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石之瑜:若马英九困于台独,两岸交流就停摆

(2008-10-03 22:33:00) 下一个

石之瑜:马英九的逻辑,想让“两个中国”的态势得以持续。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作者 石之瑜)海峡彼岸的大陆各界勇于参与全球化潮流,世界已为之改变,转而拥抱大陆的所在多有,从而导致台独的困境。即使是誓言百年后要成台湾魂的马英九,也务实调整政策,因应变局,主张外交休兵,邀请陈云林来访,推动直航,开放陆生来台。结果,引发民进党与台独批评他热衷于终极统一的政策。但是,反对台独的人不是马英九,而是北京与大陆人民,台独不去与北京周旋,一味反对台湾人民积极面对全球参与中国大陆的趋势,怎么可能有利于完成台独?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然而,台独的逻辑似乎是,不得虎子,焉入虎穴?倒果为因的情绪之下,他们把马政府为收拾十余年台独伪政的调整,都曲解为是投降。最常见的,是他们把北京在外交上继续有所作为的大局势,看成是马政府推动外交休兵的结果。其实,正是因为台北无法抗衡北京的外交大局,因此为了避免台湾外交节节败退与继续遭小国无端勒索,才有外交休兵的提议为结果,且实际上已经缓和了台北邦交国快速流失的压力,取得苟延残喘的外交空间,也就维护了台北面对北京时的某种自尊。

  同理,台独把马政府根据“宪法”文字引申出的一国两区主张,看成是伤害台湾主体情感的不智之举。殊不知,根据台独的宪政愿望径行主张两岸是特殊国与国关系,且反对一国两区的政策,从未改变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拒绝台湾是“国家”的法律现实,反而他们还因为台独一再超越“中华民国宪法”主张“独立主权”,而被迫发言否认台湾拥有“独立主权”。换言之,一国两区化解了因为台独过去发动法律战却自取其辱的后果,不但不是导致台湾的“主权想像”遭到围剿的原因,甚至是有效让台独取得休养生息的曲线政策。

  马政府开放观光与两岸相互投资的议程才刚刚起步,就被认为是导致台湾经济失血与未来木马屠城的先声;而大陆观光客不来,又被讥笑为政策失败。实际是,对大陆开放是在修正过去的封锁,以便与全球同步,加上台湾经济不振,就更需要大陆观光客来纾困,并不是因为开放观光的政策,导致经济不振。何况台商赴大陆早就络绎于途,过去台独政府不思为后盾,导致台商离心离德,马政府争取台商向心,安排他们返台投资或集资的管道,都是对台独主政结果的调整,不是台湾经济失血的原因。

  随着陈云林访台脚步渐近,包括蔡英文吁陈水扁在内的台独势力,一再发表恫吓,警告,若不承认“台湾主权”地位,或对毒奶粉输台道歉,就要发动群众示威。换言之,这种台独心态不但不愿意台人赴大陆,现在表现成反对彼岸来台。不过,即使国民党的“大陆委员会”,在审议大陆专业人士来台不再任意阻挡,却仍抱持阻挠的心态,总是要求来人一到就开会,会完就返回。且官民不分,并没有完全摆脱过去以降温为主导的思路,难怪凡事要马英九推一步,若马英九困于台独,两岸交流就停摆。

  一个中国政策保证了两岸现状维系不辍,“台湾主体”内涵反而得以免于流失,马英九的逻辑也是如此,想藉此让“两个中国”的态势得以持续。台独反对一个中国,固然大部分是为了骗取选票与掏空“国家”资源,但仍因为必须不断表演激进台独而导致台湾国际空间紧缩,台湾法律地位益趋飘摇,台湾经济资源流失。鉴往知来,台独要有所成,必须面对大陆,直接与北京接触,才能有缓兵之效。马政府的政策确实已经缓和了两岸紧张,诱发了北京各种善意调整,可见台独即使意图通往“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其唯一途径,还是要先经过一个中国才行。

  (作者:石之瑜,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