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港133万人活在贫穷线下 20年间增逾倍 (图)

(2007-09-17 06:33:03) 下一个

  中评社香港9月17日电/香港贫富两极化情况日益严重,贫穷线以下的人口比例首次超越20%,去年全港有逾133万贫民,即每5人便有1人生活贫困,较1986年的63万多1倍。本属壮年、具工作能力的45至64岁人士,贫穷人数更于近5年之间激增34%,属人数增长最大的组别。社联忧虑这个“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的组别,贫穷问题恶化,或会影响长者生活,并令跨代贫穷加剧,建议当局增拨资源加强扶贫工作。

  社联根据统计处早前公布的2006年中期人口统计调查数据作出分析,并按住户成员数目划分为一人、二人、三人及四人或以上四组,把收入少于或等于同组住户入息中位数一半的住户界定为低收入,四个组别的贫穷线分别为4,023.5、7,000、8,750及11,850元,发现去年全港有逾133万贫民。

  青年迟“出身” 贫穷比率增

  若以年龄划分,发现各年龄组别的低收入住户人数比率均较01年增加,当中以15至24岁组别最为突出,由15.4%上升至19.7%;65岁或以上的低收入长者贫穷率亦已上升至40.1%,30万长者活于贫穷之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本属事业高峰期的45至64岁组别,其贫穷比率由17.7%上升至18.9%,贫穷人数则增长34%。

  社联业务总监蔡海伟解释,上述结果反映本港低学历、低技术人士在劳动市场的供求失衡,基层劳工亦未能受惠于经济复苏,且不少中年人士更是上有高堂、下有子女需要供养,“这亦直接影响长者及儿童生活,这2个组别的贫穷比例升幅亦不少。”不过,他认为青少年贫穷比率上升亦有一个正面因素,是时下年轻人的求学年期普遍较前延长,迟“出身”挣钱所致。

  深水步区膺“贫民区”之首

  深水步区不论以住户抑或以人数计算,依然属“贫民区”之首,24.4%居民属低收入人士,元朗、葵青、观塘及黄大仙则为其他较多低收入人士聚居之区域。社联认为,那些逐渐步入风烛之年的长者,纵使有强积金,亦不足提供晚年所需,希望当局尽快研究设立全民退休保障计划,同时亦应继续加强培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按各区需要增拨资源加强扶贫工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