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登辉的爆料可看出,马英九已认同开放的两岸政策。 中评社台北7月28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久未公开露面的李登辉前天自称,没有推荐赖幸媛给马政府,是马英九认为国民党对中国大陆开放太快,才用赖幸媛来阻挡。马则透过发言人回应表示,马政府两岸政策赖也参与拟定、推动,这是符合民意做法。从双方隔空过招的对话不难发现,纵使马英九曾想在两岸关系上轻耍两手策略,如今也已体认到唯有两岸和谐,台湾才有稳定发展的可能。
马政府上任这两个多月,受困于国际经济基本面恶化,支持度直直落;独派趁势而起,把台湾景气未见起色、台股下挫、民众没有信心等等,都推说是马政府两岸政策惹的祸。由李登辉主导的台联站上最前锋,准备在820走上街头,反对12吋晶圆厂登陆,以及松绑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上限,要求马政府收回成命。台联党主席黄昆辉批判“陆委会”之际,甚至暗示赖幸媛要做个抉择了!
台联这些诉求,在台湾内部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回响,岛内媒体报导篇幅非常有限,好像在大海里丢进一颗小石头。尤值得注意的是,与国民党站在对立面的民进党,尽管每天召开记者会抨击马政府,却没出现像台联这么激烈的诉求,遑论跟进率众走上街头反对两岸开放政策。
这也显示,台联年初宣称将进行转型,以政策导向取代意识型态,并藉着赖幸媛“入阁”展现愿与马政府合作的意向;泡沫化之后,在统独光谱的位置,又走回到了从前。
在台湾各大政党之间,台联的深绿色彩原先仅次于“建国党”等等激进台独组织,2006年陈水扁“国务机要费案”缠身,民进党在扁领导下向深绿靠拢,把台联挤向中间,台联趁势宣布转型。经过最近这场挪移,台联又把民进党击退,回到了深绿路线。
台联与民进党在统独光谱上调换位置,理念的成分远不及政治谋略,以及政党生存的考量。台联自年初“立委”选举,失去所有席次而泡沫化,地方民代为了未来连任着想,纷纷带枪投靠民进党,影响力急遽下滑。讲白了,台联现在就是一个两手空空、赤脚光杆的政党,对他们而言,已经不必考量做什么事会失去选票;反之只要能抓到一个小众市场,先维持生存,再想办法扩大,率众上街头反对马政府开放两岸经贸,就是这种思维下的产物。
李登辉一向擅长在混乱的政局里卡位,现在国民党力推两岸和解路线,民进党陷于派系之乱,陈水扁官司缠身,全党还没有从失去政权的恶梦中回神。李率领台联此时出手,无非是要求夺回深绿的代言角色,把被陈水扁抢走的“独派教主”的头衔再抢回来。
至于赖幸媛的态度,相信李登辉、黄昆辉都看得很清楚。就像驾驶汽车,如果遇到险坡“煞车皮”使用过度,不但会发出气味,甚至会冒烟起火,马政府二个月来,两岸快速松绑,“煞车皮”似乎没什么用到。赖幸媛对台联上街头反12吋晶圆厂登陆的低调,更是她与台联关系渐行渐远的一大指标。
民进党却完全不一样,包括蔡英文领导的党中央,乃至各派系要角都难以忘情于执政8年的璀璨时光,全党上下都想要重新拿回政权。接下来,民进党要力拚的第一关为2009年台湾县市长选举,第二关为2010年北高市长选举,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2012年大选。以台湾主流民意,大多数人都主张两岸应该更为和谐、经贸往来也应该松绑,民进党若想要重新拿回政权,就不能跟主流民意作对。
换言之,民进党虽然基于政党竞争,站到马政府的对立面,还不致操作过头,把自己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政党,自绝于主流民意。民进党下野后,就很少看到重量级企业家参与,党中央因募款不易,随即陷入财务困境,裁减党工、缩小办公室,即是重大警讯之一。
从台联、民进党因应两岸经贸政策的态度,可以证明了马政府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向前行,藉着两岸都释出善意,缓步推动和解。李登辉的爆料更可看出,纵使马英九任命赖幸媛时曾质疑,国民党的两岸政策走得太快,一度考量以赖来担任两岸开放政策的“煞车皮”,历经这两个月来的风雨,也有了不同想法。特别是在这段国际金融风暴期,台湾幸好有两岸开放政策的一连串兴利措施,稳住局面,才能通过这段辛苦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