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积极出面应对阿拉伯局势。 中评社北京5月8日电(评论员 齐云鸿)从2010年12月突尼斯局势剧变、本.阿里政权更迭至今5个多月过去了,阿拉伯世界局势持续动荡。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发生政权更迭,穆巴拉克被迫下台。日前,埃及新政府宣称要审判穆巴拉克及其两个儿子,并要判处重刑。但即便如此,埃及国内局势并未稳定,不稳定因素仍在发酵。同时,利比亚发生严重的战争冲突,反对派与政府军战斗正酣,以法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大规模军事干涉利比亚内部事务。但卡扎菲政权出乎意料的强硬,不仅赢得了对其比较有利的结局,客观上也在迫使西方可能从军事进攻逐步转而政治谈判。
几个月来,北非动荡的同时,西亚的巴林、科威特、约旦也一度发生民众向当局施压的情况。也门态势比较严重,总统萨利赫与民众发生较严重对立,乃至发生几次流血事件,叙利亚情况类似也门。面对阿拉伯世界风气云涌的“革命”浪潮,抱有走一步看一步的奥巴马政府沉不住气了,尤其是以国防部盖茨为首的军方急切要求政府不要军事介入利比亚等阿拉伯国家局势,敦促政府要维护多年苦心孤诣经营的亲美阿拉伯国家阵营,奥巴马总统以及希拉里国务卿转而认同盖茨的观点。伴随美国态度倾向于恢复阿拉伯世界稳定,阿拉伯国家的“革命”势头减缓。
美国就对军事介入利比亚持犹疑和谨慎态度,基本立场几次发生摇摆和变化。从3月19日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展开空袭以来,美国一直坚守有限介入和不派地面部队的底线。至今美国仍然坚称出钱不出兵。4月下旬,英法意派遣军事顾问援助利比亚反对派,以求打破反对派与政府军对峙的僵局。面对英法的举动,美国表示绝不会向利比亚派出一兵一卒的地面部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示,美国不会派军事顾问帮助利反对派,但拟向后者提供2500万美元非军事援助。俄罗斯警告西方国家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或致严重后果,俄外长拉夫罗夫认为这一行动可能会把国际社会更深地拖进战争。
美国谨慎不无道理。主要担心阿拉伯国家当局全面倒台,而新的亲美政权一时难以建立,这些国家将因为“民主”风潮推进而出现极端势力崛起态势,直接危及美国及其铁杆盟友以色列的利益。以色列对当前中东局势非常担忧,虽然保持沉默但反映其内心的极度不安。以色列对美国轻视和抛弃穆巴拉克等亲美政权是感到不满和不安的,多次表示对穆巴拉克对巴以和平的贡献表示敬意,实际是间接批评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权宜色彩明显,在阿拉伯国家过于追求民主人权等不切实际的目标。
美国倾向于政治解决利比亚局势。如果实在难以推翻卡扎菲政权,不排除美国撮合西方阵营、反对派与卡扎菲政权进行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妥协方案,防止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并失控。北约内部对法国的急先锋言行也持部分保留态度,北约联合军事行动最高指挥官范乌也说,目前还没有进驻地面部队的必要。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说,单靠军事手段不能解决利比亚危机,国际社会正在急切寻求政治解决途径,拉斯穆森一开始就不主张军事干预利比亚。就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国的反政府势力而言,一旦发现短期内无法获得对当局的压倒优势或胜利,他们应当不排斥进行谈判。
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积极出面应对局势。由海合会成员国组成的联军3月14日进入巴林,协助巴林当局平息反政府示威。海合会还努力促成也门执政党和反对党联盟进行谈判,结束持续3个多月的动荡局面。海合会4月21日向也门政府提交了调解方案,包括成立由反对派领导的联合政府;萨利赫将权力移交给一位副总统并于30天内宣布辞职;萨利赫及其家人享有豁免权;临时总统和联合政府将在60天内举行总统选举等内容。萨利赫欢迎该方案,但也门国内两派尚未就该方案达成一致。
海合会还高度关注利比亚局势。4月20日,第21届海合会与欧盟联合部长理事会在阿联酋举行,阿联酋方面表示恪守安理会关于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决议,将与其他友邦国家继续努力,希望利比亚领导人做出有利于人民的决定。4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法国总统萨科齐联名发表评论文章,要求“卡扎菲必须下台,并且永不复位”。但由于卡扎菲顽强抵抗,利比亚战争呈现长期化迹象,同时介入科特迪瓦事务的法国感到力不从心。卡扎菲不仅无意交权,反而高调乘坐敞篷车出行,誓言战斗到底。综合多方因素看,多方参与的政治谈判或将最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