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评论∶奥巴马人权外交,形变神未变

(2010-03-16 21:17:12) 下一个


??中评社北京3月17日电(评论员?张智新)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2009年度各国人权状况》。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首次发起全球人权评估以来,这已是第34次发布国别人权状况报告书。一如在其历年人权状况白皮书中所公开宣示的那样,“倡导人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报告刚刚问世,即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和诸多反应。

??放下国家间外交层面的人权争议姑且不论,但就其人权报告自身内容、特点、趋势等而言,人们也会有许多疑问∶美国国务院这份新鲜出炉的人权报告较之以往有哪些变化或新意?为何会出现类似变化?由此更进一步,透过这份报告,能否管窥美国人权外交的新动向??

??与前几年的报告相比,2009年的美国国别人权报告在指导思想、研究方法、总体框架和基本体例等方面均保持了其延续性和一贯性,对诸如政治异议人士、宗教和言论自由、妇女儿童保护、劳工保护等传统人权领域的关注也变化不大,对重点国家如阿富汗、缅甸、刚果、苏丹等20多个国家的“特别关照”也可谓如出一辙。不过,2009年的人权报告也并非毫无“新意”,除了其标榜的所谓“最新数据和资料”外,这些变化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因应全球人权领域新变化,对某些人权保护新的重要领域,以及一些代表性的新型弱势群体给予了更多关注。如这份人权报告更详尽地报告了有关劳工的权利、童子军、生育权、危害土著居民的行为,以及对同性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二是总结并突出强调了近年来人权保护方面的最新挑战和趋势。如报告对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受到更多法规和政策的约束和限制做了特别阐述,认为“有些政府在容纳非政府人权组织问题上施加了越来越严厉的限制。它们试图约束这些组织进行登记和开展活动的能力。它们试图限制这些组织取得境外资助的能力。这是我们最近几年看到的一个重大趋势。至少有25个政府已制订新的法律或条例施加限制。”

??三是对互联网等新科技及其伴生的人权问题给予了格外关注。报告一方面高度评价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给促进全球人权状况改善带来的新机遇,同时也对一些政府利用新技术危害人权保护表示担忧并提出批评。报告认为,新技术有助於人权斗士发出自己的呼声,但某些所谓“专制政权”也可以利用新技术钳制人权活动家的言论。报告注意到,各类人权组织和活动家正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和电话短信等新的传播媒体与更广泛的受众接触。但有些政府“也非常了解这些新媒体的威力,正力图加以控制,并控制那些其使用方式确实带来麻烦而且侵犯个人隐私的人。”

??四是破天荒地对本国人权状况也做了一定篇幅的说明和评估,对自己仍置身其中的伊拉克、阿富汗以及反恐前沿巴基斯坦等国人权状况的批评也更为直接、坦率。

??美国的人权报告之所以出现上述变化,既是出於维护并巩固其“人权卫士”的道德制高点考虑,从而显示其全力跟踪全球人权保护领域新变化、新挑战、新趋势的姿态,又缘於其力图维护其国别人权报告所谓“公正、透明、权威”的需要,同时也借此表达对受其批评的国家有关反弹、质疑的一种积极回应。而这种内容方面的变化,更从侧面展示了其人权外交方面的新思路、新动向∶将网络作为人权外交新战场,重视对新弱势人群的人权保护,注重回应批评者的质疑和反弹等。

?? 美国人权外交方面的上述新动向,充分显示了人权问题在美国外交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没有降低,而且有所上升。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场反恐战争,让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的道德权威受到严重质疑;发端於华尔街的一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让美国以自由市场经济为标?的经济道德权威受到严重威胁;包括伊拉克虐囚门、关塔那摩监狱等在内的诸多丑闻,则让美国在人权保护问题上的政治道德权威受到严重损伤。

??与此同时,伴随著新兴经济体占全球经济份额的不断上升,中国等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頽势。在此背景下,美国要巩固其霸主地位,重拾其日渐流失的道德权威资源,诉诸人权外交这一传统优势领域无疑是最为方便的选择。

??但是,人权外交这种可以称之为“冷战遗存”的外交遗产,美国历任总统不仅未能有所突破,维系已然是左支右绌,奥巴马当局就一定能加以改变并“发扬光大”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