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携手非洲共同崛起 非洲人的乐观指数飙升!

(2007-02-09 08:45:47) 下一个
中评社北京2月7日电/非洲,北半球国家很多人都感觉它很遥远,但中国与非洲的接触,把拉近了的镜头呈现给世界:一个发展的大陆,热爱和平的人民,以及与世界大国有尊严的交往。

  国际金融报报导,去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之前,中非关系就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话题之一;10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刚刚访问过非洲;3个月前,非洲几十个国家的领导人共聚北京;现在,非洲与中国又同时出现在世界的关注中。

  当地时间1月30日,***主席抵达非洲西部喀麦隆,开始了他为期十余天的非洲八国之行,同时也是中国和谐外交的再次演绎。

  非洲人喜欢中国货

  在中国做外教的非洲小伙劳伦斯来自喀麦隆——***主席出访非洲八国的第一站。在劳伦斯的眼里,中国人非常友好,他去购物,卖菜大妈都会帮他纠正发音。非洲人也特别喜欢中国货,受此启发,劳伦斯这个学习语言的大学老师来中国后,业余时间也做起了中非贸易。

  劳伦斯在中国批发电脑配件,然后卖到喀麦隆。按照他的说法,在中国进1美元的货,在喀麦隆可以卖到三四美元。“只要那里(喀麦隆)找得到人合作,能赚挺多的。”

  不光是劳伦斯,近些年来不少非洲人专程来中国采购商品,拿到非洲市场上去卖,而中国人最近几年也出现在非洲的各个角落,甚至在最偏远的地区也在销售着中国的商品。
同时,非洲大陆蕴藏的巨大商机,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和商人争相“淘金”,从纺织、服装、家俱等传统优势产品,到家电、手机、汽车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正赢得非洲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非洲人也已看到中国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近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就指出:“中国从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成为了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强国。中国是这种转变的模范。这给了非洲以希望,让我们知道有这种可能把我们的国家从可怕的贫穷带到发展的道路上来。有了正确的政策和正确的行动,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那样。”

 
 基奎特说,中国,还有印度,不仅能给非洲国家提供巨大的商品市场,而且还是技术和医药等物美价廉的重要物资的来源。因为对于非洲国家来说,出口到中国要比出口到西方国家要容易得多,因为中国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多歧视非洲产品的标准。由于一些非贸易的壁垒,很多非洲国家的商品根本无法进入西方国家的市场。

  当然,也有一些非洲人注意到了中国产品给非洲制造商带来的竞争。但他们认为,中国给这个大陆的外部关系多元化带来了机会。肯雅《民族日报》执行编辑马查理亚•盖托就指出:“只要中国愿意在非洲投资,我们就一定不能错过这个‘金矿’。”他认为,虽然以往中非贸易流动的形式和非洲与其传统贸易伙伴类似:非洲出口石油和原材料,从中国进口制成品。但中国正在回应这个问题。“中非行动计画呼吁中非贸易‘以更加平衡的方式’发展。这个计画决定让非洲流入中国的免关税货物翻一番,这就是迈向‘更平衡贸易’的坚实一步。另外一个动作是,中国去年还承诺主动限制出口到南非的纺织品总额。”

  承诺与行动“无缝连接”

  2月4日,非洲南部国家尚比亚见证了非洲与中国第一个经济贸易合作区的成立。尚比亚是***主席非洲八国之行的第四站。根据计画,到2010年该经贸合作区建成后,将引进中外企业60家,投资8亿美元,提供就业岗位6000个。

  此时,距离去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今后三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三至五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讲话,刚刚三个月。如果把视线放得更远一些,会发现在2006年1月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档》中,已经出现诸如“愿与非洲国家探讨促进投资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的字样。

  很明显,中国对非洲大陆的承诺和行动在相当程度上做到了“无缝连接”,这种“无缝连接”得以成型又来自中国领导层的直接推动。在涉外经贸活动需要介入多个职能部门的情况下,来自高层的直接过问和协调显得非常重要;这一切,又体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非洲稳定和发展的重视,以及中国外交有关“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战略布局。

  即使是带有偏见的评论家,也不得不承认,中非关系是一种“全新的关系”,完全打破了西方与非洲关系的思路,中非的平等交往不仅受到非洲的极大欢迎,也给中国与非洲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欧洲而言,非洲曾是一块被遗忘的大陆。不过这种情况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欧洲人重又想起了南部的近邻”,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3年来在非洲的积极行动,德国之声电台说:“现在几乎没有哪个国际会议不讨论中国在非洲扮演的角色。”

  针对此次***访非,西方媒体进行了大量报导。德国之声等把***描绘成“非洲最喜欢的客人”,他们还对***三次访非的路线进行了对比:在2004年初,***就曾经访问过埃及、加蓬和阿尔及利亚。2006年4月,他又去了尼日利亚、摩洛哥和肯雅。而这次则是去喀麦隆、利比理亚、苏丹、尚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三比克、塞舌耳8国。4年之中***三次访非,而且到访的非洲国家从没有重复。一些国家并不是对华贸易大户,所以可称为“超越经贸的非洲之旅”。
融入世界倚重中国因素

  非洲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有人这样描述近年来的中非关系。德国《经济周刊》评价说:“中国正携手非洲共同崛起”。随着“中国因素”的增长,非洲在人们眼中发生着变化。非洲人的乐观情绪则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长,美国盖洛普调查结果显示,非洲人的乐观指数连续几年居世界前列,而且这种乐观超过了外部对非洲的期待,60%的非洲受访者认为非洲大有前途。在非洲历史上,以经济投资方式流入的资金近年来首次超过了开发援助的经费。非洲正处于崛起的前夜。

  不可否认,作为全球化链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非洲作为一个整体,仍是全球最落后的一块大陆;作为单独个体,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但同时,在全世界相互依存度愈发紧密的今天,在出现的问题频现全球性特点的今天,任何实体或者个人都很难独善其身。减少贫困、传染病防治、战乱蔓延、气候变化不仅是非洲大陆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有着“发达国家俱乐部”之称的八国集团从2005年开始,连续将非洲问题作为峰会讨论的重要议题。在前年的英国“八国峰会”上,非洲发展被确定为会议两大议题之一。八国领导人承诺,将其对外发展援助在2010年之前每年增加50亿美元,其中至少一半用于增加对非洲国家的援助。

  此外,八国领导人还同意之前“八国财长会议”作出的免除18个重债贫困国(其中14个在非洲)所欠国际金融机构全部400亿美元债务的决定。

  中国也以自身的行动证明了其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在去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代表中国提出了关于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提供优惠信贷、免除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债务等八项援非措施,可以视作国际重视非洲发展努力的组成部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