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插手“台湾选举”是一种复杂的政治现象。
中评社╱题:美国插手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回顾与展望 作者:郭震远(北京),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本刊学术顾问
1996年3月,台湾第一次“直接选举”地区领导人(以下简写为“台湾选举”)以来,迄今已经历了五次此类选举,这五次“台湾选举”都有美国插手,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此,美国插手成为了“台湾选举”的一个重要特点。
事实表明,美国插手“台湾选举”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现象,插手的直接原因、形式、力度,特别是其影响,都与中美关系、两岸关系、美台关系,以及台湾岛内政局等因素有密切联系。所以,美国五次插手“台湾选举”都有不同表现。笔者主要根据公开资料,分析美国五次插手“台湾选举”的历史事实,建立把握这一复杂政治现象的基本框架,为正确判断美国如何插手2016年“台湾选举”提供参考。
克林顿政府插手1996年的“台湾选举”
在李登辉主导下,1996年3月举行了第一次“台湾选举”。台湾很多人,以及很多美国政界人士,都把这次选举标榜为台湾“实现民主化”的标志,但实际上这是李登辉背弃一个中国原则,推动台湾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的重要一步。克林顿政府积极插手了这次“台湾选举”,具有与以后几次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很不相同的特点。
克林顿政府插手“台湾选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动用武力进行干涉。在这次选举投票日之前的3月中旬,克林顿政府调集两个航母战斗编队,到达台湾海峡南入口附近海域会合,中国也做好有效反击的充分准备,出现了1958年8月台海危机以来中美第一次濒临兵戎相见边缘的严重危机。
为化解危机,中美高层进行了密集沟通,最终在选举投票日前数日,两个航母战斗编队在台湾海峡南入海口附近海域,停留一天多之后,自行后撤,危机得以消除。
克林顿政府武力干预1996年3月的“台湾选举”,清楚反映了他们对于冷战后的中国、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都只有十分肤浅的认识。实际上,在克林顿的第一个任期内,他基本上还是以“阿肯色州长”的眼光,认识和处理这几个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在短短几年中,一方面因“人权问题”、“贸易问题”等等与中国冲突不断;另一方面又不断提升美台关系,鼓励、支持了李登辉的“台独”行径。特别是1995年6月批准李登辉以“校友”身份访问母校康奈尔大学,大为鼓舞了其“台独”气焰,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正是在这基础上,克林顿政府武力干涉,插手1996年3月的“台湾选举”,扮演了李登辉“保护者”的角色。
在克林顿政府武力保护下,李登辉以54%得票率胜选,从此以“民选”领导人自居,肆无忌惮地推行“台独”政策,直至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彻底暴露了“台独”分子面目。李登辉在把台湾社会经济发展搞乱的同时,把两岸关系推入了以“统独”斗争为核心的严重对抗,台海局势直到2008年一直是东亚重大热点之一,成为对美国的重大战略牵制因素之一。但是,克林顿政府从这场危机中对于中国、中美关系,以及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却有了更深刻、正确的认识。1998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两国达成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共识。同时,克林顿政府宣布了对台湾问题的“新三不政策”,即“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克林顿政府的重要政策调整,对于中美关系,对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都有深远的积极意义。而且,以后历届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都没有再次引发类似的危机。
克林顿政府插手2000年“台湾选举”
由于李登辉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激发大陆强烈反击,两岸关系陷于1988年开始缓和以来最严重危机。同时,李登辉在台湾岛内推行的社会经济政策,导致台湾经济增长停滞、社会问题丛生,他还在国民党内拉帮结派,制造分裂。最终,在2000年3月的“台湾选举”中,陈水扁作为民进党候选人,标榜所谓“新中间路线”,利用国民党的分裂,以39.3%的相对多数,赢得选举。这是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一贯鼓吹“台独”的民进党赢得了执政地位,对两岸关系产生强烈震撼。
陈水扁胜选、民进党成为执政党,完全出乎克林顿政府预料。投票日之前,克林顿政府继续扮演台湾“保护者”角色,但不是动用武力,而是利用适当机会多次强调、支持“民主巩固”的台湾;通过“台湾安全加强法案”等等。而在选举结果揭晓后,克林顿政府则对两岸都开展、加强“预防性外交”。在密集向大陆派遣高官,以防止大陆对台海局势发生“误判”的同时,克林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向台湾派出的重量级人士,明确要求陈水扁的就职演说中,必须对美国做出保证:“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会’与‘国统纲领’的问题”,即“四不一没有”。陈水扁曾宣称,他的“就职演说”,将“让美国满意,让国际社会满意,让中共没有藉口”。后来事实表明,克林顿政府对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并不满意,却确实稍稍松了一口气,因为台湾局势并没有因陈水扁执政而立即更加紧张,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台海局势陷入更加紧张的局势,但这已与克林顿政府无关,而是小布希政府面对的更大难题了。
