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选举”,也就看懂了台湾社会。 中评社╱题:两岸关系中的盲区刍议,章念驰(上海),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
‧两岸关系中任何一个现象与事件,又都是中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三方相互牵制和博弈的结果;如果我们不从这三方互动去观察问题,往往只能看到一个局部,而不知全貌,会影响判断与决策。
‧“和平发展期”与“和平对抗期”的区别,在于我们从相互封闭走向了互相开放,从对抗走向了合作与融合,产生了双赢与共享,开始共同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和平发展期”就是由“和平对抗”走向“和平统一”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使命与要求,如果把“和平统一期”的统一后的标准与要求,放到“和平发展期”要求必须贯彻与实现,就会产生混乱,就会形成盲点。
‧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应该在“和平统一期”去讨论去解决,届时解决这些政治难题的基础比刚刚两周岁的“和平发展期”要好得多了,解决的难度会大大下降,甚至会迎刃而解。在“和平发展期”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还是要坚持“九二共识”,至于是“一中各表”还是“各表一中”,宜予搁置。
‧两岸在法律上都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在法律上从来没有分裂,没有分裂又何论谈统一?其实我们指的统一是谋求两岸的一种和解,而两岸的“和平发展”给了我们相互融合再造认同提供了平台与机遇,为促进和解提供了一个过程。
两岸关系由于观察者的立场、思维、环境、受教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看法差异在所难免,当然这中间还有不少盲区,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在此拟作一番刍议。
要用“三四四”观察法去观察两岸关系
几乎任何人对两岸关系都会说上一大套己见--这的确是每个人的权力--两岸关系被少数人垄断的时代应该结束了。但两岸关系有许多特殊性和规律性,加上它的敏感性与重要性,又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取代的,它毕竟是一门严肃的学科,要用科学态度视之。两岸关系呈现的每个现象,应该说都不是孤立的,它必受到中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三大因素的牵制,受到“四场选举”的影响,是四代人不同思考的结果;因此我主张以“三四四”的方法论来观察台海问题,力戒主观与片面,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一、两岸关系取决于“中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三方的博弈
两岸关系应该是中国的内政,但它又有外力的干涉。可以说,两岸关系中任何一个现象与事件,又都是中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三方相互牵制和博弈的结果;如果我们不从这三方互动去观察问题,往往只能看到一个局部,而不知全貌,会影响判断与决策。
就近六十年两岸关系而言,前四十年属“两蒋”时代,蒋介石与毛泽东虽都坚持一个中国,但两岸无法统一,主要是受制美国因素,美国欲将台湾作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来遏制大陆,当时大陆与台湾无法摆脱美国的战略牵制。后二十年是李登辉和陈水扁时代,他们大肆“去中国化”,欲求“台独”,大陆与美国都无法遏制它的一意孤行,岛内因素显然大大超越了中美因素。2008年台湾再度政党轮替后,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三通”成了岛内多数人的追求,大陆的影响力与实力,对美台关系有了较大影响,成了主导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三者之间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单独决定或主宰两岸关系,这就是当今“和平发展期”中的政治现实。
两岸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或每一个动作往往也包涵着三大因素的互动,三方无不根据自己的国情(地区情)、社情、民意、战略、利益……而决定进与退、收与放、取与予、战与和……,而没有绝对不变的原则与政策。有些问题看似岛内问题,而实质是来自美国的影响,但最终还要看我们的反应,才会有一个结局。这种关系就如同一个变化着的不等边的三角关系。
即便我们有一天实现了完全统一,如同港澳回归了,我们仍不能排除其他国家在这个地区的利益,因此我们不能把两岸关系仅仅看成一方或两方的事,而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问题与思考问题,养成双赢多赢思维。
