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谁在蒙古国煽动反华?

(2010-12-26 04:57:48) 下一个

2010年,蒙古极端组织“白色纳粹十字”的3名成员在乌兰巴托街头。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电/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报道,2010年11月19日,承建中国援蒙项目——蒙古国技术监督局大楼的湖南建工集团最后一批工人,离开了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回国。至此,一场持续了3个多月的中国建筑工人与蒙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冲突,终告结束。这起事件看起来孤立,却是蒙古国近年来发生的反华排华事件中有代表的一个。到底是谁,在幕后操纵着当地部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又是谁,在反华排华上充当着急先锋?

  一件琐事引发冲突

  湖南建工集团工人与蒙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冲突起于一件琐事。今年8月21日,建筑工地上的一根水管被运土车压断了,两名中国工人于是到隔壁超市院内去关闭水的总闸,却被超市保安扣住。他们把这两名工人拖进一辆汽车,一路殴打、要钱。汽车路过工地门口,其他工人闻讯把人抢了回来。

  第二天,4名蒙古人闯入工地抓人,与工人再起冲突。工人紧闭大门,双方隔着围墙互扔砖头。墙外的警车被砸坏,两名警察被砸伤。中国驻蒙古国使馆人员赶到现场协调后,双方散去。8月23日中午,一名警察以处理事务为名敲开工地大门,8名大汉随后手持棍棒闯入,见人就打。工人们惊魂初定后,开始还手。由于工人人数多,对方被击退。两小时后,更多当地民众赶到。工人们也大声呼喊,准备搏斗。寻衅闹事的人发现工人们已有防备,没敢再攻。此时,我使馆人员赶到,局面有所控制,一直在现场观望的警察也自行离去。

  因为工人处在极度惊吓和恐惧中,不可能进行生产,工程叫停。8月24日,工人开始陆续撤回国内。据了解,中国工人多的工地,是当地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最爱去寻衅滋事的地方,双方冲突时有发生。

  记者的一次亲身遭遇

  其实,近几年蒙古国出现的类似事件并不少。5年前,记者刚来不久,就碰上了一起。那是年底的一天,当地“泛蒙古运动”等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在乌兰巴托自由广场集会,他们散发《告蒙古人书》,声称“从中国进口的蔬菜、水果有毒”。当晚,3家中资企业就遭到40多名“泛蒙古运动”成员的袭击,其中一家宾馆的大堂和客房被砸,1人受伤,3部手机被抢。

  在蒙古国工作的几年中,记者也经常听到来这里出差的国内朋友谈起与当地人发生的不愉快。而长期在这里生活的中国人,更很少敢在公共场合大声说中文,以免被喝醉酒的反华分子听见找麻烦。晚上,许多中国人不敢单独出门,如果有事外出,一定要有当地朋友陪同。记者刚来乌兰巴托时,还经常坐当地的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后来被勒索了一次,就一律开车外出了。

  那是一天晚上,记者去乌兰巴托一家比较大的超市买东西,买完后刚出门,就被七八个自称“泛蒙古运动”的成员围住。这几个年轻人强行向记者出售假项链,被拒绝后,就强词夺理,说东西被弄坏了,要10万图格里克(蒙古国货币,约合500元人民币)。记者纠缠不过他们,最后给了5000图格里克(约合25元人民币)才算了事。

  谁在找中国人麻烦

  当地的许多不法分子在抢劫中国人时,都愿意打着“泛蒙古运动”的旗号,因为这个组织一向爱找中国人麻烦。

  “泛蒙古运动”成立于1990年,现在有数百名成员,加上支持者达上千人。其创始人叫额尔登毕力格,今年50岁。他曾加入蒙古民主党,1990年退出,开始推动具有极端民族主义色彩的“泛蒙古运动”。该组织认为,“民族爱国主义是蒙古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额尔登毕力格更是对纳粹的种族主义十分欣赏,曾说“我们和纳粹的方针一致。”他主张,蒙古国要“抵制来自中国的威胁”,并宣扬:“如果我们的血液里掺杂了外国人的血,我们就会立刻被消灭。”

  近几年,额尔登毕力格逐渐淡出,组织内的一些青年人取代了他的位置。其中表现突出的是24岁的巴特,这位年轻头目在接受法国媒体访问时曾表示,“泛蒙古运动”“从血缘到文化,都坚决抵制中国”,还说“我们有50名训练有素的战士,他们的任务就是追捕在蒙古国生活的中国人”。

  “蓝色蒙古运动”也是蒙古国极端组织之一,总部在乌兰巴托,成员数百人,号称数千。该组织自称“应社会需要成立”,“与触犯蒙古国法律的外国公民、机构进行斗争”。2007年,其首领恩赫巴特3枪打死了女儿古马罗的男友钦巴特,原因仅仅是钦巴特在中国内蒙古医学院留学。虽然2008年恩赫巴特已经入狱,但这个组织的本色并没有改多少。其中的一位理事甚至声称,他并不认为暴力行为有什么不好。

  在近年的排华事件中,上述组织十分积极。平时,他们还向当地中国人和中资公司收“保护费”。2007年8月,他们举行新闻发布会,声称将对“不遵守蒙古国法律”的外国人采取极端措施,包括强行拆除外国餐馆门口挂着的灯笼和外文招牌、把与外国人有关系的蒙古女性剃成光头等。如今,乌兰巴托的中餐馆几乎看不到汉字。

  他们为什么要排华

  蒙古国为什么出现排华现象?当地媒体的不实报道,是最重要原因之一。个别报纸缺乏职业道德,无中生有或夸大事实的文章时有刊登,只要是与中国有关的负面新闻,报纸往往会登在头版头条加配大图片,而有关中国的正面新闻则很少。一些没有到过中国的当地民众听了媒体一面之词,认定中国的产品质量差、在蒙古国的中国人正在污染当地环境,等等。

  蒙古国媒体对中国的偏见,实际也反映出当地一些官员和民众的微妙心态。两国民众历史观不同,风俗习惯和文化也不同,加上双方缺乏了解,自然会出现不信任。一些当地民众担心本国经济过分依赖中国,会失去独立性;另外,不少人认为来蒙的中国务工人员抢了他们的就业机会,这都使一些人对在蒙中国人印象不佳。

  极端排华并非主流

  对出现的反华排华情绪,蒙古国民众也在反思。2010年1月,当地英文报纸《乌兰巴托邮报》在头版显着位置,发表了一封致蒙古国议会成员的公开信,作者是一位住在当地的外国公民。信中说,当地民众针对外国公民的暴力和敲诈勒索行为明显增多,而警察往往偏袒自己人。文章表示,一些极端分子对中国人的种族主义态度“众所周知”,中国人在大街上经常受到攻击,生活在恐惧之中。对于这一切,蒙政府却无所作为。如果蒙古国想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技术,那就要让自己的国家热情好客。

  记者在蒙工作近6年,感觉反华排华的普通民众还是少数,极端民族主义组织也进入不了主流社会。近几年,有些极端组织有意进入政坛,“泛蒙古运动”和“蓝色蒙古运动”的负责人都曾参加2008年议会选举,但都没成功。这也说明,民众并没有接受他们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

  蒙古国内的有识之士认为,极端组织现在虽然还没成大气候,但两国民众间长期的不信任,却可能影响蒙中关系的深入发展。现在,是两国政府和民间寻求解决办法的时候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