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9年~61年的非正常死亡=饿死的?

(2007-05-11 18:14:25) 下一个
59年~61年的非正常死亡=饿死的?问号要打得很大很大。

1955~1965 全国人口死亡率(千分比)
全国 城镇 农村
年度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1955 32.50 12.28 40.67 9.30 31.74 12.60
万: 1998 755 337 77 1688 670
1956 31.90 11.40 37.87 7.43 31.24 11.84
万: 2004 716 347 68 1676 635
1957 34.03 10.80 44.48 8.47 32.81 11.07
万: 2200 698 443 84 1795 606
1958 29.22 11.98 33.55 9.22 28.41 12.50
万: 1928 791 360 99 1570 691
1959 24.78 14.59 29.43 10.92 23.78 4.61
万: 1665 980 364 135 1304 801
1960 20.86 25.43 28.03 13.77 19.35 8.58
万: 1381 1683 366 180 1028 1519
1961 18.02 14.24 21.63 11.39 16.99 14.58
万: 1186 938 275 145 903 775
1962 37.01 10.02 36.63 8.28 37.72 10.32
万: 2491 674 427 97 2099 574
1963 43.37 10.04 44.50 7.13 43.19 10.49
万: 3000 694 518 83 2485 603
1964 39.14 11.50 32.17 7.27 40.27 12.17
万: 2759 811 417 94 2317 700
1965 37.88 9.50 26.59 5.69 39.53 10.05
万: 2671 670 347 74 2350 597

以55年~65年为起点、终点,算出10年平均死亡数字,乘以3,作为59年~61年线性死亡数、或者叫作“非正常死亡”(有的人喜欢这样叫)。

全国人口算的话:2823万 (59年~61年线性死亡) -3601万(记录死亡) = -778万(非
线性死亡)
城镇人口:341万(线性死亡) -460万(记录死亡) = -119万(非线性死亡) ???

农村人口:2451万(线性死亡)-3095万(记录死亡) = -644万(非线性死亡)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年鉴》(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人口研究中心编)

很明显,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城镇人口也有”非线性死亡人口“,数量差不多与城镇人口:农村人口一致,城里人为农村人的1/5左右。众所周知,一个不容置疑的史实是,饥荒时期国家对城镇人“口粮供应”,一直是保证的,还没有人声称饥荒中“城镇人饿死”,无论是自己家人,还是邻里亲友。所以,如果“城里人饿死极少”是史实,完全可信,那么据此,“农村人大规模饿死”则也说不通,这样的看法与对毛泽东的评价没有关系,这样说法在数学角度、科学角度、逻辑角度,都站立稳稳当当。非线性死亡=非正常死亡≠饿死人≠≠饿死N千万,否则自相矛盾了。

欢迎用到“与动辄‘饿死N千万人’讨论”时,据理力争,至少这个结论是有根据的、
充分讲理的,不是武断的、信口开河的。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