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林建甫教授(左),彭锦鹏教授(右)
中评社讯╱题:台湾的“菲律宾化”最让人忧心--访台湾竞争力论坛总召集人林建甫、秘书长彭锦鹏,作者:罗祥喜(香港)本刊记者
一群忧虑台湾发展前景的财经和社会学者,不久前发起成立“台湾竞争力论坛”,希望结合各方力量,超越蓝绿党派,以实际行动抢救不断下滑的台湾竞争力,并希望与蓝绿“总统”候选人对话。为此,本刊记者在台北专访了台湾竞争力论坛总召集人、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甫教授和秘书长、台湾大学政治系彭锦鹏副教授。
台湾竞争力论坛成立的背景
记者:能否先介绍一下台湾竞争力论坛的背景和主张?
林建甫:台湾的发展在二次大战之后,基于政府和全民的努力,由惨淡经营而灿烂辉煌,创造了台湾经济奇迹。然而在过去十年中,由于全球化的经济竞争激烈,中国经济体的崛起,以及新兴国家经济的发展,台湾所面临的经济竞争挑战更加严峻。不幸的是,台湾虽然安然度过一九九七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是由于两岸关系政策缺乏明确积极定位、国际外交情势越趋弱势、台湾金融体制不够强健,整体经济发展明显弱化,经济竞争力不断流失。
我们最担心的是,整个台湾越来越不进步,用一个在国际上来讲可能不太好,但是我们觉得很切合的现象叫做“菲律宾化”。台湾一直在“菲律宾化”,包括民主的退步,经济的停滞,而台湾那么多知识分子,一大堆博士,很少公开站出来讲话,对国家事务越来越不关心。
我们成立台湾竞争力论坛,就是希望结合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相关学者,致力于脑力激荡、汇集众智,在结合产官学既有资料和研究下,寻求提高台湾整体竞争力的共识,并促其成为政府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彭锦鹏:台湾竞争力的快速下滑让人忧心,以前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现在已经变成「之末」。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因此,成立台湾竞争力论坛,就是希望集合产官学各种专家,对台湾的未来发展,提出良心建言,同时也检视、监督蓝绿两大政党的总统参选人谢长廷、马英九所提出的政见。
台湾竞争力论坛的运作方式
记者:你们的运作方式和工作重点是什么?
林建甫:论坛将透过多种方式,共同讨论、研议提高台湾竞争力的方法。台湾竞争力论坛分为十几个组,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座谈会,针对金融、产业、经济、企业、能源等财经议题,以及教育政策、海洋政策、政府效能、宪政发展、治安等议题,邀请产官学界人士参与,至少每月举办一场巨擘论坛,借重台湾重要人物的经验,提出提升台湾竞争力的建议。
我们将善用经济分析、政策分析及行政管理之方法,运用网路科技及资讯科技,快速形成讨论和共识,并以动态对话的方式,进行台湾未来发展总体性的分析。我们将长期致力以清晰、浅显易懂的方式,和政府以及全民进行有关提升台湾竞争力意见的沟通。我们希望与海内外新闻媒体建立合作的关系,共同促成台湾竞争力的提升。
记者:你们这个论坛的人员是怎么组成的?
林建甫:台湾竞争力论坛由台湾最优秀的财经和社会学者组成,目前有成员五十五人,分为十六个组;每个组都有召集人,独立运作。我们会不断吸收新成员,分组也会根据需要而不断有所调整和变化。
我认为,我们的成员,都是目前台湾能够找到的最好、最优秀的人才,探讨的都是台湾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台湾竞争力论坛的分组及召集人
分 组 召集人
财务金融组 吴中书(中研院经济所研究员)
产业经济组 叶日崧(亚洲大学国企系教授)
经济表现组 朱云鹏(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
经济发展组 陈明郎(中研院经济所研究员)
企业效能组 赵义隆(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系教授)
企业金融组 颜锡铭(政治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
能源政策组 梁启源(中研院经济所研究员)
教育政策组 周祝瑛(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财政政策组 徐仁辉(世新大学行政管理系教授)
海洋政策组 庄庆达(海洋大学海洋事务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教授)
政府效能组 余致力(世新大学研发长、行政管理系教授)
宪政发展组 彭锦鹏(中研院欧美所副研究员、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财经法制组 黄铭杰(台大法律学院教授)
治安政策组 杨永年(成功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政治系教授)
劳动经济组 卢信昌(台湾大学国际企业系副教授)
国家定位组 林满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总召集人:林建甫(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提振台湾竞争力需要新思维
记者:作为论坛的发起人和总召集人,您对提升台湾竞争力有何基本的看法和思路?