小布希政府插手2004年的“台湾选举”
2000年5月陈水扁开始执政后,虽然做出“四不一没有”承诺,但其“台独”本性没有改变,继续在多个方面推进“台独”政策。1999年5月,在陈水扁大力推动下,民进党八届二次全代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强调“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这成为陈水扁执政后两岸关系政策的核心内涵;2002年8月,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随后大肆推进“烽火外交”、“公投制宪”、“防御性公投”等等,“台独”气焰十分嚣张,两岸关系进一步高度紧张。
2001年1月小布希就任美国总统后,曾一度推行亲台政策,诸如推出60亿美元的对台军售、宣称“全力保卫台湾”等等。但2001年9月的“911事件”后,国际反恐战争迅速成为小布希政府战略的重中之重,中美关系迅速得到重大改善。陈水扁的一系列“台独”操弄,在导致台海局势高度紧张的同时,日益明显地企图将美国拉入其与大陆的严重对抗之中,完全置美国的利益于不顾。2003年以后,随2004年“台湾选举”的临近,陈水扁更积极地操弄各种“公投议题”,诸如“新宪公投”、“军购公投”、“入世卫公投”等等,与小布希政府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以至于小布希本人称陈水扁为“麻烦制造者”。在2004年3月“台湾选举”之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小布希政府的高官们,纷纷密访台湾,申明美国立场,对陈水扁施加压力,要求其取消“公投”,或至少更改“公投”题目和措词。最终双方勉强达成妥协,陈水扁坚持进行“公投”,但将之调整为“和平公投”,对其措词也有调整。最终,陈水扁利用“两颗子弹”事件,以0.2%的差距胜选而实现连任,但所谓的“公投”却没有通过。投票日后第三天,小布希政府低调宣布接受陈水扁连任的“选举”结果。
小布希政府插手2008年的“台湾选举”
陈水扁2004年3月赢得连任后,“台独”气焰完全没有收敛,而是更加嚣张。从2004年6月开始,陈水扁、吕秀莲、游锡堃以及李登辉大肆散布关于“正名”、“制宪”的“台独”言论,诸如“台湾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施政主轴“就是落实台湾主体性”、两岸最好像冷战一样有“恐怖平衡”,以及“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等等。2006年1月,陈水扁抛出“废除国统会与国统纲领”的“废统思考”,后在美国压力下于实施时改称“终统案”。2006年9月陈水扁宣称,修宪须考虑处理“有关领土范围的规定”。2007年3月陈水扁提出“四要一没有”,即“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的问题、只有统独问题”,完全背弃了其2000年5月做出的“四不一没有”承诺。2007年6月陈水扁公开提出,将于次年“台湾选举”时,举行“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之公民投票”,即“入联公投”,并于7月正式向联合国递交了“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书,在2008年3月“台湾选举”的同时,举行了这一“公投”。陈水扁在其第二任期推进“法理台独”的倒行逆施,遭到大陆强有力反制。2005年3月大陆通过并实施“反分裂国家法”,赋予反“台独”、反分裂斗争以国家法的高位阶法律地位,在国际上有效地进行反“台独”、反分裂斗争,不断压缩台湾的“国际空间”。特别是大力强化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成效卓著。在这四年中,台海局势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甚至出现大陆可能对陈水扁进行“斩首行动”的传言。
在陈水扁第二任期中,美台关系严重下滑,小布希总统及其政府高官,多次公开指责陈水扁“违背承诺”、“不负责任”、是“麻烦制造者”等等,以至于美、台双方都有不少人认为“美台关系近于破裂”。主要原因首先是,美国深陷伊拉克与阿富汗两场战争,陈水扁在台海制造事端,不仅将把美国拖入新的更大麻烦,而且也导致中美冲突,必将严重损害美国利益;其次是,陈水扁出于自身政治算计,一再背弃对美国的承诺,置美国的利益于不顾,导致小布希政府与其的政治互信荡然无存。所以,到2008年3月“台湾选举”之时,小布希政府必然支持被他们认为“政策具有可预见性”的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在竞选过程中,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AIT)为民进党攻击马英九的“绿卡事件”解套,只是一个不大事件,但表现了对马的支持。
奥巴马政府插手2012年的“台湾选举”
2008年3月的“台湾选举”,实现了台湾的第二次政党轮替,马英九胜选,认同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由此,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历史新时期。四年中,两岸建立了基本的政治互信,台海紧张局势基本缓解;两岸经贸交往合作、人员交流在实现机制化,签订19项协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已达到很大规模;大陆对于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表示了善意的理解,逐步有所放松。总之,两岸关系进入1949年以来的最好时期。