二、“四场选举”决定了岛内政治走向和两岸关系变化
台湾是个选举社会,又美名曰“民主社会”,权力与公众人物都必须经受选举洗礼;选民虽说是上帝,但公共政策、内外关系、族群“统独”……乃至历史、文化、传统都会影响选情,候选人设计的选举语言,往往会让选民亢奋而忘记恐惧和不计后果,让整个社会围着选举走,选举往往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大事。选举挂帅,短线操作,急功近利,内耗不断,侵蚀吞噬着台湾社会的根基,这种社情民意是生活在另一种社会制度下的我们所不能体会的,台湾社会的许多问题,可以说都与“四场选举”有关,如果不从这个角度去看,往往会看不懂。
台湾周而复始的选举有四场,最基层的是地方选举,是选17个县市309个乡镇的县市长与乡镇长,及县市议员的“三合一”选举,这场选举决定了40%人口的权力更替。其次是“五都选举”,即五个“院辖市”的市长选举,是占人口60%的地方选举,选情激烈程度胜于“三合一”选举。再有就是“总统”与“立委”的两场选举,谁当选“总统”谁就拥有任命“行政院长”权力,“行政院长”有权“组阁”,因此获得“总统”权就是获得执政权,争夺是最激烈的。但是“行政院”所有法案与决议是需要经“立法院”议决,因此争夺“立法院”的多数,即争115席的半数变得极为重要,选“立委”的激烈程度又不逊于“总统”选举。为了胜选,候选人往往不择手段,最常用手段是抹红抹黑,利用悲情催票,利用“去中国化”激化蓝绿矛盾,但一旦选民希望两岸关系缓和,他们又会毫不犹豫地打“和缓”牌、“三通”牌。选举是“民主政治”产物,而政治人物选前承诺,选后往往不会兑现,故称之“选举语言”,即不必认真看待。观察台湾问题必须瞭解这一点。
三、“四代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与选择
观察两岸关系,研究台湾问题,一定要以“世代”分析的眼光,要知道台湾社会是由四代不同年龄人组成的,他们的政治取向与思维方式是各不相同,我们要学会对各阶层的社会分析方法,全面认识台湾社会。
台湾第一代人是李登辉这一辈,出身于“日据”时代,他们一生下来就是“日本人”,受日本“皇民化”教育,只是他们是日本的二等公民。第二代是“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如连战、陈水扁一辈,他们带着强烈的国共对抗意识。第三代如朱立伦、罗文嘉一辈,他们在台湾“本土化和民主化”浪潮中成长起来,对祖国的概念是很淡漠陌生的。第四代则是“八○”、“九○”后成长起来年轻的一代,他们受到过完整教育,有高学历,是温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娇嫩的一代,人称“草莓族”,亮丽而不抗压,但他们中不少人随父母从小就到大陆发展,对祖国有全新视野。这“四代人”看问题与追求并不一致,我们要善于区分辨别,要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别,有的放矢地工作。
总之,两岸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要善于学会“三四四”的研究方法,全面判断两岸关系,避免武断而落入误区。
要区别“和平发展期”与“和平统一期”不同使命
两岸关系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从1949年到2008年六十年间,两岸处于对立、对抗、冲突、隔绝状态,有斗争而没有大的战争,台湾固守“三不政策”,采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政策,坚持不往来、不交流立场,“戒急用忍”,使两岸处于“和平对抗”阶段,这阶段可称“和平对抗期”。大陆则以“三通”来对抗“三不”,力求让两岸通起来,流(交流)起来,活起来,热起来,谈起来,致力建立起两岸新的命运共同体,引导两岸建立共同家园,来破“台独”的阴谋。2008年台湾完成第二次政党轮替,确认了“九二共识”,恢复了“两会”,让“三通”全面通了起来,共同确立了“和平发展”为两岸共同的追求,让两岸进入了“和平发展期”。“和平发展期”是“和平统一期”前的一个不可逾越的过渡阶段,就如走向共产主义前有一个长长的社会主义过渡期,而社会主义还有一个初级阶段过渡期。
“和平发展期”则是“和平统一期”的初级阶段。“和平发展期”的中心任务是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通过这“三大”重塑新的“国家认同”与“身份认同”。这阶段不免还有冲突与对立,还有争论与反复,还会有“主权”争议、军售争议、外交争议、“统独”争议。但“和平发展期”与“和平对抗期”的区别,在于我们从相互封闭走向了互相开放,从对抗走向了合作与融合,产生了双赢与共享,开始共同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一天的到来是六十年中许多有识之士努力的结果,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一天,这个意义是非常了不起的,可称历史性的重大转折。过去六十年,我们隔绝、对抗,因此产生两种不同的主体意识,即:台湾的主体意识与大陆的主体意识,也产生了“台独”意识,这是对抗与封闭的必然结果。我们追求统一却没有实现统一的抓手,如今进入了“和平发展期”,让我们有了促进统一的载体与条件,给我们做台湾人民工作和重塑共同认同创造了机遇,这样的历史性转折与战略性变化,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的。