林建甫:首先,提升竞争力,需要有前瞻性。我们所处的时代,跟以前已经很不一样了。无论如何,不能够再以旧的思维来面对现在新的环境。台湾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台湾最大的利益是什么?这些都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要有前瞻的思考。
其次,提升竞争力,需要国际观。在全球化的时代,台湾需要增加对国际的瞭解,需要融入国际的大环境。台湾的电视台需要更多的国际节目;台湾的新闻需要更多的国际版面。我们要善用台湾的民主、自由、人权、跟市场经济的普世国际价值,帮台湾在国际社会发声。
第三,提升竞争力,需要因势利导。古代大禹治水,不能围堵,而需疏洪。因势利导是相当重要的,对已经形成的现象,掌握其发展的趋势。服务业已经占台湾生产毛额的百分之七十一,工业只剩下百分之二十七,农业还不到百分之二。在人口结构上,老人人口比例快速上升,因此如何利用服务业,如何发展银发族产业,提升台湾的竞争力,是很重要的。
第四,提升竞争力,需要新认同。台湾社会现在的中坚是五年级生跟六年级生。五、六年级生在台湾经济成长中长大,不再是唱悲情的台语歌。我们是快乐光明的新生代。台湾未来的年轻人还有更多的王建民、曹锦辉、郭泓志。雪山隧道、高铁的通车,已经是交通一日生活圈,台湾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在台湾生活的人可以凝聚很强的公民意识、社区意识。
第五,提升竞争力,需要正面思考。有两位做鞋靴生意的人到非洲去,商人甲,看到非洲人没有穿鞋,立即的反应是,非洲人不穿鞋,所以没有生意做。商人乙的反应是,非洲人现在都没有鞋穿,所以未来的商机很大。从个人到国家,都能正面思考,竞争力才能提升。
第六,提升竞争力,需要创造力。长江后浪推前浪。经济学家熊彼得的「创造性的毁灭」,在八○年代后成为内生成长模型最重要的观念。施振荣先生的「微笑曲线」强调产品时间轴的前后两端,R&D 跟行销,才能创造最大的利润。
第七,提升竞争力,需要高科技。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实力,在世界是一流的。除了继续培养高科技实力,也要将高科技用在所有生活上,展示台湾高科技能力,向下扎根,培养更多高科技人材。
台湾竞争力论坛
对各候选人一视同仁
记者:有报道说,台湾竞争力论坛与宏仁集团总裁王文洋关系密切,甚至说是王文洋的智库,真实情形如何?台湾竞争力论坛对各政党候选人持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
彭锦鹏:王文洋很支持论坛的理念,但是麻烦你写下来:「到今天为止,论坛并没有拿到王文洋任何一毛钱,一毛钱都没有」。其次,我们跟他有联系,是因为他本人对台湾的重大政策,非常关心,而其中的一部分,跟我们的理念相同。他还说,台湾的资金应该可以自由进出,这一点我们跟他也是一样的看法。台湾竞争力的弱化,或者说“菲律宾化”,或者说有一些缺点需要改进的,我们也跟他有同样的看法。就这两点,论坛和王文洋是所见相同的。我们不是要帮他选总统,我们也不是第三势力,要竞选或争取权位,我们也不要独大。
我认为,外界有人把我们跟他作一些联想,可能是因为台湾竞争力论坛在八月十五日成立的时候,我们邀请他当我们的贵宾,还有之前找他作了一次巨擘论坛。当然,我们基本上也是藉着他的知名度,藉着他对台湾的关心,使台湾竞争力论坛能够花很少的钱,就有那么大的知名度,因为他是媒体的宠儿,媒体对他很有兴趣。
在未来的选举过程中,我们会逐一检视候选人的政策,同时我们也会就重大政策进行规划并提出建言。如果候选人愿意采纳,我们都很欢迎,我们不会只针对特定人士提供建言。
我要强调的是,台湾竞争力论坛是一个全民所有的论坛平台,我们希望未来把所有政党的候选人的政策,拉回到台湾能够永续发展的轨道,以落实民生议题为优先。我们没有任何的私心,或者任何的选举的诉求。我们希望扮演一个智库的角色。
林建甫:台湾竞争力论坛是独立运作,未接受王文洋奥援,未来也会持续检验各阵营总统候选人的政见。
记者:台湾竞争力论坛的政治倾向如何?
