他看来,马英九与蔡英文执政期间,美台之间“相互保证是有效的”。
根据卜睿哲的分析,美国对台湾有保证,台湾也要对美国做出保证。这一观察基本符合事实。而在美国眼中,台北执政者的保证同等重要,陈水扁上任之初的“四不一没有”、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以及蔡英文的“维持现状”,都属于台湾对美国的“大写的A”。只不过陈水扁执政两年后就拥抱深绿,鼓吹“法理台独”,但违背了保证的阿扁,成为美国眼中的“麻烦制造者”。
而在台湾对美国“小写的a”方面,陈水扁任内中后期的信用彻底破产,已经无需再谈,马政府任内对两岸政治交往、军事互信机制的拖延就是一种对美例行保证。到了蔡英文执政时期,上文所提及的,台当局高层口中多次出现的“中华民国台湾”,也是向美方例行保证的体现,亦即告诉美方,台湾无意主动按下大陆“武统”按钮,目前状况最符合美方“台海分治永久化”的利益。
因此,根据卜睿哲的逻辑,蔡政府对美有“大写的A”,也有“小写的a”,所以美方目前是满意的。与此同时,为了因应大陆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上升背景下,中美关系的新变化,以及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实施,美方开始把原本藏在台面下的“大写的A”公开化,这才有了“六项保证”列入共和党党纲、写入议案并获众议院通过,以及国务卿公然宣称“六项保证是美国两岸政策基石”等结果。
特朗普政府对台“大写的A”拿上台面,“小写的a”近期更是迭出、且不断加码。除了“台湾旅行法”之外,台湾在中南美遭遇“断交潮”后,亲台参议员提出的“台北法案”、美国国务院宣布召回驻巴拿马、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使节,都是一连串旨在增强台湾信心、给蔡政府壮胆的例行保证。
不过,我们分析,美台之间一连串的“A与a”,看似眼花缭乱,实则有迹可循,而且各方都不应误判。我们认为,对于蔡政府而言,美国对台湾的“支持”终究是有限的、归根结底也是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台湾当局目前为了追求“联美抗陆”的边际效益而逐渐丧失主体性,迟早要翻船。对于岛内“独派”而言,认为当前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正名建国”最好的机会,这是天底下最幼稚的想法。
对于美方而言,需要看清,是谁在牢牢把控着台海局势,是谁在是加速主导着两岸融合进程,谁在国际社会上不断巩固一中原则。如果连这个问题都看不清,和台湾之间哪怕做再多“保证”,都撼动不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