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评社华盛顿4月26日电(记者 余东晖)在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形势下,有中国官方背景的孔子学院在美国正受到越来越多非议。有美国议员将孔子学院视若“洪水猛兽”,要求本州大学终止与孔院合作。不过美国教育界人士对此普遍不表苟同,更有前资深美国国会议员指出,要警惕麦卡锡主义沉渣泛起,逃避根本不是答案,多交流、多对话才是正道。
在美中强基金与孔子学院美国中心24日联合在美国国家新闻俱乐部举办的“美中教育交流:40年接触”研讨会上,美国对于中国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扩大的担忧日增,孔子学院在美国受到的非议,成为最热门的议题。参与讨论5个人都是长期从事美中文化教育交流的专家,其中3人会讲中文,包括曾经是美国国会议员中唯一能说流利中文的邵建隆(Matt Salmon)。
曾代表亚利桑那州在美国国会担任5届10年众议员的邵建隆回忆起,41年前,高中毕业的他在犹他州突击两个月强化学习中文后,被派往当时一无所知的台湾高雄当传教士。在台湾两年期间,正赶上华府在外交上转向北京。从那时起,邵建隆就深感学习别的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对美国非常重要的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他说:“如果你不能理解美中关系有多重要,你得住到别的星球上去。”
邵建隆指出,这是现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大经济超强必须有正面的关系,美中合作过去几个月正在朝鲜问题上出现积极的势头。在国会任职时即力主美中经贸关系正常化的邵建隆设问:没有建设性的接触,哪能有正面的关系,哪能诚实地面对分歧?世界上有任何关系会因一走了之而得到改善吗?他强调,任何重要的关系都需要努力培育,需要交流沟通,需要相互理解。
中国教育部下属的汉办在全世界各地与当地机构合办的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已经成为推广中文和中华文化的重要项目。截至去年底,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其中在美国有110个孔子学院、501个孔子课堂。然而随着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戒心日重,对孔子学院的各种非议也越来越多。代表佛罗里达州的国会参议员卢比奥最近致信佛州4所大学和1所中学,敦促其结束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关系。代表德克萨斯州的国会众议员麦考尔和奎拉尔也对德州学校做出类似要求。德州农工大学最近宣布将结束与孔院的合作关系。
然而这并非美国孔院的主流,绝大多数美国的孔院正常运作。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负责政府事务副校长的邵建隆表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孔子学院创办于2007年,至今已非常成功,与本州的许多中小学合作推广中文教育。连美国国防部为了建立培养中文人才的上升管道,都承诺连续三年投资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孔院项目。
邵建隆指出,那种声称教授中文和中华文化会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威胁的说法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国防部投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孔院项目就犯了大错。恰恰相反,国防部不认为这样会威胁国家安全,而是认为更多美国人具有中文能力,会加强美国国家安全。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前校长佩尔曼(Harvey Perlman)总结该校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学术交流合作给双方带来的好处。他说,该校的孔院项目就为双方文化交流打开重要窗口,该校与中方的法律交流也进行得很好。
佩尔曼回忆十多年前与汉办签定合办孔院的合同时,发现其中有条款美方执行起来有困难,于是他咨询律师团队,改写了条款,送回中方,中方接受了。后来汉办主任许琳对他表示,其实她也希望美方能够修改其中认为不合适的部分,使之与美国法律相符。他表示,现在的合同没有任何不可接受的地方。就像在中国运作要遵守中国法规一样,在美国运作就要遵守美国的法规。在这个过程中,交流沟通极其重要。
有人指责美国大学热衷于与中方合办孔院是为了钱,邵建隆对此反驳: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孔院项目中方投入20万美元,而该校一年预算高达30亿美元。20万美元可能一小时就用完了,不会对学校产生什么影响,校方怎么可能为这20万美元而放弃学术自由?
对于美国一些人对美中文化教育交流的疑虑与戒心,邵建隆设问:麦卡锡主义是怎么发生的?日本人是怎么被关进集中营的?以此来告诫美国人不要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走极端。他表示,这不是责怪那些对美中关系担忧的人,因为他自己在众院担任外委会亚太小组主席时,包括至今,也对南海、知识产权、人权等问题有担忧,但答案不应是一走了之的逃避(walk away),答案应该是有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双方要有更多理解、更多对话、更多互动。他说,如果互动是坏事的话,特朗普为什么要见金正恩呢?如果你不对话,就不能相互理解,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邵建隆认为,像孔子学院这种项目,要有妥当的监督,美方要有机制确保孔院做它该做的事情。实际上现在美方的机制已经到位,那些机制并非橡皮图章,而是使孔院有最好的行为实践。
曾是最早赴中国留学和当英语外教的美国学生之一的饶玫(Madelyn Ross)表示,要注意不要让孔院影响到美国校园的辩论。她说,许多外国政府在资助美国大学的文化项目,这并不令人感到特别担忧,需要区分的是,美国人对于中国力量增长的紧张与对美国言论自由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非常规做法引发忧虑之间的不同。
现场有人问:孔院在美国有没有进行议题审查?研讨者都表示自己没有碰到这种情形。邵建隆认为,有机制防范这种做法。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副主任的饶玫称,如果有美国的大学要组织类似“西藏人权”之类的活动,孔子学院可以不资助、不出力、不与之有任何联系,但如果他们试图破坏压制这种活动,那就是越线。这两种情形是不同的。
对于中国发动“软实力”攻势,扩大文化影响力是否应当被拒绝,马萨诸塞大学前副校长兰利(Winston Langley)反问:如果美中之间能够靠软实力来互相打交道而不是靠硬实力对抗,岂不是更好?
主持研讨会的美中强基金首席执行官何立强(John Holden)引用南非黑人运动领袖曼德拉的话:如果你用他人听得懂的语言与之交谈,那么你的话只能说到他的脑子里;但是如果你用他人的本族语言与之交谈,那么你的话就能说到他的心坎里。他以此强调,语言对于增进美中两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
曾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的何立强也认为,美国人需要加深对中国瞭解的同时,中国也要加深对美国的瞭解。他提出一个疑问:有多少中国的大学对美国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他举例,有多少原来用中文写美国的书好到美国人主动要将之翻译成英文?与之相比,美国研究中国的学者就有很多用英文写中国的书很好,而被翻译成中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