林建甫:我们认为,台湾不论统一、独立或维持现状,都需要提升竞争力。经济本是中性事项,民生更是应面对的基本目标,但现在环境恶劣,最重要的是要为台湾人民谋求幸福,让台湾人过得更好,唯有提升竞争力,才能让台湾走出去。
民进党执政带来的问题
记者:刚刚提到,你们成立台湾竞争力论坛,跟这几年台湾竞争力下降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台湾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台湾竞争力的下降与民进党的执政有何关联?
彭锦鹏:这样分析吧,民进党七年多来的执政,从政绩上来看,有很多的缺陷,但是如果把发展过程放在世界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社会要完成民主化,都必须付出代价。
首先,要付出经济上的代价。比如说,较为民主之后,政治稳定度可能不够,或者外资的信心会比较不足,这是几乎所有国家在民主转型的时候,都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二,比较大的问题,恐怕是因为民进党从来没有执政过,没有全台湾执政的经验,所以在人才的运用上面发生很多的问题。这几年发生很多贪污腐败的案件,都与此有关。
第三,更大的问题是,朝野信任的完全崩溃,而它的起源,非常清楚的,就是核四案。照我的看法,在陈水扁刚刚会见完国民党主席连战之后,行政院就立即宣布停建核四,破坏了民进党的信用。而在破坏信用以后,朝野政党就完全没有互信了,并在立法院严重对峙。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政治本来就是要协商的嘛,但在朝野没有信任之后,要进行任何协商,都变得非常的困难。
记者:那么对台湾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何基本的看法?
彭锦鹏:现在来看,对未来台湾发展影响比较大的事情,首先是二○○八年一月的立法委员选举;第二个是三月份的总统大选。总统的人格、品质,以及他的国际视野,他如何处理台湾的对外关系,如何处理台湾内部政党的和谐、信任,对台湾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两岸关系与台湾竞争力
记者:你们怎么看台湾未来的竞争力与两岸关系之间的关联性?
林建甫:从经济上看,中国大陆正逐渐成为世界的大工厂。但是,台湾这几年的两岸政策,因为过于保守,以致没有能够在中国大陆的和平崛起过程中,扮演一些角色;在中国经济逐渐融入整个世界大市场的过程中,台湾所扮演的角色不太够。这是造成台湾现在的经济环境大不如前的重要原因。
在整个亚洲的评比中,台湾的地位也越来越后退。二OO六年,中国大陆的经济成长率是百分之十点五,台湾是百分之四点八五,台湾仅领先吉尔吉斯和尼泊尔。
经济往来本来就是互利、双赢的。过去,台湾没有从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中得益,未来应该加强合作,而且合作的空间应该是很大的。
台湾竞争力论坛义工谢明辉插话:我补充一句话:和平稳健的两岸政策,是提升台湾全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对蓝绿候选人的期待
记者:怎么看蓝绿两大党总统候选人的竞争态势和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彭锦鹏:谢长廷方面,不管是他的优势还是劣势,所反映的是民进党的选举文化,民进党的选举运用,是非常非常成熟的。
相对的,国民党的选举操作远不如民进党,但就马英九来讲,无论是他的政绩,还是他的人品、人格,都是非常不错的,他基本上跟传统的国民党是不同的。其实现在的国民党跟以前的国民党也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谢长廷应该思考如何让人民对他有信心,因为民进党领导人缺乏諴信,过去朝野没有互信,经常产生冲突对立,立法院更是如此。
马英九应该向全民解释,到底中华民国的地位以及定位是什么,到底要统、要独、要维持现状,应该讲出一个明确的政见,然后说明如何带领台湾。
应停止推动入联返联公投
记者:台湾竞争力论坛如何看民进党推动的“入联公投”和国民党推动的“返联公投”?
林建甫:我们认为,蓝绿两阵营应立即停止推动入联或返联公投,以免过度政治操作拖垮台湾竞争力。
中华民国与台湾国对抗的选战不可开打,因为入联、返联公投具有高度政治争议,持续论战势必拖垮台湾竞争力。
林建甫、彭锦鹏小档案
林建甫,一九六一年生,台湾彰化人;台湾大学经济学系学士、台湾大学经济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经济学研究所硕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经济学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经济系助教、中央大学产经所兼任副教授、德国DAAD 奖学金访问教授、德国自由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大学 经济学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等;现为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暨研究所教授、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台湾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台湾竞争力论坛总召集人。
彭锦鹏,台湾大学政治系公共行政组学士、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美国乔治亚大学公共行政博士;现为台湾大学政治系副教授、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副研究员、台湾竞争力论坛秘书长、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迁院工程执行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政府与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主任、台湾大学政治学系系友会总干事、台湾公共行政暨公共事务系所联合会(TASPAA)监事及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委员会召集人。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7年12月号,总第1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