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建军认为,对于能源需求增长很快的中国来讲,不可能轻易放弃已有的能源供应,又不能乘虚而入,将欧盟让出的部分全部吃进。 中评社华盛顿2月24日电(记者 余东晖)对于不少人担心美中两个大国将来有可能为了争夺能源而发生战争,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涂建军23日对中评社记者说:“美中有可能会为能源发生一些冲突,但说因此爆发战争绝对是危言耸听。”他认为,美中会就伊朗问题达成妥协和默契。
奥巴马谈能源提中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23日在迈阿密大学发表演讲,为其能源政策辩护。在美国国内汽油价格不断攀升,专家预计有可能在5月份国殇日之前突破每加仑4美元之际,奥巴马在他这个竞选色彩很浓的演讲中,批评共和党人“玩政治喜欢坏消息,对坏消息如此热情地欢呼。你付更多钱,他们在那里美滋滋地舔嘴唇”。
在这个演讲中,奥巴马两度提到中国。一次是讲石油价格长期而言必将不断上扬,因为中国、印度、巴西的需求增长。他说,中国道路上的汽车过去5年增加了两倍多,仅2010年一年就增加1000万辆。随着中国人、印度人、巴西人渴望像美国人那样买汽车,汽车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另一次是讲到美国发展清洁能源受制于华盛顿政客的不行动时,奥巴马说:“我不会让风能、太阳能或电池产业输给中国或德国。”
如今美国高官谈起能源问题都不能不提到中国,美中能源合作似乎已经成了两国合作的新亮点,通过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两国元首峰会,美中已签署能源合作的十年框架,此次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两国又决定新开展若干生态经济合作项目。
美中新能源摩擦抬头
对此,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能源与气候政策项目主管涂建军23日在接受中评社记者电话专访时认为,能源是美中合作的重点,也是很难回避的话题,但目前仍处于口头谈得较多的阶段,落到实处还存在障碍。
涂建军分析,美中能源合作障碍主要是由两国关系的大环境决定的,美中关系非常复杂,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具体到能源领域,以前是美国研发,中国制造,相对互补,而近年中国在能源产业链中提升的速度很快,力度很大,产业竞争带来双方摩擦可能性增大,摩擦频率也会越来越密集。
去年以来,美国企业相继对中国太阳能板和风电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月10日初裁中国输美应用级风塔对美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美国商务部本来要在2月14日习近平访问白宫当天宣布对中国太阳能板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后将初裁决定宣布日推迟到3月5日。美国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警告,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加征进口关税,或将导致美国6万多人失业。
美中能源合作的亮点尚未发光即已蒙尘,到底是为什么?涂建军指出,美国起诉中国新能源产品不完全是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多少带有保护竞争力不足的本国产业的色彩,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当然,中国也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差距。
涂建军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从欧洲到美国到中国,各国都存在补贴的习惯,只是补贴的方式不同,因为能力不同,补贴力度不同而已。如果从选举政治和保护本国弱势产业角度去反补贴,很容易产生贸易壁垒,必然导致报复举措,不仅中美双方受损,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都受损。他呼吁美中两国政府就可再生能源的补贴问题进行对话,探讨双方应如何补贴本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何种补贴方式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曾长期在中国和加拿大能源行业工作,对能源战略规划和政策评估有深入研究的涂建军建议,美中两国要减少能源贸易摩擦,美方需要反思两党政治决策效率下降,在新能源研发和推广方面进展不利;中方需要反思“国进民退”,民营企业发展受限,外资企业感到不公平,使中国新能源产业界创新能力受到制约的问题。
伊朗问题美中会妥协
对于外界担心美中将来为能源而战,涂建军认为,两国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决定了两国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不会成为盟友,坏不到哪里去,不会成为敌人。两国防止能源摩擦需要两国决策者有政治智慧,做出综合考量。他说:“美中有可能会为能源发生一些冲突,但说因此爆发战争绝对是危言耸听。”
以美中两国都关注的伊朗问题为例,涂建军说,其中不仅涉及中国是否配合美国和西方对伊朗制裁的问题,也涉及世界石油市场缺了伊朗那部分供应,能否经受供需矛盾变化的冲击,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两国决策者综合考虑。他相信双方都不会做出令对方很意外的举动,美中双方因为伊朗问题发生激烈冲突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双方是可以达成妥协和默契的。
涂建军分析,在欧洲加紧制裁伊朗之际,中国和印度等伊朗石油的大主顾会要求得到较高的折扣,这样伊朗政府的石油收益会下降,客观上起到了制裁伊朗的部分效果;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世界石油市场同等数量的石油供应就可以给其它国家,这样也有助于缓解伊朗石油供应完全中断带来的冲击。
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在讨论伊朗问题时,中方提出,美国在进行地缘政治干预时,必须考虑中国的石油供应利益。双方签署的经济“二十条”最后一条谈的就是这个问题。
路透社报道称,随着西方加紧对伊朗制裁,中国、印度、日本都将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10%以上,其中中国估计将减少14%。
涂建军指出,伊朗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对石油供应问题是有应对的,包括温家宝总理今年1月访问沙特,就是为了保证一旦伊朗石油供应完全中断,能在国际市场获得石油,相信这种保证已经得到。另外中国正在建设第二批石油战略储备库。
涂建军认为,对于能源需求增长很快的中国来讲,不可能轻易放弃已有的能源供应,又不能乘虚而入,将欧盟让出的部分全部吃进。与此同时,中国也不愿意看到伊朗拥有核武器给中东和平带来危险。因此在伊朗问题上,中国与美国不可能完全配合,也不可能完全不配合,而是两国通过政治协商进行角力,最后达成妥协和平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