马英九在台湾执政后,美台关系较快得到修复。首先,马英九的两岸关系政策以及其它对内对外政策,具有较明显的稳定性、连续性,因而被认为是“可预见的”,美台互信得以重建。其次,马英九改善与大陆关系,不与大陆对抗,而是积极推进两岸交流、交往的两岸关系政策,有利于台海和平稳定,符合美国利益,受到奥巴马政府肯定和支持。所以,2012年“台湾选举”的竞选开始后,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尽管声势很大,一度似乎有胜选的希望,但她在两岸关系政策方面,坚持民进党一贯“台独”立场,只是企图以空洞、抽象的论述“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等予以掩饰。这招致奥巴马政府的怀疑与担心,认为如民进党重新执政,台海局势将重陷紧张。在蔡英文2011年9月访美后,奥巴马政府以在媒体放话的方式,公开表示了他们的怀疑与担心,对其胜选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些支持马英九的措施,如提高访台官员级别、给予台湾民众访美免签证待遇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马英九胜选。最终马英九以80万票差距胜选。但这当然并不只是因为得到美国支持。
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的历史回顾
以上对于1996年以来五次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的分析表明,尽管这五次插手的直接原因、形式、力度,特别是影响各不相同,但在深层次上显示了几个值得重视的结论。
美国五次插手“台湾选举”的过程,越来越清楚的显示了,企图通过美国插手,保持台海和平稳定,维护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利益,是美国插手“台湾选举”的直接目的。如果说克林顿政府插手1996年3月的“台湾选举”,直接目的并不清晰,甚至还很混乱,既要“保护”李登辉以“支持台湾的民主”,也试图保持台海局势和平,但这两个目标相互矛盾、抵触。事实证明,此后十二年的台海紧张局势,很大程度上与1996年3月克林顿政府“保护”李登辉相关。因为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头面人物都认为,美国一定会“保护”他们。克林顿政府目的的混乱,反映了当时他们对两岸关系、中美关系认识的模糊。但以后四次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的目的,越来越明确地聚焦于维护台海和平。事实证明,这一目标符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利益。这一目的的确定,表明美国政府,无论是民主党政府,还是共和党政府,对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对于中美关系,都有了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1996年3月以来的事实表明,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能否有效遏阻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发展势头和影响,是能否在“台湾选举”中,甚至其后保持台海和平的决定性因素。如前所述,1996年3月克林顿政府插手“台湾选举”,为李登辉提供“保护”,使其在得以继续执政的四年中,肆无忌惮地推进“台独”政策、抛出“两国论”。此后,陈水扁相继执政八年,虽然推进“台独”的心情同样急切,但实际的气势则明显不及李登辉。这固然与大陆卓有成效的反“台独”、反分裂斗争直接相关,也与小布希政府在“台湾选举”中对陈水扁“台独”言行相应的遏阻行动有不可忽视的联系。
美国政府五次插手“台湾选举”的目的、形式与力度,都与当时的两岸关系,以及相应的台海局势密切相关。具体而言,两岸关系紧张、台海局势动荡无论民主党政府还是共和党政府,保持台海和平的需要就更加迫切,因而相应的行动更为明确,力度更大;如果两岸关系相对缓和,台海局势相对稳定,美国政府保持台海和平就相对较少急迫感,关注的重点将在于“预防性”,而不在于“急迫性”,即更为关注可能的台湾地区领导人未来的政策走向,而不是现实的政策表现。2003年3月、2004年3月和2008年3月,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为上述第一种情况,而2012年1月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为第二种情况。原因在于,这两种情况对于保持台海和平,这一美国根本利益,有着不同的影响。
从根本上说,美国政府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重视程度,是决定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目的、形式和力度深层次的决定性因素。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特有的、最敏感的、最重要的干扰因素。保持台海和平,就是减少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干扰的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措施。显然,美国政府越重视中国和中美关系,就必然越重视保持台海和平,就必然对于插手“台湾选举”的目的、形式和力度,产生决定性影响。1996年3月克林顿政府插手“台湾选举”目的混乱、形式错误,并且后续效果不好,从根本上与他们对冷战后的中国和中美关系认识混乱密切相关。以后,随克林顿政府、小布希政府,以及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日益重视,美国对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以及保持台海和平随之日益重视,因而再插手“台湾选举”时,明确以保持台海和平为目标,以向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候选人施加影响为主要形式。这也决定了,2000年3月“台湾选举”以来,美国政府的四次插手“台湾选举”主要都是针对民进党候选人,因为他们的相关政策都有损美国利益。