但我们有些人没有认识到这根本性变化,还是只看一些表面现象。在经历一年多的两岸“蜜月期”后,对产生的一些新的挑战与波折不耐烦了。几天听不到对方讲“一个中国”就怀疑“一个中国”没有了,动辄怀疑对方变心了,责备我们不该一昧做好事,他们没有长期推行“和平发展期”的思想准备,缺乏自信,做了一、二年工作就想收割了;有的人则想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不知道隔绝了一百年,对抗了六十年的两岸关系是急不得的。他们没有想过我们如果有二、三十年时间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大融合后会产生什么结果,这结果也许比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结果还要令人振奋,我们必须学会把握这样的机遇,扎实地推进两岸的发展。
统一是所有中国人的不二追求,统一是目标,也是目的,但它需要一个过程。目的与过程不应该将他们对立起来,过程有时候比目的更加重要,“和平发展期”就是由“和平对抗”走向“和平统一”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使命与要求,如果把“和平统一期”的统一后的标准与要求,放到“和平发展期”要求必须贯彻与实现,就会产生混乱,就会形成盲点。例如,美台军售是我们不乐见的事,但它在“和平发展期”中还不可避免,不能因为马英九同意买军火,就骂他是统一的罪人,就不与他打交道了,也就与美国不往来了,这样做显然是错误的。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期”的内核,尽量多做有利于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事,要学会把握大局把握机遇。
在“和平对抗期”,烽火四起,危机重重,要求我们要有“危机管理”能力;而进入“和平发展期”后,给我们做台湾民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求我们要提高“机遇管理”能力。我们要学会“机遇管理”,不要让机遇从我们手中流失。台湾领导人会不断更替,我们将希望不应只寄托在一个党身上,而要让台湾各政党和各阶层都瞭解我们的政策,要让台湾民众支持两岸“和平发展”成为不二的选择,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要牢牢把握“和平发展期”的大局
在“和平发展期”,最大的共识是“和平发展”。 “和平发展期”是新的两岸关系产物,还不满两周岁,两岸的一切有识之士,都要呵护它养育它。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沟坎与障碍,这些障碍中最大的莫过于是我们自己的心障。心障是此一念与彼一念之迷,大巧若拙只在一念之中,舍弃心障,就会海阔天空。去秋郑必坚先生率队赴台参加“两岸一甲子”研讨会。会上他说,“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他引用胡锦涛主席话称:“回顾近代民族之艰难奋斗历程,展望未来民族之光明发展前景,我们应该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以更远大的目光、更丰富的智慧、更坚毅的勇气、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些论说应该成为我们解决当前和未来两岸关系的指路明灯。
有人认为“和平发展期”的“先易后难”与“先经后政”是在回避政治问题,他们急于政治谈判和签订“和平协议”,殊不知两岸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若能让两岸有二、三十年持续发展持续交流持续合作,难道这不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政治吗?这种政治将有助于让两岸关系摆脱过去和开创未来。至于高度政治的两岸将选择什么政体,是“邦联”或“联邦”,怎么统一对一个中国的认识,怎么解决国号,是选择“一国两制”还是“一国两区”……等等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应该在“和平统一期”去讨论去解决,届时解决这些政治难题的基础比刚刚两周岁的“和平发展期”要好得多了,解决的难度会大大下降,甚至会迎刃而解。在“和平发展期”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还是要坚持“九二共识”,至于是“一中各表”还是“各表一中”,宜予搁置。我们选择“先易后难”,不是回避矛盾,不是无视台湾民众对身份的追求和“国家认同”歧见,我们不是迂腐到无视两个政治实体的存在,不是看不到六十年来分治的现状,而是因长期分割与对抗,双方缺乏对话与合作,更不要说谈判,面对这种政治现状,两岸还缺乏政治信任,这是历史造成的缺憾,要逐步加以弥合。