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2025 (9)
美国智库研讨美中关系前景,专家观点迥异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11月21日电(记者 余东晖)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势,美国外交学界普遍的看法是竞争性会越来越明显,紧张和摩擦可能增多。不过对于中美关系会否恶化到“掀桌子”,直接对抗的程度,美方专家有不同看法。
在美国智库“国家亚洲研究局”(NBR)日前举行的“亚太国力基础”研讨会上,美方专家学者在展望美中关系未来的走势时,即呈现迥然相异的观点。
范亚伦认为美中会有更多竞争,关系会更紧张。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小布什时代副总统切尼的幕僚、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范亚伦(Aaron Friedberg)认为,美中关系虽然仍是竞争与合作的结合体,但竞争的范围和激烈程度在急剧增长中。这种竞争加剧已持续有日,未来可能更明显、更加速。美中关系明显改善的前景渺茫,因为两国关系的问题之根源很深。靠更多的峰会、公报或愉快的交谈,不会改变美中关系趋于恶化的基本面。
过去几年一直主张美国要更加有力应对中国崛起的范亚伦称,美中关系是基本维持目前水平还是加速恶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关系在海洋问题上如何展开,南海问题是领先性的指标。可以想象在南海问题上的不同情形,中国是改变其基本目标,因担心政策的反效果而软化态度呢?还是更强劲挑战美国,而招来美国更强硬的反弹措施,更多的挑战中国主张的自由航行行动?
承认美国过去十多年因为“九一一”事件和金融危机而错失在早期阶段应对中国崛起的范亚伦预计,未来美中关系不会变得更好,相反有可能变得糟糕的多。尽管两国关系仍有可能维持目前水平,但总的趋势是走向更深的紧张和更多的竞争。
相对于态度强硬、立场悲观的范亚伦,军人和情报界出身的布莱尔(Daniel Blair)反倒更乐观、更积极。他指出,虽然中国的爱国者出于自豪感,有心更有力驱逐美国,但美国是不会那么容易被排挤走的。两国的雄心壮志都很大,但从务实的层面说,没有哪一方真能达成其排斥对方的目标。假如一方对另一方推得过狠,势必遭到对方强烈的反弹。
“(双方)会有务实的认识,即没有哪个国家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管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他们将不得不相互多包容一些,以便保存对各自更重要的东西。”布莱尔说。
这位前美军太平洋司令和前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强调,美中媒体都在强调竞争,似乎美中对抗近在眼前,但现实是双方维持稳定的程度要多于人们的想象。个体领域会有更多竞争,但总体上双方会尽力维持稳定。他说:“两个强大的、自豪的国家都想得到尽量多的东西,但双方也都认识到,掀桌子是不管用的。”
布莱尔认为美中两国不会掀翻桌子,直接对抗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会长艾令思(Richard Ellings)表示与布莱尔有类似的乐观之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美国现在对外的情形与1930年代类似,即不倾向于四处出击,而是希望通过外交、多边方式,维持力量的平衡。另一方面,美国必须尽量关注自己的基本面,即实际上的国力,然后才能产生信用,并加强美国博弈的意愿。
面对两位专家不一样的看法,范亚伦解释,他不是预期美中之间要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是认为美中关系会朝更多竞争产生的更多紧张和困难方向发展,且两大风险应高度关注:一是两国相互之间的看法是否存在误解误判;二是中国会否因为内部因素驱动而有更强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