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是美国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一个具体表现。克林顿,小布希、奥巴马三位美国总统,五届美国政府,五次插手“台湾选举”的事实表明,这种插手确实产生了影响,但影响又确实有限。实际上,美国的插手对于“台湾选举”的直接结果,即哪个候选人当选,基本没有影响。那种认为不通过美国“面试”,就不会当选的认识,完全没有事实根据,只不过是有心人士杜撰的说法。一些人认为,蔡英文2012年败选的决定因素是没有通过美国“面试”。这一认识不能成立,因为当时美国的插手,不可能造成80万选票的差距。对于候选人当选后的政策走向,美国政府的插手确实有影响,但也有限,陈水扁十分媚美,但实际上其两岸关系政策,基本上还是自行其是,只是在遭受美国强大压力时有所收敛、调整而已。
对于奥巴马政府插手2016年
“台湾选举”的展望
随7月19日洪秀柱被确认为国民党候选人,2016年的“台湾选举”正式开始。但早在2015年3月,通过一些相关人士发表言论,奥巴马政府就已开始插手2016年的“台湾选举”。可以对其前景做出展望。
2015年1月到3月期间,蔡英文打破2012年1月败选后,对于两岸关系政策三年的沉默,多次公开谈及民进党的两岸关系政策。要点是:民进党重视保持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两岸交流交往;完全回避,只字不提九二共识;强调维护“台湾的独立主权国家地位,是民进党最优先事项”。3月中下旬,多位美国AIT前官员,包道格、卜睿哲、施兰旗等,纷纷批评蔡英文上述讲话表现的其两岸关系政策。他们认为“鼓励两岸持续合作很清楚是美国利益”,蔡英文须“形塑缩小台湾和大陆分歧”的政策,应让台湾民众“明白”民进党的相关政策。面对这些批评,蔡英文被迫做出了一些调整。2015年4月5日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自美返台,9日蔡英文即提出“维持两岸现状”作为其两岸关系政策的“基本原则”,并在5月底、6月初的访美行程中,对此大加宣扬,而且不再提及台湾的“独立的主权国家地位”。显然上述人士的干预,对蔡英文的两岸关系政策表述产生了较明显影响。但对于如蔡英文胜选,民进党重新执政,其实际的两岸关系政策究竟如何,特别是大陆将做出什么反应,美国方面依然感到很不确定。对此,包道格、葛莱仪等相关人士已表示越来越多的担心。
以上实际事态发展表明,奥巴马政府插手2016年的“台湾选举”,与1996年3月以后的前四次的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比较,已经表现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第一,奥巴马政府开始插手时间大为提前。以前四次,都是在选举的竞选活动已经开始后,一般是投票日前的最后三四个月,而这一次则大大提前了,在竞选活动远未开始,国民两党的候选人都未正式确定的3月份即开始插手。
第二,插手的方式是以AIT前官员为主,对民进党最可能的候选人蔡英文的两岸关系政策,进行密集批评。如前所述,在2015年3月中下旬,对蔡英文的两岸关系政策进行了密集批评,促使其将之改变为,强调以“保持两岸关系现状”,作为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在蔡五六月份访美期间进一步明确为“保持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不变”。
第三,奥巴马政府的干涉前四次一样,仍然集中针对民进党,矛头所向更集中于蔡英文的两岸关系政策,而且直言不讳,这一政策不能损害美国利益,表现出更明确的“预防性”。
这几个特点的出现,清楚反映了奥巴马政府插手2016年“台湾选举”的基本考虑。首先,奥巴马政府判断,2016年1月“台湾选举”蔡英文胜算明显更大,民进党很可能重新执政。这一判断是奥巴马政府插手2016年“台湾选举”的出发点,对前述三个特点都有直接的重要影响。其次,过去七年多的台海局势和平稳定,符合美国利益,受到奥巴马政府肯定。面对民进党可能重新执政的前景,继续保持台海局势和平稳定,必然是奥巴马政府插手2016年1月“台湾选举”的重点。第三,1996年3月“台湾选举”以来的事实表明,台湾执政者如果挑衅大陆,就不会有台海局势和平稳定。所以,奥巴马政府插手2016年“台湾选举”,将力图控制蔡英文胜选后,可能对大陆的挑衅。
现在到2016年“台湾选举”的投票日还有几个月时间,国民两党候选人的相关政策都没有出台。奥巴马政府已经开始的插手行动,实际主要是预防性的。可以预料,当蔡英文的相关政策推出后,奥巴马政府肯定还会有新一波的插手行动。但必须看到,正如前五次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选举”,都成效有限一样,奥巴马政府插手2016年“台湾选举”的成效也将是有限的。如果蔡英文胜选,民进党得以在台湾重新执政,他们现在对美国做出的承诺,能多大程度上兑现,完全不确定。其实,这正是奥巴马政府最担心的。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5年10月号,总第2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