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在寻找“救亡图存”历史上,前赴后继,以牺牲五千多万人之代价,推翻了封建王朝,结束了殖民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又赶走了日本侵略军,中华民国是这段历史的产物,国民党与共产党都承认是孙中山的忠诚继承人,国共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曾在中华民国名义下易服改帜,共赴国难,共同救亡。后因国共内战,形成隔海对峙,国民党率三百万之众迁徙台湾,给台湾带去了众多人才、资金、文化……,踞岛而治,坚持弘扬中华文化,创造了台湾经验与亚洲四小龙奇迹。而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取代了国民党,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摆脱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都是辛亥革命的继承者,都是血脉相通的同胞兄妹,但我们都是对一个中国的主权存在不完全的继承,我们都没有改变对一个中国的承认,我们都应该为双方取得成就而感到高兴,两岸一切成就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当今两岸同胞都面临世界之变,国际金融海啸将冲出一个新世界,我们要敏捷地认识这一大变局,站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去适应新变化。振兴中华,完成民族复兴,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两岸四地同胞的共同历史使命。大陆的国资与民资、台资、港资、澳资都是振兴中华的积极力量,在这伟大使命面前我们要摒弃前嫌,争取第三次合作,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孙中山的继承者,都有责任共同缔造一个统一的繁荣的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新中国。
过去两岸间有许多禁区,相互不承认,如今双方进入“和平发展期”,都接受“九二共识”,应该互不否认,相互包容,共同走向未来。有人认为这样会造成“两个中国”,一旦成了两个中国就难以变成一个中国。这种想法是互信严重不足的后果。如今进入“和平发展期”,给了双方相互融合带来了巨大机遇,这是“和平发展期”与“和平对抗期”有着根本区别之处,我们应去除这心障,努力去包容对方,这就是所谓“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有人认为台湾还存在在野党,他们与他们选民还支持“台独”,“台独”还有卷土重来危险,当前不是机遇期,仍是危险期。我认为我们要相信广大台湾同胞会有明智之举。2008年广大台湾同胞用选票否决“台独”路线,今天的民进党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近日云林县一个绿营世家的苏治灏先生撰文呼吁民进党要“摆脱岛国根性症候群”,他说:“时代在变,潮流在变,大陆在变,世界局势也瞬息万变,民进党要能顺应变局,以民意为依归,向中间选民致敬靠近”,“两岸同文同种,脐带相连,是兄弟之邦,不应该是敌对国家”,民进党不能再“自我封闭,要寻求与大陆和平接触,共创和平,共创双赢”,他呼吁民进党与国民党“比政策,比人才,尤其要比两岸论述”。苏治灏大胆地说出有不少民进党人士的心?话,代表了台湾必须走的一条务实路线。“台独”即使在民进党执政的黄金期,我就撰文指出:“台独”只是一场“感冒”,台湾同胞会自治自愈。事实证明,台湾的“民主化”决定了台湾在不断转型之中,即便今日的民进党他们对“三通”、“交流”、“合作”、“对话”、“ECFA”……认识也在变化之中,如果他们坚持逆民意而动,他们将永远不能执政。台湾民众也意识到台湾的“本土化”是不应以“去中国化”为依归,爱台也不应该和不可能成为“分裂”的理由。对此,我们应该多点自信。
还有人认为进入了“和平发展期”,我们讲“和平统一”少了,我们少讲了,台湾更会少讲统一,统一还有没有?这样想法是对“和平发展期”的怀疑与焦虑。事实上统一是不必挂在口上,应体现在我们行动中。事实上两岸步入“和平发展期”后,连西方媒体都惊呼,两岸关系迅速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此大幅度交往交流,大陆一年多释放的“善举”超过了过去六十年,两岸事实上在缓慢走向“和平统一”。我认为姑且不论统一是不是已开始,两岸在法律上都承认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在法律上从来没有分裂,没有分裂又何论谈统一?其实我们指的统一是谋求两岸的一种和解,而两岸的“和平发展”给了我们相互融合再造认同提供了平台与机遇,为促进和解提供了一个过程。正如台湾李英明教授所言:“认同的演变,是从动口动牙到拥抱”,两岸已从动口动牙走向相互拥抱,坚冰开始融化,春天还会很远吗?
总之,在这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用更开放的胸怀去拥抱对方,组成更广泛的民族复兴的统一战线,走出过去,走出盲区,从而牢牢掌握两岸关系的大局和主动权。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0年4月号,总第1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