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10时5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六号”送入太空。 中评社北京4月23日电/遥感卫星六号22日上午10时55分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也是中国在半年内发射的第3颗遥感系列卫星。据官方介绍,遥感六号将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察、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此外,遥感六号被强调将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
英媒体硬往军事上扯
与历来低调的中国航天业相同,遥感六号成功发射后,官方媒体报道仅用较少篇幅来解读这颗卫星。报道介绍说,遥感六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是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然而,却有外国媒体为遥感六号“扣帽子”。
英国《今日中国防务》称,自从2006年4月以来,中国发射了数颗遥感卫星。报道并称,虽然中国将这些卫星的作用描述为“进行科学试验、大地测量、农作物生产评估和灾害监测”,但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这些是中国军方控制的间谍卫星。
《环球时报》针对“间谍卫星一说”引述专家话称,纵观世界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已成为世界多国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包括美国、俄罗斯、欧盟和日本已发射数十颗遥感卫星,其遥感数据广泛用于土地森林和水资源调查、自然灾害监视,以及对环境的动态监测等。这种背景下,中国大力发展自己的卫星遥感技术本是无可厚非,但英国媒体牵强附会地将遥感卫星往军事上扯,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数量质量仍远远不足
更多中国科学家认为,中国遥感卫星还“远远不够”。著名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表示,与中国经济发展相比,遥感卫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他表示,当前中国面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系列问题,遥感卫星技术可全面了解资源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获得及时、快速、准确的信息,从而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童庆禧举例说,中国需要依靠卫星遥感技术去发现新的油田、气田、煤田,也需要通过遥感卫星提供的实时数据,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包括对北京奥运场馆工程的监测,都需要遥感卫星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