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连续两次吞败之后,最后如果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受惠最大的将是国民党。 中评社台北1月16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民进党2012败选,党主席蔡英文请辞, 党内中生代发动慰留,部分派系冷眼旁观,一场可预见的斗争蠢蠢欲动。剖析民进党下阶段的转型,除了世代交替能否延续,更重要的是两岸政策的转型,这对绿营是一条困难的路,也是能否翻身迈向执政的关键。
败选后的民进党,本周的中常会立刻要处理蔡英文请辞案。拉高层次来看,民进党接下来的问题,不在于由谁领导,而在于能否面对现实,检讨两岸政策,带领民进党跳脱“台独政党”的陈旧格局。
蔡英文14日晚上的败选演说坦承,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必须再检讨,但她又说“台湾的两岸问题必须要有共识,否则会一直成为社会对立的重要原因。”绿营败选了还不承认,“总统”大选就是两岸政策共识的表现,马英九2008胜选代表台湾人民选择两岸和平路线,2012再赢代表“九二共识”就是台湾人民的共识。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就是“台湾共识”,下届党魁如果还不承认,可以就要继续在野很长一段时间。
蔡英文2008扛下残破的民进党,本来可以有很好的机会,带领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转型,但她并没有,反而比陈水扁更没有弹性,选前之夜请出李登辉站台加持,等于又回到台独老路,还让光谱更独的台联在“立法院”拿到3席。以蔡英文的背景和风格,如果继续带领民进党,实难寄望她在两岸政策上会有多大的突破。
民进党两岸政策转型难在,一时改不了数十年来所建构的“台独政党”格局。这一、二十年来“台独牌”不论用什么形式包装,始终是民进党选举时动员群众的利器,在政治人物、亲绿媒体推波助澜之下,形成一种在“分离主义”内偏安的氛围。这种操作让民进党稳住4成基本盘,在各级议会拿到一定席次,再怎么样都有一碗饭可吃,却攻不下“总统”大位。这次选举宋楚瑜的灰头土脸证明了,2千年陈水扁靠泛蓝分裂当选的模式已成绝响。
转型之于民进党,难在党和个别政治人物利益的冲突不容易平衡。理论上,政党的优势是由党公职以及基层所累积,这在民进党却非常吊诡。绿营政治人物要靠“台独牌”打选战,但要拚“总统”选举,就卡在无法过半。在蔡英文之前,谢长廷、苏贞昌等绿天王都曾抛出两岸政策转型的风向,包括谢长廷提出“宪法一中”概念,苏贞昌担任“行政院长”时开放八吋晶圆厂登陆、扩大小三通等,被称是“苏修路线”,最后都不敌党内反对,回到民进党的老路。
而且,民进党因受困基本盘不够大,选举时均须仰赖独派奥援,两岸政策转型受到强烈牵制,这在未来也不会改变。在这次大选前,代表台独基本教义派的台联,原本已经濒临泡沫,因蔡英文的友善,让台联拿到3席不分区“立委”,强化独派能量,这明显是民进党转型的绊脚石。国民党在新的“立法院”反正已经稳定过半,民进党将因被独派绑住,也不利开放形象,更难以向前行。
民进党选后即使愿意检讨两岸政策,至少要先闯过两关,第一关是要摆平个别政治人物的利益;第二关是要取得党内共识。这两者都很难。
2012年选后的台湾政治版图一摊开来,以浊水溪为界,北蓝南绿格局全然没有改变。民进党占优势地区的人口、经济力完全无法和国民党相提并论。绿军想靠南部大赢来弥补北部的不足,终究是落空。而且,民进党也必须要正视,南台湾景气差、失业率高,台独不能当饭吃,马英九执政后,南部首长都积极在寻访两岸商机,包括到大陆招商、推销农产品、争取陆客。一旦少掉两岸经贸这块,南台湾受伤会比北部更严重。
民进党在1999年陈水扁选“总统”时,推出“台湾前途决议文”,换种方式诠释台独,经过13年,蔡英文大选所提的“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基本上还是换汤不换药。这十多年来,国际环境发生巨变,大陆快速崛起、两岸经贸成为台湾经济命脉,结果民进党竟然还停留在李登辉选前对“戒急用忍”政策的歌颂,真不知今夕是何夕。
民进党连续两次吞败之后,最后如果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受惠最大的将是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